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日 A 股三大指数延续震荡上涨走势,沪指表现强势,成功突破3600点,上证收涨0.96%;深成指涨0.59%,创业板指涨0.39%,科创板涨0.4%,平均股价涨0.81%。全天成交1.62万亿元,较昨日小幅放大,显示市场交投活跃度依然较高。个股涨跌比3903
2025 年 8 月 5 日 A 股收评
一、指数表现,成交金额,涨跌比
今日 A 股三大指数延续震荡上涨走势,沪指表现强势,成功突破3600点,上证收涨0.96%;深成指涨0.59%,创业板指涨0.39%,科创板涨0.4%,平均股价涨0.81%。全天成交1.62万亿元,较昨日小幅放大,显示市场交投活跃度依然较高。个股涨跌比3903:1327,整体市场氛围偏向乐观。
二、板块涨跌
1. 领涨板块
今日市场热点板块表现突出,PEEK材料、电池、通信、消费电子等呈现多主线轮动特征:
军工板块成为当日绝对的明星板块,走势极为强劲。长城军工触及涨停,北方长龙涨超 11%,股价双双创历史新高,科思科技涨超 10%,爱乐达、恒宇信通、建设工业等多股跟涨。消息面上,中信建投表示军工板块基本面开始加速回暖,2025 年上半年各类催化剂特别是订单公告有望持续兑现。
机器人板块表现活跃,随着 8 月 8 日世界机器人大会的临近,板块关注度持续提升。板块内多只个股涨幅居前。机构预测 2025 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将突破 6000 亿美元,产业前景广阔。
新能源汽车相关板块持续走强,据数据显示,2025 年 6 月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达 53.3%,同比增长 4.8 个百分点,7 月新能源车型零售预计达 101 万辆,渗透率有望升至 54.6%。
化工板块午后出现局部性反弹走势,中毅达股价触及涨停板,成为板块领涨标的,多只化工股紧随其后出现跟涨态势。
2. 领跌板块
医药、AI、玻纤、珠宝首饰等板块表现较弱, 非金属材料、ERP、互联网板块跌幅居前,成为当日市场调整的主要板块。
三、今日资金流向
1. 北向资金:
北向资金今日呈现回流态势,单日净流入25.4亿元。从配置方向来看,北向资金重点加仓了医药、消费电子等防御性板块,对 A 股市场的资金面和市场情绪产生了积极影响。
这一资金动向与美国 7 月非农数据大幅下修引发的衰退交易有关,市场预计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升至90%,美元回落至 98.7,人民币汇率稳定在 7.18 附近,外资回流中国资产的预期明显强化。
2. 主力资金:
今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59亿元,其中通信设备板块资金流入 15.73 亿元,通信板块流入 13.57 亿元,eSIM 板块流入 12.32 亿元,光刻机板块流入 10.13 亿元,半导体设备板块流入 7.78 亿元。
资金流出方面,军工、人工智能、中药等板块遭遇较大规模抛售,反映出市场对业绩预期不佳领域的谨慎态度。
四、市场逻辑与后市展望
1. 市场逻辑
今日市场走势主要受政策面、国际环境和行业景气度等多因素共同驱动:
政策层面,国内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大。上海正在推动让国有企业成为原创技术策源地,重点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兼顾布局量子科技、可控核聚变等前沿领域;深圳则宣布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全域全时、全行业覆盖,在 40 多个领域开放 AI 应用,重点发展 AI 手机、AI 汽车、人形机器人三大终端。
国际方面,美股隔夜全线反弹,道指上涨 1.34%,纳指上涨 1.95%,英伟达大涨 3.62% 至 180 美元,主要受美联储 9 月降息预期推动,这对 A 股市场风险偏好形成支撑。
行业层面,中报密集披露期(8 月中下旬)来临,业绩成为板块和个股表现的重要影响因素。景气度上行板块因业绩增长预期良好受到资金加仓;而盈利下滑品种遭到资金抛售。
2. 后市展望
技术面来看,沪指成功突破 3600 点整数关口,若能持续站稳,有望打开新的上涨空间,但需关注量能是否能够持续放大以支撑进一步上涨;创业板指则需关注 2300 点这一中期强弱分水岭以及 2350 点颈线位的突破力度。
政策预期方面,随着四中全会临近(9 月),"十五五" 规划对科技、军工的倾斜预期强化,半导体设备、航天装备等细分领域有望持续受益。
资金面来看,北向资金的流入流出情况将对市场产生重要影响,需密切关注外资动向及全球流动性变化带来的影响。
整体而言,市场结构性机会仍在,板块轮动特征明显,在政策支持和业绩驱动下,科技成长主线有望持续受到关注。
五、操作策略
短期来看,投资者可以聚焦 "政策 + 景气" 双主线,把握以下投资机会:
进攻方向上,关注军工(航天装备、航空发动机)、半导体(设备材料)、机器人(伺服系统、传感器)等政策敏感型板块,这些板块既受益于国家政策支持,又具备较高的行业景气度。
事件驱动方面,可重点关注即将召开的世界机器人大会(8 月 8 日)和英伟达 GTC 大会(8 月 10 日)带来的相关板块投资机会,提前布局可能受益的标的。
防御配置方面,可适当配置贵金属、电力等资产以对冲市场波动,同时关注医药的估值修复机会。
风险规避方面,应规避产能过剩领域,以及外资重仓的酿酒、家电板块。同时,要警惕中报业绩暴雷风险,重点关注半导体、新能源等板块的盈利兑现情况。
操作上,建议控制好仓位,采取分批建仓策略,避免追高,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投资组合,重点把握板块轮动中的结构性机会。
来源:厚济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