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中看到父母的“网购好物”,笑惨了!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05 17:19 1

摘要:谁家里还没个刚学会网购就“刹不住车”的爸妈啊?前阵子我妈举着手机跟我说“抢到个宝贝”,拆开快递我差点笑出眼泪——是个“自动剥蒜器”,长得像个小滚筒,说明书说“放蒜进去摇三十秒,皮自动掉”。结果她试的时候,蒜没剥成,倒把滚筒里的橡胶圈磨掉一块,最后还是我蹲在厨房

谁家里还没个刚学会网购就“刹不住车”的爸妈啊?前阵子我妈举着手机跟我说“抢到个宝贝”,拆开快递我差点笑出眼泪——是个“自动剥蒜器”,长得像个小滚筒,说明书说“放蒜进去摇三十秒,皮自动掉”。结果她试的时候,蒜没剥成,倒把滚筒里的橡胶圈磨掉一块,最后还是我蹲在厨房用指甲抠蒜皮,她站旁边挠着头说“直播间说‘手残党福音’呢”。

其实爸妈的网购逻辑特简单:要么觉得“这玩意我娃肯定能用”,要么觉得“便宜不占白不占”,再不然就是直播间主播喊“家人们最后十单”,他们手比谁都快。我爸上周更离谱,说给我买了个“通勤神器”,结果寄来个迷你折叠自行车——不是能骑的那种,是只能当摆件的模型,他还委屈:“我看图片挺大的啊,谁知道详情页写的是‘儿童玩具’?”

最绝的是假大牌这事儿。

我妈上次买的“滴露”除菌液,我一拆快递就觉得不对——瓶身写的是“滴霞”,她还跟我掰扯:“人家主播说这是新包装,你懂啥?”直到我拿手机搜了正品logo,她才小声说“可能看错了”。还有我爸买的“雕牌”洗洁精,字是“周牌”,他说“反正都是洗盘子,能凑合用”——你说这些商家缺不缺德?

就盯着父母眼神不好、不看详情页的空子钻。

其实仔细想想,爸妈不是“笨”,是刚接触网购这新鲜事儿,跟我们小时候第一次用手机一样,对“详情页”“尺寸表”“正品鉴别”这些词儿根本没概念。他们眼里的“好物”,要么是“能给娃省点事”,要么是“自己用着新鲜”——比如我妈买的“香皂研磨器”,说“这样不用手碰香皂,干净”,结果用了三次就闲置,因为切香皂比直接用还麻烦;我爸买的“戴头上的伞”,说是“下地干活不用扶伞”,结果戴了半小时脖子酸得直不起来,最后还是换回老草帽。

你说这些“智商税”东西真的没用吗?也不全是——我妈买的“带灯水晶鞋”,我半夜起来喝水真的没开灯,脚踩在地上闪着光,像踩了串小灯;我爸买的“旋转音乐灯笼”,过年挂在阳台,邻居小孩都凑过来瞅,他站在旁边笑得比小孩还开心。说到底,爸妈买的不是“没用的东西”,是“对新生活的好奇”,是想跟我们聊“你看我也会网购”的骄傲。

其实解决办法特简单:下次他们说“我想买个这”,你别直接说“别买,没用”,先让他们发链接给你,帮着看看尺寸、评价、是不是正品——我现在就跟我妈约法三章:“超过二十块的东西,先给我看一眼”,她倒挺配合,上次还跟我说“你教我的看‘追评’真管用,那户人家说自动剥蒜器不好用,我就没买”。

再说了,谁没缴过智商税啊?

我们小时候不也买过“能长出圣诞树的魔法种子”(其实是泡大的海绵)、“能变声的魔音盒”(其实是装了个小喇叭)?爸妈现在的“离谱网购”,跟我们小时候的“幼稚玩具”没区别,都是对世界的新鲜感而已。

你家爸妈最近买过啥“离谱好物”?是自动取药器还是迷你对联?评论区唠唠,我先去跟我妈说“那瓶‘滴霞’别用了,我买了正品滴露”——毕竟,笑归笑,疼爸妈才是最实在的。

来源:半知先生看经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