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卡股份IPO:扣非净利连续两年亏损,却要融资6.76亿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05 17:39 1

摘要:节卡股份主要从事协作机器人整机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并从事包括集成设备及自动化产线在内的机器人系统集成业务,服务的客户包括丰田、东山精密、中国中车、星宇股份、立讯精密、施耐德、伟创力、智元新创、华域汽车等国内外知名企业。

8月8日,节卡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节卡股份)科创板上市将迎来上会,保荐机构是国泰海通证券。

节卡股份主要从事协作机器人整机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并从事包括集成设备及自动化产线在内的机器人系统集成业务,服务的客户包括丰田、东山精密、中国中车、星宇股份、立讯精密、施耐德、伟创力、智元新创、华域汽车等国内外知名企业。

梳理来看,频繁融资,导致股权高度分散;李明洋表决权约42%,担任董事长、总经理职务;控制权稳定性遭问询;股东曾存在股权代持行为;募资额一降再降,要融资6.76亿元;新建产能是现有产能5倍,消化问题引关注;销售费用超研发支出;收入放缓,扣非净利两连亏;机器人整机收入在上半年出现下滑;应收账款屡创新高,逾期比例高,需提高经营质量。

股权高度分散,李明洋表决权约42%

据短平快解读了解,2014年7月,节卡股份前身节卡有限成立,彼时李明洋持股比例高达40%,海安交睿、王家鹏分别持股30%、20%。

自成立之日起,节卡有限就备受资本青睐,相继完成A轮、B轮、C轮、D轮等多轮融资,投资方包括软银集团、淡马锡、普罗资本、方广资本、方广资本、和君资本等知名投资机构。

股权高度分散。伴随着频繁融资,节卡股份的股权高度分散,2022年11月,公司完成股份制改革,彼时股东已经从初始的5名股东飙涨至16名股东,前三大股东分别是节卡实业、磐信上海以及上海交睿,持股比例分别为20.1%、11.64%、10.85%。

另外,节卡股份另外的大股东包括方广投资、软银愿景基金、先进制造基金、SPRINGLEAF以及李明洋,持股比例分别为9.28%、8.22%、7.76%、6.58%、6.17%。

完成股改后,节卡股份迎来增资,员工持股平台节卡企业管理、节卡巨力分别以2,370.62万元、1,015.98万元认购公司新增注册资本,持股比例分别为2.1%、0.9%,前三大股东节卡实业、磐信上海、上海交睿持股比例分别降低至19.5%、11.29%、10.53%。

李明洋表决权约42%。节卡股份没有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是李明洋,截至招股书披露日,其直接及间接持有公司14.97%的股份,与节卡实业、上海交睿、节卡未来管理、节卡企业管理及节卡巨力是一致行动人,合计控制发行人41.63%表决权。

公开资料显示,李明洋出生于1981年,本科学历,曾在上海紫泉饮料工业有限公司担任工程师、利乐包装(昆山)有限公司担任销售经理,自创立节卡股份(节卡有限)以来,担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职务。

控制权稳定性遭问询。因为李明洋持股比例较低的缘故,且与多家公司签署一致行动协议,上交所在问询中要求节卡股份说明实际控制人认定是否准确、是否发生变更、控制权是否稳定。

节卡股份也在招股书中提示相关风险,若上市后公司的控制权发生变动,可能对公司的业务发展、经营业绩及人员管理产生不利影响。

存在股权代持。2018年12月,李明洋将持有的节卡实业5.96%的股权转让予盛鑫军,后者代谢建良、朱向阳持股,代持比例分别为4.72%、0.62%。同月,王家鹏将持有的节卡实业3.54%的股权转让给LINACHEN,约定王家鹏代持。

2013年7月,熊振华、付庄等10名自然人出资设立上海交睿,其中熊振华所持有的40%股权系代朱向阳、盛鑫军、刘成良、朱利民持有;付庄所持有的20%股权系代赵言正、闫维新持有。

2022年3月,上述委托持股事宜解除,公司表示,节卡实业及上海交睿的工商登记股权结构与实际股权结构一致,委托持股各方之间不存在纠纷或潜在纠纷、争议。

新建产能是现有产能5倍

据短平快解读了解,本次IPO,节卡股份拟公开发行不超过2,061.8557万股,拟募集资金6.76亿元,用于智能机器人生产项目、以及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分别为3.7亿元、3.06亿元。

募资额一降再降。节卡股份第一版招股书拟募集资金7.5亿元,其中年产5万套智能机器人项目(现变更为4万套)拟投入募集资金4.2亿元,此外还有补充流动资金项目,金额为0.24亿元。

公司今年6月披露的招股书显示,年产5万套智能机器人项目变更为智能机器人生产项目,募集资金下降至3.7亿元,补充流动资金项目不变,但本次上会稿则取消该项目。

新建产能是现有产能5倍。智能机器人生产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常州市,建成并投产后,可形成年产4万套机器人及5,600套组件、800套非标设备的生产能力,建设周期为2年,产能释放周期为5年。

最近三年,节卡股份的产能利用率波动明显,分别为91.26%、76.1%、99.1%,2024年的产能为8,000台,相当于扩建产能的五分之一,如此激进扩张,是否能够消化新增产能?

