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研究:百病不离肝,肝脏最爱的7种化合物,不要太节省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05 17:41 1

摘要:重度脂肪肝的人得痴呆的可能性增加42%,有肝纤维化的人生活质量分数一下子降了30%,更吓人的是,全世界大概有15亿人被慢性肝病缠着。

要是体检单上ALT、AST的数字慢慢变高,你知道这可不光光是肝脏在喊救命,更是全身健康亮起红灯吗?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最近研究出来:肝脏功能不正常和认知变差、心血管病还有得癌症的风险,关系大得惊人。

重度脂肪肝的人得痴呆的可能性增加42%,有肝纤维化的人生活质量分数一下子降了30%,更吓人的是,全世界大概有15亿人被慢性肝病缠着。

而且以前觉得“吃清淡点能保护肝脏”这个想法,让病人错过了重要的营养干预机会,当医生们都盯着“肠 - 肝轴”和代谢调节看的时候。七种肝脏特需的化合物浮出水面,它们会如何去重构我们的护肝逻辑?

在人的肠道深处,有好几万亿的微生物整天都在加工膳食纤维,弄出一种叫丁酸的短链脂肪酸。上海交大的李于团队和新华医院范建高的研究小组一起发现,丁酸钠能穿过肝细胞膜,准确地把LKB1 - AMPK信号通路给激活,就好像启动了肝脏的“代谢开关”,

这个通路被激活以后,肝脏内质网上那个叫Insig的锚定蛋白表达量多了2.3倍,狠狠地不让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REBP - 1c)被激活。

这一连串分子反应下来,肝脏新合成脂肪的速度降低了46%,能把脂肪变性给扭转过来,在动物实验里,吃高脂食物的小鼠用丁酸钠处理8周以后,

肝脏里甘油三酯的水平少了一半还多,炎症因子TNF - α的表达量只有对比组的三分之一。丁酸靠重新打造“肠 - 肝之间的交流”,成了非酒精性脂肪肝天生的对头。

想要丁酸帮着保护肝脏,不用买贵的补充剂,每天吃30克抗性淀粉(差不多就是2根香蕉加上1碗燕麦)就能让肠道多产出丁酸,做饭的时候用冷榨椰子油换掉一部分植物油,

椰子油里含量较多的中链脂肪酸能直接在肝脏变成酮体,让脂肪堆积变少,早饭多吃半碗隔夜燕麦,放冰箱冷藏以后抗性淀粉含量能提高40%,一大早就把肝脏代谢的发动机给启动起来。

维生素B族就像一伙配合不咋滴的“代谢施工队”,在肝脏那个解毒的地方各司其职。上海交大一起来研究发现,维生素B3(烟酸)靠着和髓系细胞表面的受体GPR109A凑一块,重塑了肝脏免疫的微环境,等B3让这个受体动起来后,

就引发了β-Arrestin携带的NF-κB信号的消失,这样就可以把髓系免疫的压制给去掉了。

做实验的数据表明,给肝癌模型的小鼠补B3,能让CD8+T细胞往里头跑的数量增加3.2倍,肿瘤旁边的巨噬细胞变成抑制肿瘤那种的比例提高80%。

维生素B6,就像是氨基酸代谢的“调度员”,能让肝里面的脂肪堆得少点。

临床的那些数据显示,每天吃≥1.7mg维生素B6的得脂肪肝的人,肝脏脂肪变性变好的比例提高37%,

还有叶酸(B9),就像个修DNA的“工匠”,直接护着肝细胞不让它受伤。北京协和医院研究肝病发现,肝硬化的人补叶酸4个星期后,血里的氨含量明显少了27%,得肝性脑病的风险也跟着降了。

那么应该如何使用这两个呢?

早上吃100克鸡胸肉(能提供29mg烟酸),晚上吃200克菠菜(里面叶酸多),别淘米淘太过了,不然维生素B1会跑掉70%。做饭的时候少加点碱,不然B族维生素的样子就被弄坏了,

要是老喝酒的人,每天吃10mg维生素B6的补充药,能把酒精代谢把肝细胞膜弄坏的地方修好。

水飞蓟素,这是从菊科植物种子来的“抗氧化盾牌”,它里面主要的西利马林是由黄酮木脂素组成的。

解放军总医院研究出来,水飞蓟素能让肝细胞里的谷胱甘肽多35%-40%,使劲把酒精代谢产生的氧自由基给弄没了,它起作用的办法是不让NF-κB信号那条路走通,让TNF-α、IL-6这些促炎的因子变少,在治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时候能让肝脏脂肪变样变好的程度达到58.7%。

甘草酸苷是甘草根里的“天然抗炎剂”,化学结构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差不多。

北京协和医院肝病科发现,甘草酸苷通过不让磷脂酶A2起作用,让前列腺素这些发炎的东西少放出来,每天往静脉里打40 - 80mg甘草酸苷。

能让得慢性肝炎的人4个星期里ALT水平下降超过60%,建议在家里可以拿3克甘草片用开水泡,每天喝(血压高的人得盯着血压)。

云芝多糖则是真菌里的“纤维化解毒怪人”,这个从云芝菌丝里弄出来的多糖,能让肝细胞再生长,不让肝星状细胞变得活跃。

北京友谊医院肝病中心临床报告说,有云芝多糖的药能让慢性乙型肝炎的人血清ALT恢复正常的比例提高23%,

它特别的好处是能让Kupffer细胞的吞噬本事变强,快点把毒素弄出去,那么应该怎么服用呢?

