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癌症治疗从不是孤军奋战,而是需要多学科力量联合作战:从手术切除肿瘤,到化疗药物全身清剿、放疗射线定向打击,再到靶向药与免疫药的“精准制导”,每种手段都在抗癌战场上扮演关键角色。
曾经,癌症——尤其是晚期癌症,几乎是悬在患者头顶的“死刑判决”,让人闻之色变;如今,随着医学发展的突飞猛进,越来越多的患者迎来了转机。
但癌症治疗从不是孤军奋战,而是需要多学科力量联合作战:从手术切除肿瘤,到化疗药物全身清剿、放疗射线定向打击,再到靶向药与免疫药的“精准制导”,每种手段都在抗癌战场上扮演关键角色。
那么,除了熟知的手术与放化疗,对于术后无瘤想预防复发转移,或是无法耐受放化疗的人群而言,还有哪些能助癌症患者“逆天改命”的抗癌利器呢?
2025五大抗癌新武器:细胞疗法 “天团” 携手抗癌
近70%患者肿瘤消退!TCR-T联合DC疫苗在转移性黑色素瘤中展现明确抗肿瘤活性
PART 01
除CAR-T疗法外,研究发现,采用短程体外操作的DC疫苗联合TCR工程T细胞的双细胞疗法不仅具有可行性,还展现出明确的抗肿瘤活性。
《临床癌症研究》曾报道一项“应用MART-1 TCR转基因淋巴细胞过继转移+MART-1肽脉冲树突状细胞(DC)疫苗,联合治疗HLA-A2.1阳性转移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研究(NCT00910650)。
该研究共纳入14例HLA-A*0201阳性且MART-1阳性的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平均年龄50岁。其中,9例为伴有内脏和/或骨转移的M1c期,4例为肺转移的M1b期,1例为仅皮肤、淋巴结和皮下转移的M1a期。
结果显示:69%(9例)的患者出现肿瘤消退迹象;在10例可评估疗效的患者中,8例在治疗第30天的PET扫描或体检中显示出初始抗肿瘤活性。下图展示了两例代表性患者接受TCR-T联合DC疫苗治疗前后的影像学对比,可直观呈现治疗效果。
▲图源“Clin Cancer Res”,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国研GPC3 CAR-T“一箭双雕”:助肝癌患者肿瘤显著缩小90%,甲胎蛋白骤降
PART 02
CAR-T细胞疗法在血液肿瘤治疗中的显著效果有目共睹。近年来,研究人员将其应用领域扩展至实体瘤,一批针对脑瘤、胃癌、肝癌等的亮眼产品相继问世。
近期,我国研发的一款靶向GPC3的G3-CAR-ori2细胞疗法,在ASCO大会亮相后引发巨大轰动。其治疗案例显示,一位患有弥漫性浸润性病变的难治性或复发性肝细胞癌(HCC)患者(患者2),经该疗法治疗后肿瘤大幅缩小,甲胎蛋白也显著下降。
结果显示: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从治疗前>80000ng/ml,在CAR-T治疗第28天降至1149ng/ml,第88天进一步降至746.7ng/ml(详见下图A)。基线时最大肿块直径为133mm,治疗第28天缩小至9mm,缩减幅度超90%,第88天复查MRI显示肿瘤几乎完全消失(详见下图B)。
▲图源“ASCO”,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TIL细胞暴击转移性乳腺癌,肿瘤显著缩小52%
PART 03
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开展的一项“TIL疗法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研究,共入组6例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入组后这些患者除接受TIL治疗外,为避免新引入的T细胞失活,还接受了帕博利珠单抗治疗。
结果显示:一半(50%)患者经历了可测量的肿瘤缩小,其中1例患者至今仍未患癌症;另2例患者肿瘤缩小率分别达52%(治疗6个月后)、69%(治疗10个月后)。总之,这些患者经TIL治疗后,3.5和5年内未见新发癌症。
▼1例乳腺癌患者TIL治疗前后影像学变化
NK细胞联合疗法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带来新生希望,肿瘤缩小近半,生存期延长!
PART 04
广州复大肿瘤医院的一项研究发现,NK细胞疗法有助于延长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生存期,有望成为这类患者放化疗的替代治疗方案,相关研究数据已发表于《美国癌症研究杂志》。
该研究共纳入54例晚期EGFR过表达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两组:A组为NK细胞联合西妥昔单抗治疗(27例),B组为单独西妥昔单抗治疗(27例)。
结果显示:根据RECIST标准评价,A组临床有效率显著优于B组(P4例患者达到部分缓解(PR),17例达到病情稳定(SD);A组中位总生存期(OS)为9.5个月,长于B组的7.5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6个月,同样长于B组的4.5个月。
值得关注的是,一位53岁的IVA期非小细胞肺癌男性患者,经NK细胞联合西妥昔单抗治疗后,右肺肿瘤从治疗前的3.5×3.5cm显著缩小至1.7×1.3cm(详见下图)。
▲图源“Am J Cancer Res”,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靶向HER2 DC疫苗对胃癌局部控制显著,患者病灶缩小50%
PART 05
树突状细胞疫苗(DC 疫苗)是从癌症患者身上提取树突状细胞(DC),让其负载特定的肿瘤相关抗原(TAA)来源,随后再将其输回患者体内,激发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对抗癌症。
《癌症免疫与免疫治疗》杂志曾报道过一个“应用针对HER2的自体树突状细胞(DC)疫苗——AdHER2 DC疫苗,治疗实体瘤的I期临床试验(NCT01730118)”的振奋数据。
其中一例胃癌患者(患者9,HER2IHC3+,FISH2.5)的疗效尤为突出,该患者在治疗前(基线时)靶病灶大小为4.7×1.9cm;接种疫苗后第16周,病灶缩小至2.8×1.9cm(靶病变总数减少50%);第24周肿瘤进一步缩小至1.9×1.9cm(详见下图)。尽管因非靶病灶进展未达部分缓解标准,仍体现了疫苗对HER2阳性胃癌的局部控制能力。
▲图源“frontiers”,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小编寄语
癌症作为一种高度突变且极度狡猾的疾病,目前很难仅依靠单一疗法,达到预期治疗效果。现阶段理想的抗癌治疗,是依托于权威医院和权威专家的早期规范诊断,并在传统治疗(入手术、放化疗)的基础上,根据患者自身情况、疾病特点、经济状况等,辅以免疫细胞疗法(如CAR-T、TCR-T、TIL、NK、CAR-NK细胞疗法)、癌症疫苗、靶向药物、硼中子俘获疗法、质子治疗等抗癌新药/新技术,以预防癌症复发或转移、尽可能延长生存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1]Liang S,et al.Cetuximab combined with natural killer cells therapy: an alternative to chemoradio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Am J Cancer Res. 2018 May 1;8(5):879-891.
[2]Chodon T,et al.Adoptive transfer of MART-1 T-cell receptor transgenic lymphocytes and dendritic cell vaccination in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melanoma. Clin Cancer Res. 2014 May 1;20(9):2457-65.
[3]Zhao Z,et al.An armored GPC3-directed CAR-T for refractory or relaps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n China: A phase I trial[J]. 2021.
[4]Maeng H M,et al.Phase I clinical trial of an autologous dendritic cell vaccine against HER2 shows safety and preliminary clinical efficacy[J]. Frontiers in Oncology, 2021, 11: 789078.
来源:全球肿瘤医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