根据IFR统计数据,近年来全球协作机器人销量持续保持高速增长,2023年全球销量达到5.7万台,2017-2023年复合增长率约为32%,市场前景还是较为可观的。公司2023年协作机器人整机销量4,681台,即全球市占率约为8.2%。

根据MIR睿工业统计数据,全球六轴及以上协作机器人的龙头老大是UR(优傲),市场占有率为20.4%,而节卡以11.2%的市占率排在第二,与UR相差较大。

实际上,国内协作机器人除了节卡股份之外,还包括遨博、艾利特、越疆、达明等,除此之外,传统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ABB、库卡、发那科、安川在2014-2015年已相继研制出协作机器人产品,且于2020年至2022年推出多款新产品,显然公司的竞争压力并不低。

销售支出超研发支出。本次IPO,节卡股份拟将3.06亿元用于建设研发中心,那么公司近年来的研发投入情况如何,取得什么样的成效?

最近三年,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4,750.92万元、7,312.89万元、8,623.16万元,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6.92%、20.92%、21.53%,总体呈现上升态势。

同期的销售费用分别为7,782.04万元、9,775.26万元、9,674.36万元,销售费用率分别为27.72%、27.96%、24.16%,显然公司的销售支出要超过研发投入。

对比来看,节卡股份的研发费用率超过行业均值,后者分别为12.42%、12.41%、12.53%,2024年,公司剔除股份支付的研发费用率为19.21%,与越疆相同,低于达明的23.4%,超过库卡、埃斯顿、拓斯达、埃夫特、斗山等同行。

不过,节卡股份的销售费用率则是远超行业均值,后者分别为13.1%、15.58%、15.4%,2024年,公司剔除股份支付的销售费用率为21.4%,低于越疆的36.94%,超过库卡、埃斯顿、拓斯达、埃夫特、斗山、达明等同行。

总体来看,节卡股份研发费用率、销售费用率相对较高与收入规模较小有关,后续伴随着规模扩大,预估会慢慢降低;另外,越疆、达明费用率高也与规模较小有关,换而言之,传统工业机器人企业更加成熟。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及子公司拥有境内外专利共248项,其中发明专利53项。相关核心技术及相关专利已在协作机器人产品中得到广泛应用。

扣非净利两连亏,收入增速放缓

收入放缓,扣非净利两连亏。2022年至2024年,节卡股份营业收入稳增,分别为2.81亿元、3.5亿元、4亿元,不过增速放缓明显,分别增长59.68%、24.5%、14.55%,今年上半年为1.74亿元,增速进一步放缓,仅为4.29%。

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73.57万元、-2854.73万元、622.8万元,波动较大,扣非净利润分别为4.40万元、-3,567.93万元、-227.82万元,已经连续两年亏损。

今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分别为亏损1,996.56万元、2,233.64万元,上年同期分别亏损325.41万元、773万元,亏损明显加剧,显然与收入大幅放缓有关。

另外,上会稿还存在数据瑕疵,例如2022年归母净利润为573.57万元,而在重大事项提示中,2022年归母净利润为亏损573.57万元,公司需要加强校对质量。

机器人整机收入为核心。分产品来看,节卡股份的收入主要由机器人整机以及机器人系统集成贡献,前者占据主导地位,近三年的收入分别为2.16亿元、2.56亿元、3.74亿元,占比分别为77.24%、73.23%、93.63%,可谓是核心支柱。

据短平快解读了解,同期机器人系统集成的收入波动明显,总体呈现下滑态势,分别为5,923.34万元、8,037.20万元、1,368.00万元,是导致去年收入大幅放缓的关键。

机器人整机收入出现下滑。今年上半年,机器人整机以及机器人系统集成的收入情况出现了重大变动,前者同比下滑11.72%至1.4亿元,是导致收入大幅放缓的根源,后者则暴增770.5%至0.31亿元。

具体来看,机器人整机Zu系列、Pro系列、C系列的销量均出现了大幅下滑,例如Zu系列上半年的销量为839台,去年上半年则为3526台,另外,三大类产品平均单价也有不小的降幅,从而导致了机器人整机收入的下滑。

应收账款屡创新高,逾期比例高。伴随着收入的增长,节卡股份的应收账款也是水涨船高,分别为0.54亿元、0.94亿元、1.5亿元,累计增幅约1.77倍,远超收入增幅,占流动资产比例从6.26%上升至16.38%。

同时期的应收账款坏账同样走高,分别为417.83万元、770.94万元、1,358.79万元。另外,公司逾期应收账款余额增长迅猛,分别为2,235.65万元、4,761.01万元和6,720.77万元,占应收账款的比例分别为38.37%、46.61%和41.10%,占比较高,是需要引起关注的。

节卡股份表示,在目前业务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如未来市场环境发生不利变化或下游客户资金状况出现恶化,可能会导致公司逾期应收账款无法回收,从而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债务压力低于同行。虽然公司盈利波动大,但因为频繁融资的关系,公司资产负债率并不高,分别为17.19%、13.18%、20.06%,现金流较为充裕,近三年分别为5.91亿元、6.14亿元、6.4亿元,长短期借款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债务压力低于诸多同行。

不过,企业要想持续发展,并不能单纯依靠融资,而是要依靠持续性地自我造血,节卡股份扣非净利润连续两年亏损,且上半年继续亏损,距离盈亏平衡还有一定差距,这也是公司当下需要克服的难题。

来源:短平快解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