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期,由白纹伊蚊传播的基孔肯雅病毒在多地点状散发,清除蚊虫孳生地、使用杀虫剂等是目前防控传播的常见方法。与此同时,广州市黄埔区的一座办公楼内,隐藏着一座“蚊子工厂”。这里周产五百万只“绝育雄蚊”,以生物技术阻断蚊媒繁衍链,成为阻击基孔肯雅热的“生物尖兵”。
近期,由白纹伊蚊传播的基孔肯雅病毒在多地点状散发,清除蚊虫孳生地、使用杀虫剂等是目前防控传播的常见方法。与此同时,广州市黄埔区的一座办公楼内,隐藏着一座“蚊子工厂”。这里周产五百万只“绝育雄蚊”,以生物技术阻断蚊媒繁衍链,成为阻击基孔肯雅热的“生物尖兵”。
据介绍,这里的“绝育雄蚊”有望在未来两个月内陆续落地到广州、佛山等地,抑制野外可传播基孔肯雅病毒的白纹伊蚊数量。
为不育雄蚊大规模生产而储存的蚊卵 图片来源:央广网
8月4日上午,央广网记者在“蚊子工厂”看到,恒温恒湿的实验室中,数百万蚊卵在营养液中沉浮,如细密米粒。
经自动雌雄蚊蛹分离仪分离得到的不育蚊雄蛹 图片来源:央广网
据了解,蚊子在吸食人血的时候传播病毒,这种吸食人血的蚊子是雌蚊,雄蚊不叮人也不吸血。在“蚊子工厂”里,研究人员用固定比例的糖水“饲养”携带“沃尔巴克氏体”共生菌的雄蚊。
“我们‘以蚊治蚊’的策略主要是通过培育携带‘沃尔巴克氏体’共生菌的雄蚊,让其与野外雌蚊交配,从而让野外雌蚊产下无法孵化的死卵,控制能传播病毒的蚊子的数量。”广州威佰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技术总监龚君淘介绍道,“‘蚊子工厂’培育出来的蚊子是‘益蚊’,也叫‘绝育雄蚊’,这种蚊子的大小与其它普通种类蚊子相近,但不咬人。”
定量分装的不育蚊雄蛹 图片来源:央广网
更巧妙的是,这种细菌能通过母系遗传,在蚊群中自主扩散。龚君淘表示,研究人员首先筛选出稳定携带该菌的雌蚊,建立种群,大规模繁育后,再将数十万计携带菌株的雄蚊定期释放到目标区域。“由于雌蚊通常只交配一次,与‘绝育雄蚊’结合后产卵便宣告无效,持续几代后,目标区域的蚊子种群数量会锐减,从而达到蚊媒传染病防控目的。”
监测数据显示,投放后仅5—10分钟,环境中的蚊群密度就会快速趋于稳定。这种精准的生物防治技术,既确保了防控效果,又最大限度降低了对居民生活的干扰。
“此外,‘绝育雄蚊’还能精准靶向。”龚君淘强调,“白纹伊蚊是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的主要传播媒介,我们的‘绝育雄蚊’仅攻击同种蚊,不伤及其它昆虫和天敌,有效维护生态平衡。”
龚君淘告诉央广网记者,一般情况下,通过该项技术三周内蚊子数量可减半,六至八周内野生蚊群密度能骤降80%以上。
成虫饲养车间
基孔肯雅热“后遗症”到底怎么回事?
近日,广东佛山 “三水发布” 推出了一份《基孔肯雅热后遗症告知书》,把“基孔肯雅热会不会落下病根”推上热搜。
5个问题
把基孔肯雅热慢性关节痛讲清楚
↓↓↓
1.得过基孔肯雅热,慢性期会有哪些不舒服?
最常见:关节痛 ➜ 关节炎
手腕、脚踝、手指、膝盖最常“中枪”,通常左右对称。
有时不只是痛,关节周围还会“鼓包”发肿,甚至伸不直。
基孔肯雅热引起的双手关节肿胀和僵硬 图片来源:华山感染
还有人会遇到:
持续乏力、浑身酸、夜里睡不好;
皮肤瘙痒或起色素斑;
情绪低落、心情闷闷。
背后原理一句话:
病毒残留 + 免疫“刹车失灵”——残留的病毒碎片像钉子一样卡在关节滑膜里,免疫细胞火力全开,一边“清理现场”一边也误伤自己的关节,于是痛感循环不止。
2.严重吗?多少人会遇到?
换句话说,“大概率会好,但有少数人疼得久一点”。真正需要拐杖、彻底失去劳动能力的情况相当少见。
3.会痛多久?会不会落下残疾?
大多数人:6 – 12个月内疼痛越来越轻,最后“想起来才隐隐痛”。
少数人:症状能拖到2 – 3年,但也多是“间歇性发作”。
关节本身:拍片子很少看到像类风湿那样的骨头侵蚀,绝大多数变化可逆,不至于“毁掉关节”。
致残风险
如果疼痛厉害还硬扛、不肯活动,也可能出现关节僵硬、肌肉萎缩。
所以早干预、早锻炼比什么都重要。
4.真痛起来,怎么治疗最靠谱?
以上方案综合参考了包括WHO指南在内的多份国际治疗指南的推荐意见
什么不推荐?
✘ “吃点保健品慢慢熬”但不用正规镇痛 ➜ 易错过最佳干预时机。
✘ 长期激素单打独斗 ➜ 疼痛一停药就反弹,还添副作用。
✘ 盲目买“秘方贴膏” ➜ 少数含激素或止痛药,治标不治本。
5.已经感染了,还能预防慢性痛吗?
急性期好好休息 + 正规止痛:疼得厉害要吃药,不要硬撑。待急性炎症消退后再逐步活动
别拖着不动:炎症初退就开始循序渐进地做关节伸展、小负重训练。
高危人群(> 40 岁、糖尿病、急性期痛得厉害):建议 1 个月内就去看相关专科,医生会评估需不需要提前上“慢作用药”。
没有公认的“预防性特效药”:抗病毒、秋水仙碱等都在探索中,暂未写进权威指南。
疫苗:目前国外上市的基孔肯雅热疫苗只针对未感染者,对已经得过病的人也帮不上缓解疼痛。
基孔肯雅热不是“小感冒”
但也不必妖魔化
绝大多数人会逐渐痊愈
少部分人如果
及早就医、规范用药、坚持康复
也能把疼痛“收拾”到可控范围
综合央广网、华山感染
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