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沙,与蚊子“死磕”到底!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06 14:06 1

摘要:在长沙的一座茶空间庭院角落,几台黑色装置静静运作着。顶部发出幽蓝光波,仿佛虫鸣的灯塔;设备底部,一只只蚊虫被吸入风道,最终沉入一个布袋,自然风干、无法逃脱。

夏季,蚊子肆虐。

入夜之后,别墅区的草木深处,飞蚁成群,蚊鸣刺耳。

在长沙的一座茶空间庭院角落,几台黑色装置静静运作着。顶部发出幽蓝光波,仿佛虫鸣的灯塔;设备底部,一只只蚊虫被吸入风道,最终沉入一个布袋,自然风干、无法逃脱。

“我们不想只是灭蚊子,而是提供一种改善生活环境的解决方案。”创始人王威说。这场战斗,从实验室、茶院、鱼池边,一直打进了全国多个别墅区的庭院深处。

01

一台灭蚊器的诞生

“我们的机器说穿了就是建立一个蚊虫最喜欢的环境,然后再让它进来。”王威笑着说,“像是‘请君入瓮’。”

五年前,他第一次跟着叔叔做蚊虫诱捕实验。叔叔是浙江大学一位从事蚊虫生态研究的老师,“当时觉得特别玄乎,没想到这种看不见的生物链条,居然可以用物理模拟、电子控制去干预。”

“就像你小时候学电路图,以为只会考试,长大了才发现,有人真能靠它发明东西。”2019年,他决定“赌一次”,把蚊虫控制做成一个商品。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只是想试试,能不能把一只蚊子的问题,做成一家公司的解法。”

品牌注册在2021年,取名“飞蚂蚁”。公司名字叫湖南净庭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听起来颇有诗意。如今,它坐落在湖南湘江新区麓谷的新长海科技园,一共8名核心员工——有人搞研发,有人跑销售,有人专做视频宣传,还有人专盯工业设计。

“别看我们人少,一人当三人用。”王威说,“像我们三个销售,不只是谈客户,还要做渠道维护,全国各省的经销商都得盯着。”

产品的主要客户是别墅区。“基本上每个省我们都有一个代理商。”王威说。他手上还有一张手绘地图,密密麻麻标注着各地的别墅楼盘名和设备布点。

“高端用户其实最怕被打扰,所以我们会在茶空间、展示区等地先布置样板点。”采访当天的场地正是如此,一座开在梅溪湖的茶院,设备摆在墙角、草丛和鱼池旁,几乎融入环境。

这是一种低调的存在感,但也是他们创业之初最艰难的一课。

02

视频流量与真实蚊子

“以前我们刚做出来这个设备,装在家门口,大家都以为是摄像头、监控器。”王威回忆,“我们一开始根本没人信,一个机器要卖3000多元,灭蚊子?你是骗钱的吧?”

但这台设备真能灭蚊。他们在湖南某高端别墅区做测试,一户业主装了十台设备。两周后,灭蚊袋里装满了一袋袋蚊虫尸体,业主直接拉了邻居一起下单。

“这是我们第一次有成就感。”王威说,“你知道吗,那袋收集的蚊虫,我们留了一个月,都没舍得扔。”

为了推广产品,团队专门成立了“品宣组”,运营视频号,自己写脚本、剪片子,甚至自导自演。

“我们做过一条测试视频,讲一个人夏天坐在院子里被蚊子咬,画风很接地气,结果播放量突破了100万。”王威说,“很多外省的代理就从这时候开始联系我们的。”

但他也清醒地知道,“流量不是转化”“用户买不买账,还是看效果”。尤其是这些价格敏感度高的小微设备,几千元一台,如果不解决用户根本需求,单靠噱头不可能走远。

目前他们正在研发第三代设备。“外观会更简约,系统更静音,但更重要的是调整诱蚊液的调配比例。”王威说,“蚊子的习性比人还难捉摸。”

如今,飞蚂蚁的设备已在全国遍地开花。看上去像是一个项目跑通了,现实却是他们每天还在试验新的引诱液,试验风机强度,试验设备与院落的最优距离。

“我们是和蚊子在打一场持久战。”王威说,“而蚊子,从不休战。

来源丨长沙发布

供稿丨长沙高新区

来源:洞庭湖边那些事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