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高校齐发声明,同指一乱象,大学“表白墙”到底是面什么墙?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06 15:35 1

摘要:近日,烟台多所高校接连发布严正声明,提醒广大师生、家长及社会公众提高警惕,不要落入“校园墙”“表白墙”等新型网络陷阱。梳理发现,不单是烟台高校,山东省内也有众多高校相继发声;也不光是今年,近年来每到开学季都会有高校发布此类声明。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楠楠

近日,烟台多所高校接连发布严正声明,提醒广大师生、家长及社会公众提高警惕,不要落入“校园墙”“表白墙”等新型网络陷阱。梳理发现,不单是烟台高校,山东省内也有众多高校相继发声;也不光是今年,近年来每到开学季都会有高校发布此类声明。

众多高校连续多年发声提醒师生警惕的“表白墙”,到底是面什么墙?记者就此展开调查。

高校发声明,提醒新生别上当

随着2025年高考录取的结束,各高校将陆续迎来开学季。近日,烟台多所高校陆续发布声明,提醒新生开学季警惕“表白墙”“校园墙”陷阱。声明中大都提示,网上各类“表白墙”“新生群”均为非官方授权,可能套取个人信息或诈骗钱财。

7月30日,烟台大学发布特别提醒:“近期,我校发现多个网络平台出现一批未经授权的自媒体账号及社交群组(如烟台大学表白墙、烟台大学校园墙等)及假借学校名义组建聊天群(如烟台大学新生答疑群、某某学院新生群等)。此类账号及群聊的运营主体和信息发布均不属于学校监管范围,为擅自使用我校名称、校徽等标识。此类行为不仅严重侵犯我校合法权益,更可能误导广大师生、家长及社会公众,存在个人信息泄露、财产损失等风险。”

烟台大学对新生发出特别提醒。

烟台大学还在发文中明确指出,该校官方权威信息均通过认证信息发布平台统一发布。目前发现的非官方账号及群组存在诸多违规行为,包括但不限于以“内部资料”“提前了解学校”“新生福利”“低价校园卡”“大礼包赠送”等名义进行虚假宣传,诱导关注或付费,以及冒充学校工作人员或学长学姐等身份,诱导填写个人敏感信息或支付费用(如报名费、资料费、手续费等),以“勤工俭学”“实习推荐”“高薪兼职”等名义发布或开展虚假招聘、实习活动。

烟台大学提醒广大新生及家长,增强防范意识,注意甄别并抵制网络虚假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除了烟台大学外,烟台理工学院、烟台职业学院、烟台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以及烟台城市科技职业学院等驻烟高校,山东师范大学、山东农业大学、青岛科技大学等省内高校也陆续发布类似声明或提醒。

记者检索发现,近三年来,每年高校新生开学季,各个高校都会发布此类声明,提醒广大师生、家长及社会公众提高警惕,不要落入“校园墙”“表白墙”等新型网络陷阱。

“表白墙”“校园墙”里有什么?

近年来,“墙”文化在许多高校悄然兴起,受到大学生们的热情追捧。“校园墙”“表白墙”里有什么?为何高校年年发声明,年年屡禁不止?

网络平台上的各种“表白墙”“万能墙”。

“‘表白墙’不是学校里真实的一面水泥石砖墙,而是一面虚拟墙。”鲁东大学在校生小许告诉记者,“这些虚拟墙通常以QQ号、小程序等形式呈现,为学生们提供表白、征友、失物招领、拼车拼团、求票求书等服务。”

不管何种形式的“墙”,都起源于互助,甚至类似于以前的“校园网”,通常以网络为媒介,通过社交平台汇总学子们的求助、见闻、信息等。上大一的时候,小许就关注和加入了很多表白墙、校园墙以及各类新生群。

“当时觉得很新鲜,可以在里面提前了解大学生活。”小许说,“我还从其中一个群里发现了本班同学,然后我们几个又自己拉了一个小群,当时觉得很神奇。”

调查中发现,许多加入表白墙的学生并不关注其背景是否为官方,而更注重能否收集到有用信息。小许说,“这些平台内容很丰富,互动性也比较好,有什么问题在群里咨询,总会有人热心解答。还有各类校园信息资讯,比如搜集学习资料、拼车、考研交流等。”

“正所谓有需求就有市场。”烟台某高校一名已经毕业的研究生小张则提到,学校在运行过程中,肯定不可能面面俱到,这些表白墙、校园墙的存在,恰恰弥补了这样一个空白。

那么“表白墙”或群组背后,是否有人专门运营?