一个星期喝2次云芝茶(5克干的煮20分钟),或者和枸杞一起吃能让抗氧化的效果更好。

黄连素(小檗碱)的升级版,就是传统中药的现代逆袭二氢小檗碱,第二军医大学从2543种天然化合物里找出来的,二氢小檗碱能把miR - 122表达提高到正常水平的2倍,这种小小的RNA在肝脏RNA总量里占了52%,它一激活就能让Aacs、Fads2这些“促脂基因”受抑制,肝脏里的总脂质能降35%,甘油三酯一下子降55%。

跟传统的小檗碱比,它在身体里被利用的程度提高了54倍。

还能专门对准肝脏和脂肪组织,在吃高脂肪食物的小鼠身上做实验,干预2周后,小鼠身体里面内脏脂肪的占比明显下降,如果需要服用,最好在饭后吃0.3克黄连素片(里面有小檗碱),

肠道里的菌群能把它变成二氢小檗碱,或者直接选那种经过晶体结构优化的DHB补充剂。

纳米芦荟是技术破壁的抗氧化导弹,开罗大学搞出来的壳聚糖包裹芦荟纳米粒(ALV - chi NPs),解决了植物里活性成分在身体里不好被利用的难题,纳米做的载体能让芦荟蒽醌在肝脏里待的时间多8小时,只有48.3纳米大小的颗粒能很容易穿过肝血窦内皮的小缝。

在肝损伤的模型里,纳米芦荟让ALT/AST恢复的效率比普通芦荟高40%,丙二醛的水平降低81.2%。

而如果想在家里做,有个简单的办法,就是把100克新鲜芦荟凝胶和2克海藻酸钠混在一起,每天空着肚子喝10毫升,别和茶叶一起吃,鞣酸可能会让纳米颗粒不稳定。

要保护肝脏得建个“外阻内清”的防御网:外面挡住毒素别进来,里面清理代谢的废物。

每天早上起来喝柠檬苦素水(半颗柠檬挤的汁加300ml温水),里面的诺米林能让谷胱甘肽合成酶被激活,中午饭要保证吃200克深绿色叶子的菜,里面的叶绿素能吸住肠道里的毒素,

研究发现菠菜里的叶绿素能让黄曲霉毒素伤到肝脏的风险降低42%。

肠道里的菌群就像肝脏的“第二大脑”,它们代谢出来的东西直接决定肝脏解毒要干多少活。晚上吃完饭补充50亿CFU的动物双歧杆菌,连着8周能让肝脏里脂肪含量降低12%,每周吃3次发酵的食品(像泡菜、豆豉这些),能给身体提供短链脂肪酸的前体,

尤其得注意的是,每天最好在晚上23点之前睡觉,这时候肠道菌群进入丁酸高产期,睡得熟能让丁酸产量提高30%。

人的认知功能和肝脏的状态有特别惊人的联系。

美国胃肠病学会2025年的研究说:重度脂肪肝的病人(CAP≥300dB/m)认知方面的评分比正常人低很多,马上就忘事的风险增加42%,建议每天早上快走20分钟再加上心算训练,能同时激活肝脏和大脑的代谢通道,

定期检查肝酶谱,要是ALT超过40U/L,每天吃200mg水飞蓟宾能保护神经元的线粒体。

结语

肝脏就好比人体的“生产工厂”,它健不健康影响可大了,从身体代谢调节到免疫保护,从解毒工作到脑子健康维持都和它有关系。

上海交大有一堆研究讲了丁酸、B族维生素等七种东西,靠着肠肝轴交流、遗传调控这些乱七八糟的办法,来保护肝脏的秘密,

植物里有用的成分和纳米技术凑一块儿,更是说明护肝的办法从“随便补补”变成“精确送过去”的新时代。

要是咱们早上吃隔夜燕麦,用甘草茶换掉甜饮料,这些看着没什么的变化,其实在分子那层面重新弄了肝脏的防御网。

真正会护肝的办法,是能看懂身体给出的代谢信号(像特别累、肚子胀),然后赶紧开始科学的干预流程。今天你的饭桌上,有没有给肝脏准备它的“挚爱化合物”?

参考文献:

李于等. 丁酸钠通过LKB1/AMPK通路抑制肝脏脂质合成机制研究[J]. 细胞与分子胃肠肝病学杂志,2021.

张浩等. 二氢小檗碱调控miR-122治疗脂肪肝的机制及临床转化[J]. 药理学研究,2025.

中国药典委员会. 云芝肝泰胶囊质量标准[S]. 中国药典,2025版.

章雪晴等. 靶向mRNA纳米药物治疗代谢性脂肪肝炎的临床前研究[J]. ACS Nano,2025.

美国胃肠病学会. 代谢相关脂肪肝对认知功能的影响[J]. 美国胃肠病学杂志,2025.

陈成伟. 甘草酸苷与水飞蓟素的协同护肝机制[J]. 临床肝胆病杂志,2023.

中国营养学会. 维生素B族与肝脏健康相关性专家共识[J]. 中华临床营养杂志,2024.

张晨虹等. 运动与饮食干预对脂肪肝患者肠道菌群网络的影响[J]. 自然通讯,2022.

来源:英子健康科普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