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Whisky就像一条流淌了数百年的长河,跨过大西洋、印度洋,再入太平洋,流进了无数饮家心里,其中藏着太多精彩故事。开头先放一张神图镇场子,业界发生的大事都尽在其中——
Whisky就像一条流淌了数百年的长河,跨过大西洋、印度洋,再入太平洋,流进了无数饮家心里,其中藏着太多精彩故事。开头先放一张神图镇场子,业界发生的大事都尽在其中——
苏格兰威士忌历史进程图(1772-2021)
灰色曲线为酒厂数量,橘色竖线为酒液产量
五、1823年《税法法案》与技术革新
苏威产业能从非法私酿逐步走向繁荣,离不开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从1823年《税法法案》的颁布,到科菲于1831年发明的连续式蒸馏器,再到1860年《烈酒法案》的出台,以及1880年代根瘤蚜虫肆虐导致法国干邑与葡萄酒产业遭受重创——一系列事件共同为苏威的崛起铺平了道路。
英国各区域被查封的蒸馏厂数量1829-1875
苏威的产量在此前已稳步攀升:1791年为169.6万加仑,1820年达到180 万加仑;而1823年《税法法案》出台后,更是迎来爆发式增长——1826年飙升至390万加仑,1833年强势突破800万加仑。
这部法案对苏威产业的崛起至关重要:它通过降低税率鼓励合法蒸馏,允许使用40加仑及以上容量的蒸馏器,还规定走私者只需每年缴纳10英镑许可费即可合规生产。这一系列举措促使大量从业者从非法转向合法,到1833年,苏格兰的持照蒸馏厂已达260家!
壶式蒸馏器与科菲蒸馏器在英格兰、苏格兰、爱尔兰的数量变化
1830年代,科菲蒸馏器(Patent Still)问世,它实现了连续蒸馏,能提高以谷物混合大麦酿造的威士忌产量。人们开始将这种蒸馏器与壶式蒸馏器(Pot Still)产出的威士忌进行调和,由此诞生了更低成本的产品。
这种大规模工业化技术,与壶式蒸馏酿造者坚守的传统工艺形成了冲突,也让蒸馏业从一门手艺转变为一门科学。
六、调和品牌的诞生与苏威的首个黄金时代
1850年代以前,英国市场上消费的威士忌通常是单一蒸馏厂的产物。其蒸馏量往往受限于当地谷物和水源的供应,以及酒厂壶式蒸馏器的容量,且每年产出的威士忌在品质上也有差异。
1853年之后,税务部门允许同一蒸馏厂生产的威士忌在缴纳税款后,即便年份不同,也可装入同一容器中进行融合调配。到1860年,相关规定进一步放宽,不同蒸馏厂之间的调和也获得了许可——这为调和威士忌的发展扫清了制度障碍。
调和威士忌先驱Andrew Usher
1853年,Andrew Usher推出Ushers Old Vatted Glenlivet(OVG)威士忌,开启了调和品牌的历程。这一举措让威士忌品牌得以打造品质更稳定的产品进行推广。19世纪晚期的威士忌大亨们充分利用了这一机遇,他们打造的品牌至今仍为我们所熟知,比如James Buchanan的Black & White,Tommy Dewar的Dewar's,James Stevenson的Johnnie Walker以及Peter Mackie的White Horse。
Tommy Dewar 1864-1930
当时,伦敦市场上常见的苏格兰威士忌,通常是从酒吧酒桶直接倒入杯中(即单一麦芽)。这种威士忌采用泥煤烘烤大麦制成,本质上属于泥煤风味单一麦芽。尽管这类威士忌如今备受青睐,但在当时,大众更渴望一款“易饮”的酒——苏格兰调和威士忌由此开启成功之路:它填补了法国根瘤蚜虫病导致的白兰地、干邑与葡萄酒缺口,还能与金酒、朗姆酒、爱尔兰威士忌等竞争。
这一趋势催生了苏威的首个黄金时代:1870—1900年,既有蒸馏厂翻新扩建,也有新厂落成。到1897年,苏格兰蒸馏厂数量从1869年的110家增至173家。城市化推进、实际工资上涨,加上高、低地交通网络改善助力产品分销,共同支撑起蒸馏产能的扩张,以满足苏威日益增长的需求。
未完待续~~~
来源:酒虫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