摘要:一、人血馒头与时间税奇瑞堂中,员工时间竟成"效率燃料"。某研发部门员工自曝:"去年项目攻坚期,连续三月周末加班,庆功宴上有人直接累倒送医。"这场景,倒与《药》中华老栓捧着人血馒头奔向刑场的画面暗合——只是今时的"馒头",裹着KPI的糖衣,蘸着"奋斗者协议"的酱
一、人血馒头与时间税
奇瑞堂中,员工时间竟成"效率燃料"。某研发部门员工自曝:"去年项目攻坚期,连续三月周末加班,庆功宴上有人直接累倒送医。"这场景,倒与《药》中华老栓捧着人血馒头奔向刑场的画面暗合——只是今时的"馒头",裹着KPI的糖衣,蘸着"奋斗者协议"的酱料。
尹同跃坦言:"过去把员工时间不当时间。"此言一出,惊起四座。然则这"不当时间"的勾当,岂止奇瑞一家?某车企员工自嘲:"白天打价格战,晚上开复盘会,凌晨还要回客户邮件。"这般"24小时连轴转"的戏码,倒像是将《狂人日记》里的"吃人"二字,换成了"卷人"的现代剧本。
二、铁律与铁屋
奇瑞新规"周末禁会""三不原则"(无准备不开、啰嗦禁言、拖堂熄屏),看似雷霆手段,实则暗藏隐忧。某供应商透露:"之前要求48小时响应需求,现在减少会议后,沟通效率反而下降。"
更耐人寻味的是,尹同跃在周六内部会议上批评"周末不开会"未落实,称其"价值观问题"。此情此景,当改革者自身陷入"既要...又要..."的悖论,这铁律便成了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砍向他人易,斩断自身难。
三、从"人海"到"人心"的突围
奇瑞的变革,终是撕开了中国制造业的一角。某90后工程师感慨:"上周六终于带孩子去了动物园,这种幸福感比多发奖金更重要。"当"打工人"开始争夺对自身时间的支配权,便是人性觉醒的先声。
尹同跃呼吁行业"比创新、比管理,而非比熬夜",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车企研发人员平均每周工作62小时,35岁以下工程师离职率高达28%。这组数字,恰似《药》里刑场围观者的麻木脸庞——当"内卷"成为集体无意识,任何个体的挣扎都显得如此微弱。
四、未完成的革命
奇瑞的会议革命,尚在蹒跚学步。某区域经理吐槽:"以前让助理代劳的PPT,现在得自己熬夜做了。"这抱怨里,藏着旧秩序的顽固与新规则的稚嫩。习惯的力量,往往比理性更强大。
但无论如何,尹同跃的道歉已划破夜空。当他说出"我们要尊重技术创新的开始,是尊重员工的时间价值"时,中国制造业的突围,或许正始于这声迟到的道歉——毕竟,一个连员工时间都不尊重的企业,又怎配谈"高质量发展"?
来源:独吹边曲向残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