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贝鲁特的晨光穿过 Elie Saab工作室的落地窗,落在一件未完成的婚纱上。银色刺绣在阳光下流转,仿佛将地中海的浪涛织进了纱线 —— 这是艾利・萨博为小儿子塞利奥的婚礼准备的杰作。从8岁为妹妹缝制裙装的黎巴嫩男孩,到让约旦王后、好莱坞女星争相簇拥的 "仙女裙之
一、引言
Elie Saab(左二)与妻子Claudine、儿子Elie Jr.(左)、Celio(白衣者)和Michel
贝鲁特的晨光穿过 Elie Saab工作室的落地窗,落在一件未完成的婚纱上。银色刺绣在阳光下流转,仿佛将地中海的浪涛织进了纱线 —— 这是艾利・萨博为小儿子塞利奥的婚礼准备的杰作。从8岁为妹妹缝制裙装的黎巴嫩男孩,到让约旦王后、好莱坞女星争相簇拥的 "仙女裙之王",Elie Saab 的针线不仅缝合了面料,更将战火中的坚韧、手工艺的温度与家族的温情,绣成了一部流动的时尚史诗。
当他的儿媳泽因穿着那件全球独有的婚纱站在教堂里,钻石与金线的光芒背后,是一个品牌对故土的眷恋,更是一种文化在针脚间的生生不息。
二、从贝鲁特到巴黎:Elie Saab 的针线传奇
"灾难会摧毁建筑,却拆不散一只握着针线的手。" 这是 Elie Saab 在 2020 年贝鲁特爆炸后说的话。彼时他的工作室与住宅已成废墟,几百件高定礼服化为灰烬,但三个月后,他带着新系列准时出现在巴黎高定周 —— 这种近乎执拗的坚持,早已刻在品牌的基因里。
1964 年出生的 Elie Saab,童年在黎巴嫩内战的炮火中度过。8 岁那年,他用母亲的缝纫机为妹妹做了条花裙,布料是从难民营捡来的碎布头,却被邻居称赞 "比贝鲁特百货的还好看"。18 岁时,这个从未受过专业训练的少年在贝鲁特开了家小工作室,招牌上写着 "用金线绣出你的梦"。1999 年,约旦王后拉尼娅穿着他设计的银色刺绣礼服参加加冕礼,裙摆上的奥斯曼花纹与现代剪裁惊艳世界,Elie Saab 的名字第一次越过黎巴嫩边境。2002 年,海莉・贝瑞穿着他的酒红色露背礼服捧起奥斯卡小金人,那句 "这是来自黎巴嫩的礼物" 让品牌彻底走向全球。
Suzy与Elie Saab在其位于贝鲁特的工作室
三、三天婚礼的穿搭盛宴:当婚纱遇见钻石诗篇
Elie Saab 小儿子塞利奥与泽因的婚礼,堪称一场 "高定教科书式展演"。三天时间里,新娘泽因的每一套造型都由公爹亲手设计,从教堂婚纱到晚宴礼服,每一寸面料都在诉说 "奢华不是堆砌,而是精准的克制"。
1. 教堂婚纱:银线织就的信仰之诗
婚礼当天的主婚纱,是 Elie Saab 耗时 1800 小时的心血之作。一字肩领口缀着三层银色刺绣花边,灵感来自布凯尔凯教堂的玫瑰窗,阳光透过时会在裙摆投下流动的光斑。最动人的是裙身的 "星辰刺绣":30 位绣工用直径 0.1 毫米的金线,在象牙白缎面上绣出北斗七星的轨迹 —— 这是泽因与塞利奥在迪拜初遇时的夜空。
"我要它既像圣经里的百合,又像地中海的浪。" 泽因在采访中说。裙摆的层叠纱料来自黎巴嫩北部的手工工坊,每一层都经过 20 次水洗才达到 "云朵般的轻盈";腰间的缎带蝴蝶结藏着小心机,缎面里织入了塞利奥写给她的情书片段,只有在特定光线下才能看清。
