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科:戎装虽解 热血依旧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06 09:56 1

摘要:7月29日8时,临渭区故市镇安全生产与消防办公室干事常科擦完办公桌,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军绿色的保温杯里泡着浓茶,杯身“詹娘舍哨所留念”的字样有些掉漆。桌角相框中,积雪覆盖的哨所岗亭前,20岁的常科持枪而立,睫毛上结着冰晶,身后的万丈深渊被晨光染成金色。

渭南日报 记者 赵倩茹

7月29日8时,临渭区故市镇安全生产与消防办公室干事常科擦完办公桌,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军绿色的保温杯里泡着浓茶,杯身“詹娘舍哨所留念”的字样有些掉漆。桌角相框中,积雪覆盖的哨所岗亭前,20岁的常科持枪而立,睫毛上结着冰晶,身后的万丈深渊被晨光染成金色。

时间回溯到2021年除夕夜。那天,詹娘舍哨所气温降至零下30℃。在那场全网超一亿人观看的“云中哨所”慢直播中,时为詹娘舍哨所士兵的常科,在海拔4655米的风雪里完成了一次又一次交接岗。镜头前,他和战友们顶着刺骨寒风,以端正的姿态伫立在接近垂直的悬崖边,帽徽在风雪中闪着微光。网友们刷屏“你们才是最可爱的人”“风雪中坚守,保卫祖国边疆”……一句句温暖的话语,成为他军旅生涯中最深刻的记忆。如今再翻看那段视频,常科总会想起自己写在笔记本上的那句话:“詹娘舍上铸忠诚,风雪边关写青春。”他守卫边防的那颗初心,写在了本子上,记在了心里,更落在了行动中。

“在哨所,雪大时要用铁锹挖出下山的路;在基层,得用脚底板蹚出解决问题的道。”2023年转业到故市镇后,常科用3个月走遍包联的顾家村的角角落落。他的笔记本里记着:6月13日,村垃圾场整改需持续跟进,已协调保洁队增加清运频次,下周再去查看收尾情况;7月17日,农户鱼钢养殖山羊10头,其中5头需接种炭疽疫苗,已联系镇农办,预计周三上门,记得提醒他提前把羊圈清扫干净;7月28日,交口抽渭管理处通知抽水站暂停供水,得赶紧挨家挨户说清楚,号召大家启用自备井抗旱……

“哨所的风雪教会我,坚守从不是挂在嘴边的口号,而是把每件事抠到极致的较真。”这句话在常科负责村里风电项目征地时,变成了最朴实的行动。他的工作笔记本封皮内侧,密密麻麻贴着各家各户的简易地图,谁家的果园挨着谁家的麦地,哪块地头有棵老柿子树当界标,都画得一清二楚。每次下村,他随身携带的文件包里总装着几样“法宝”,卷了边的补偿标准手册,一沓裁成巴掌大的计算纸,一支圆珠笔。遇到农户算不明白账,他就蹲在地头,写写画画:“您看啊,这块地的补偿款,够给家里添台新水泵,剩下的还能把院墙翻新。”阳光透过树叶斑驳地照在那些数字上,几位端着饭碗的邻居也凑过来看,不知不觉间,那些生硬的政策条文就在这样的“地头课堂”里变得鲜活起来。

故市镇逢集会时,菜贩李栓民的三轮车总堵在陕西信合门口。常科看到后,耐心地上前劝导:“李叔,往东挪一挪,树荫底下菜不蔫,顾客还能停电动车。“您这黄瓜新鲜,摆整齐了更招客!”常科边说边捡起散落的菜叶。“当过兵的就是不一样!”李栓民每次见到常科,都会忍不住夸赞。

“在哨所,要时刻警惕风雪中的隐患;在基层,要及时化解群众的烦心事。”说这话时,常科正俯身查看田间的灌溉渠,指尖轻轻拂过混凝土沟沿。晨露打湿了他的裤腿,却掩不住眼中那份专注。这样的身影,时而出现在村头调解纠纷,时而蹲在地头核算补贴,就像当年坚守哨位时一样,常科始终保持着那份认真与执着。

来源:渭南日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