“这些墙、群确实有人运营。”小张说,“运营者不少是在校生和刚毕业的人,甚至有人靠这个创业,通过运营平台引流与商家合作。鲁东大学就有一个学生,在校园里做起校内外卖跑腿业务,雇了很多校内学生送餐。他们能把餐送到宿舍门口,因为配送费很低也比较方便,很受学生们欢迎。”

平台开放,容易被人钻空子

记者搜索发现,各个网络平台存在各类高校“校园墙”“表白墙”以及新生群,比如烟台大学表白墙、烟理表白墙、烟台科技学院表白墙等。加入各类表白墙没有限制,点击就可进入。

记者随机点击烟台理工学院表白墙,通过扫描主页上的2025新生群二维码,可以加入烟台理工学院2025新生交流群。这是一个千人QQ群,群里大部分时间都静悄悄,偶尔有学生发言。而在鲁东大学2025新生交流群中,则有学生交流宿舍情况、兼职信息、二手物品出售等信息。

名为“烟理表白墙”的主页上,放着烟台理工学院2025新生群二维码。

正如小张所说的,很多“表白墙”“校园墙”等都有专人运营,其背后有一定的利益驱动。“运营也需要花费精力和成本,我觉得只要是正常的服务,收取一定的费用也是可以接受的。”烟台大学在校生小邹说,“但由于平台的开放性,鱼龙混杂也是常态。有可能有不法分子专门盯准涉世未深的新同学下手。”

调查过程中,记者在名为“烟台大学2025级新生交流群”发现,有人以学生会或者学长、学姐的名义诱导新生扫码领取所谓的学习资料,然后推销各类课程。添加“学长微信”后直接跳转到一个企业微信,其背后往往是网络公司或教育咨询公司在运营。“这些一般都是假的,需要保持警惕,不要上当。学校的及时提醒也是很有必要的。”小邹说。

新生群中诱导新生领取所谓学习资料的信息。

校园防骗除了提醒,还可以做什么?

“每年开学季,一些社交平台上的‘表白墙’‘万能墙’等就会有人冒充学校名义组建各种群,发布一些不实消息。给学校以及师生带来不良影响。”谈及学校针对“表白墙”等发布的声明,烟台理工学院学校办公室(法律事务部)郑老师说,此举主要是提醒广大学生和家长提高防范意识,注意保护个人信息,注意甄别网络信息,不听信不参与不传播相关不实信息。同时,正告那些非官方账号和群聊,立即停止运营、注销账号、解散群聊,并删除所有相关信息。对于未经授权擅自使用所引发的纠纷和造成的后果,学校保留进一步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

部分交流群内散播的不实信息。

记者注意到,烟台大学、烟台职业学院、烟台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在内的多所高校明确指出:所有权威通知均以官方网站和认证的新媒体平台为准。例如,录取通知书、新生报到流程等重要事项,只通过官网或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任何以“内部资料”“低价福利”为名收集个人隐私或收费的行为,都与学校无关。

“表白墙”“校园墙”平台进入无门槛,且存在不实信息,易滋生校园诈骗。除了学校的及时提醒之外,还可以做什么?

“我们看到,很多高校的声明中引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网络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条款。这些法律条款明确规定:任何组织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他人单位名称(包括简称)、标识进行商业或非商业活动,否则将构成侵权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山东君凌律师事务所蒋玉军律师说,实际上,在互联网环境下,高校作为法人主体,其名称权与商标权受国家保护。一旦发现冒用行为,可通过行政投诉或者司法途径追究责任。此外,《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也要求各大平台加强对公共账号的实名审核,对违规内容及时处置,为净化网络空间提供制度保障。

“当然这里面有一个维权成本的问题。”蒋玉军说,除了提醒,高校也要加强日常防骗宣传教育。广大家长和学生也应该提高防范意识。首先,要认清唯一可信的信息来源。无论是招生政策还是奖助学金申请,要核实是否来自学校官网及认证公众号。如遇到需要填写敏感信息或者转账汇款时,更要格外谨慎,可以直接致电学校相关部门求证真伪。其次,提高个人隐私保护意识。在未确认身份前,不随意透露身份证号、高考成绩单照片等关键信息,也不要轻信所谓“优先选宿舍”“免费领取大礼包”等噱头,以免成为精准诈骗对象。最后,学生一旦发现可疑情况,应及时保留聊天记录截图,并通过社交平台举报功能反馈。如已造成经济损失,应尽快报警,由警方介入调查处理。同时,也可以向所在院校报告,共同维护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校园防骗,不光是学校的事情,营造清朗网络生态,让骗局远离校园生活,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蒋玉军说。

来源:齐鲁晚报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