2. 晚宴礼服:香槟色的流动盛宴
婚礼次日的晚宴上,泽因换了件香槟色鱼尾礼服,彻底颠覆了白天的圣洁感。Elie Saab 用 "液体金属" 工艺处理面料,灯光下裙身像融化的黄金,却在走动时泛起珍珠母贝的虹彩。肩颈处的透视纱上,绣着微型黎巴嫩雪松图案,每片叶子都由 5 根丝线组成,远看是低调的暗纹,近看才知是工匠的巧思。
"香槟色是沙漠与海洋的中间色。" 设计师解释道。泽因的约旦血统与塞利奥的黎巴嫩根脉,在这件礼服里达成了奇妙的和解 —— 裙摆内侧的暗袋里,甚至缝着两小块布料:一块来自约旦的死海盐织成的纱,一块取自贝鲁特的橄榄树纤维。
3. 钻石花束:3400 万的无声宣言
最令人惊叹的不是礼服,而是泽因手持的 "永生花束":108 克 D 色无瑕钻石被切割成铃兰、玫瑰与雪松叶的形状,用铂金枝茎串联,价值 3400 万美元。这束花由 Elie Saab 与瑞士珠宝匠联合打造,每片钻石花瓣都能独立转动,阳光折射时会在地面投出 "爱" 的阿拉伯语字样。
"它比真花更长久,就像我们对彼此的承诺。" 泽因说。花束的丝带是用她与塞利奥的头发混合金线织成的,这种古老的黎巴嫩婚俗,被 Elie Saab 赋予了现代奢华感。
四、黎巴嫩的穿搭密码:战火与玫瑰共生的美学
Elie Saab 的设计之所以动人,正因它扎根于黎巴嫩独特的文化土壤。这个被称为 "中东巴黎" 的国度,在战火与和平的交替中,孕育出既坚韧又浪漫的穿搭哲学。
1. 手工艺的温度:从战火中走出的刺绣世家
黎巴嫩人常说:"我们的祖母会用防空洞的碎布,绣出比巴黎还美的花。" 手工刺绣是这个国家最骄傲的遗产,Elie Saab 工作室里的 "小小巧手"(petites mains)大多是经历过内战的女性,她们能在 1 平方厘米的布上绣出 50 个针脚,这种技艺在难民营里代代相传。传统的 "塔拉齐" 刺绣被 Elie Saab 改良后,出现在无数高定礼服上 —— 那些看似随意的亮片排列,实则遵循着奥斯曼帝国时期的数学韵律。
2. 东西方的和解:头巾与高跟鞋共舞
在黎巴嫩街头,你既能看到戴头巾的女性穿着露肩礼服,也能见到西装革履的男士搭配传统刺绣马甲。这种 "矛盾的和谐" 正是穿搭精髓:贝鲁特的上班族爱穿法式廓形西装,却在领口别上黎巴嫩国旗色的丝巾;新娘的婚纱会融入祖母传下的银腰带,晚宴包上却印着巴黎铁塔。
Elie Saab曾经为刘亦菲,钟楚曦,赵丽颖,国外的很多一线大牌都定制过礼服,可是是世界级别的设计大师。
正如 Elie Saab 所说:"我们的衣柜里,一半是《一千零一夜》,一半是可可・香奈儿。"
五、结语
当泽因的婚纱拖过布凯尔凯教堂的红毯,那些银线与钻石的光芒,其实是无数故事的折射:一个男孩在战火中拿起针线的坚持,一群绣工在废墟里重建工作室的韧性,一个家族将故土情怀缝进礼服的温柔。Elie Saab 的设计之所以超越 "奢华" 二字,正因它是有温度的 —— 就像黎巴嫩的阳光,哪怕经历过阴霾,依旧能透过针脚,在布料上织出温暖的诗。
来源:全球时尚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