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盯着写代码=IQ瞬间掉30分?75%的高级工程师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05 18:03 1

摘要:听上去是不是有点离谱?一个经验丰富的高级工程师,居然搞不定这么基础的算法题?难道他们突然忘了怎么写代码? 可能 吧 , 但我有另一种看法。

有些人喜欢 Live Co ding ( 现场 编程 ) 面试 , 但 显然 我不是。

几 天前,我在 LinkedIn 上刷到 了 一条帖子:

听上去是不是有点离谱?一个经验丰富的高级工程师,居然搞不定这么基础的算法题?难道他们突然忘了怎么写代码? 可能 吧 , 但我有另一种看法。

一个 简单的 小 故事

四年前,我申请加入自由职业平台 Toptal。

我顺利通过了前几轮,包括一个 90 分钟的 Codility 在线编程测试( 我 记得是三道题)。但在最后一轮——30 分钟的 Live Coding 面试中,我失败了。

那道题其实不算难。几个小时后我重做了一遍,几分钟就写出来了。

这让我极度困惑:同样是我,为什么现场就写不出来?这个经历触发了我的好奇心。于是我开始查资料,发现这其实早就有科学解释,关键 在于 两个字:压力。

压力是怎么让你“突然变笨”的?

人在面对高压、限时、被注视的场景时,比如 Live Coding 面试,大脑会将其识别为威胁。

你的杏仁核(amygdala)被激活,皮质醇(压力激素)急剧上升, 这导致 的 结果是:大脑中负责逻辑推理和工作记忆的“前额皮质”功能被抑制了。

而所谓的“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其实是衡量你流体智力( F luid I ntelligence)的关键指标——比如解决新问题、抽象思考、一步步推理。

所以,当你被压力打垮时:你无法保持多步思考;容易忘记刚打的字;注意力变得狭隘;感觉 IQ 掉了 30 分;简直就像变成了另一个更蠢的自己。尤其是对那些有轻度“表演焦虑”(Performance Anxiety)的人来说,这种影响更明显。

但这不表示你不会写代码,而是你没法在别人盯着时正常思考。

一篇真正严谨的研究:Live Coding 到底测的是什么?

我写这篇文章时,找到了一篇让我大为震惊的论文:《Does Stress Impact Technical Interview Performance? ( 压力会影响技术面试 的 表现吗? ) 》

这篇 论文 由微软的研究人员主导,设计非常严谨。他们让参与者在两个环境下解同一道编程题:

● 私密场景(Private):独自在房间,无人观看;

● 公开场景(Public):有面试官在场,需要边写边说思路。

结果发现:同一道题,公开场景下的得分只有私密场景的一半!

不仅如此,公开场景的得分差距更大(方差更高), 这 说明一些人面对压力 会 完全崩溃,而另一些则不受影响,甚至发挥 得 更好。

而 最令人震惊的 一个 发现 是:在公开场景下,一个女性参与者都没有通过;而在私密场景中,所有女性都做对了题 。 所以 , 如果你的公司嘴上说“支持女性 进入 科技 领域 ”,但依然坚持 Live Coding 面试—— 这就 相当于 设置了一个“科学认证的排他机制”。

Live Coding ≠ 编程能力

换句话说 , Live Coding 更像是 一种 对抗压能力的测试。

有些公司确实明确表示他们想要“抗压强”的员工,这种面试方式也还说得过去 ; 但多数公司根本没在招聘启事中提过“抗压” 、 “高压场景”这些 关键 词,他们要的只是一个“写得出好代码”的工程师。

然而 , 他们 在 30 分钟的 LeetCode 面试中卡住的人,可能就是那个 能 默默写出高质量、无 B ug 代码的后端 、 能一眼看穿系统问题的 Debug 高手 、 文档写得比产品经理还清晰 的 开发者 。

他们 筛 掉 的 , 不是一个 “不会写代码的人”, 只 是 一个 “被 当场 盯着写不出 代码 的人” —— 而“ 被 当场 盯着 写代码” , 并 不是大多数岗位的工作 要求 。

很多公司把 Live Coding 包装成对“代码能力”的考察,这其实是误导。更 糟糕 的是,它 反而 会放大 应聘者 的焦虑:让他们 误 以为这场面试决定了“我到底是不是个合格的程序员”。这根本不公平,也不科学。

所以说,Live Coding 测的 根本 不是你的编码能力,而是你 处于 压力下的激素水平。

如何降低 Live Coding 带来 的压力感?

我们也许无法改变 Live Coding 是面试主流这个现实,但可以学着去“抗敏”:

例如 , 自行 模拟真实场景,多练习 。 可以 试试 Pramp、Interviewing.io、LeetCode Mock 面试;给自己设定倒计时、边写边说;录自己写代码的过程(模拟“被盯着”);逐步加压,比如让朋友假装考官。

不过 , 每个人对压力 的 反应不同,实践前请务必自行测试、评估。

最后 , 我要 再 强调 一遍 : 写不好 Live Coding,并不意味着你不是一个好工程师。它只 能 说明,在高压、注视 和 倒计时之下——你像所有正常人一样,大脑没法正常运转 罢了 。

来源:财富智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