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对待二战历史的态度才是最值得我们学习的!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06 12:19 1

摘要:这些年不少人说好莱坞没落了,拍不出好电影了,他们为了政治正确把小美人鱼整成了鲶鱼精,把白雪公主变成了黑寡妇,让人看着都恶心!可是我却不这样认为,因为好莱坞基本上每隔个‬两三年就会‬拍一部二战‬时期‬打‬日本人‬的‬电影‬,而且必须是大制作,演员‬阵容一般‬都比

这些年不少人说好莱坞没落了,拍不出好电影了,他们为了政治正确把小美人鱼整成了鲶鱼精,把白雪公主变成了黑寡妇,让人看着都恶心!可是我却不这样认为,因为好莱坞基本上每隔个‬两三年就会‬拍一部二战‬时期‬打‬日本人‬的‬电影‬,而且必须是大制作,演员‬阵容一般‬都比较‬豪华‬,而且‬电影里‬也会把‬‬日本人刻画‬的跟‬当年‬真实‬情况一样——‬极其凶残和‬歹毒!

打开IMDb翻翻近十年的美国电影词条,跟太平洋战场二战片能列出来一大堆:《坚不可摧》《决战中途岛》《奥本海默》……基本上平均两年一部精良制作,每部成本都在上亿美金,卡司清一色都是奥斯卡的常客,还有专门的特效团队负责核爆蘑菇云怎么拍更震撼,不得不说很对大家的胃口!

比如说《奥本海默》里,诺兰就用多种爆炸组合和烟火特效堆出了一个橙色火球,让全球观众都充分的享受到了原子弹在日本爆炸的美感和快感,据说这个镜头一共拍了5次,只为让观众“感受毁灭的重量”。而《决战中途岛》更是不惜成本,剧组甚至租来了退役航母当道具,舰载机模型也是按1:1复刻的!

要知道从1951年至今,公开报道的日本政客参拜靖国神厕就超过了200次,里面供奉的14名甲级战犯牌位,至今也没撤掉。这事美国人不是看不见,不过他们没有选择谴责和抗议,而是用了更阴狠的招数——以文化威慑替代军事镇压。毕竟刺刀架脖子会反弹,政治说教也没人听,唯有让日军是凶残侵略者形成一种认知,然后像病毒一样通过电影和游戏在全世界传播,才能从根上掐断日本军国主义复辟的念想。

另外1945年美军占领日本时,也不是没搞过去军国主义教育,从课本删神道教,在学校里禁军歌等等手段都用了。但到50年代,朝鲜战争一开启,日本的反美游行依旧此起彼伏,所以说政治打压太容易失效,因为这玩意不去根儿啊!

而军事占领也只是让日本人口服心不服,毕竟驻日美军基地屡屡闹出强奸、扰民事件,这特么就是再提醒日本人不要忘了当初要成立大东亚共荣圈的野心啊!而到这时候美国人才发现,只有把历史创伤变成大众愿意买单的文化产品,记忆才能穿透代际,然后变成锁链牢牢的锁住日本这头一直不安分的怪兽!

于是好莱坞的影视工业化流水线有了用武之地!剧本找二战史学家当顾问,特效找顶尖团队死磕真实感,宣发铺天盖地进影院、上流媒体。《太平洋战争》迷你剧拍8集,每集成本超2000万美金,海军陆战队老兵当群演,只为让士兵蹲战壕的姿势都和1944年一样。这种“烧钱式的真实”,让观众在爽感里自然记住:日军不是动漫里的童颜巨雷的萌妹子,而是一群拿活人练刺刀的恶魔。

记得曾经看到过这么个言论说是美国人拍《珍珠港》是丑化日本,中国人跟着高潮是精神胜利!

但翻开《珍珠港战役全记录》,日军突袭时的残暴比电影狠十倍:亚利桑那号被鱼雷击穿弹药库,1177名水兵瞬间汽化;福特岛机场上,很多美军飞行员刚爬进座舱,就被日军战机扫成血雾。《珍珠港》里,日军飞行员俯冲时的狞笑、为了投弹不管不顾的疯狂,全是真实历史的浓缩。

而某些抗日神剧,手撕鬼子、裤裆藏雷,才是真的消费历史——它们把苦难变成闹剧,让后代以为抗战是过家家。美国人拍二战片,赢就赢在用工业化手段还原了真实发生过的残忍和暴力,让观众在震撼里记住疼痛。

还有《使命召唤5》有个关卡,玩家操控美军士兵在冲绳岛和日军开战。用喷子对日军喷完火焰后,日军尸体在焦黑掩体后不停抽搐,虽然这画面当时让一些玩家感觉不适,但是也激发起了玩家们的好奇心,很多玩家在玩了这款游戏之后都会去搜索“万岁冲锋”“神风敢死队”“冲绳战役”等关键词,以理解游戏中场景的历史原型(如冲绳战役中日军的“铁风暴”防御)。

而当美国人发现这点之后,在别的游戏比如说《荣誉勋章》《战地》系列里,把太平洋战场设计成了最地狱的模式,日军枪法准、万岁冲锋不要命,玩家必须全神贯注才能通关。这种沉浸式受难,比课堂上念“日军凶残”一百遍都管用,也更能刻进所有人的脑海里。

所以说对比美国,我们缺的是高频输出!人家两年一部制作精良的二战影片,可是我们的抗战题材好电影却像挤牙膏,五年才能出一部现象级大作品!

当然这也是因为总有别有用心的人一看到抗战题材的电影跳脚,说:“拍这些片子是煽动仇恨!” 但仇恨和记忆的区别,在于是否指向未来。美国人拍日军凶残,不是教后代去砸丰田4S店,而是让他们明白和平需要威慑,历史不能重演;我们拍南京大屠杀、拍抗战,也不是教孩子恨现在的日本人,而是让他们知道先辈流过血,后辈不能跪。

而那些气急败坏的人,他们怕的是中国人的后代真正觉醒——怕孩子看了《南京!南京!》后,不再跪舔日本所谓的工匠精神;怕孩子玩了《使命召唤5》后,不再觉得日本人多么优秀。但历史车轮不会因为几个跳梁小丑而停下!

等这批孩子长大,看到满大街优秀的抗战题材影视和游戏,他们会问:“当年那些跪舔日本的人,脑子里装的是啥?” 到那时候,历史记忆才算真的扎了根。

今年是抗战胜利80周年,类似《南京照相馆》等优秀的抗战题材影片纷纷亮相,如今有人正在拼命的用各种方法去抹黑污蔑这些影片,妄图阻止人们走进电影院去重新唤起关于那段历史的记忆,但是这样只会激起更多人的反感,如果到了某一天,他们真想道歉恐怕也来不及了!

来源:胡铁瓜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