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高校专业动态调整中,部分被裁撤的专业通过升级改造、整合资源或转型为新兴交叉学科后,以新名称或新方向继续招生:
在高校专业动态调整中,部分被裁撤的专业通过升级改造、整合资源或转型为新兴交叉学科后,以新名称或新方向继续招生:
一、传统工科专业:从“旧瓶”到“新酒”。
土木工程 → 智能建造:
随着房地产行业下行,土木工程专业在全国多所高校撤销量激增,但部分高校将其升级为“智能建造”专业。例如,重庆交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高校撤销传统土木工程专业后,转向智能建造方向,融合BIM技术、物联网和人工智能,培养适应建筑工业化的复合型人才。
工业设计 → 智能工程与创意设计:
制造业智能化转型中,传统工业设计人才需求下降。山东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撤销工业设计专业后,转向“智能工程与创意设计”交叉学科,整合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设计美学,聚焦智能制造领域的创新设计。
二、管理学专业:从“泛化”到“细分”。
公共事业管理 → 公共政策/健康管理: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因课程泛化、就业竞争力不足被多所高校撤销(如山东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但部分高校将其细化为“公共政策”或“健康管理”方向,强化数据分析、政策模拟等技能,以适应政府数字化转型需求。
市场营销 → 数字营销:
传统市场营销专业因课程与直播电商、数字营销脱节被撤销(如青岛大学、山东农业大学),但新增的“数字营销”专业融合用户画像、社交平台运营等技能,直接对接市场需求。
三、艺术类专业:从“单一”到“融合”。
广告学 → 数字营销/网络舆情:
传统广告学受短视频冲击,高校培养跟不上新媒体业态。西北大学、湘潭大学等撤销广告学专业后,部分院校开设“数字营销”“网络舆情”等课程,聚焦品牌数字化传播与数据分析。
服装与服饰设计 → 数字媒体艺术/智能穿戴:
服装行业产能过剩导致该专业“两极分化”,普通院校毕业生就业难。四川大学、山东建筑大学等高校撤销该专业后,转向“数字媒体艺术”“智能穿戴”方向,融合3D建模、虚拟现实等技术。
四、基础学科专业:从“理论”到“应用”。
信息与计算科学 → 数据科学/人工智能:
该专业因偏重数学理论、与市场需求脱节被撤销(如鲁东大学、湖北工业大学),但相关课程被整合至“数据科学”“人工智能”专业,强化编程与算法训练,提升就业适配性。
教育技术学 → 教育信息化/人工智能教育:
多媒体教学普及后,教育技术学逐渐被计算机、电子类专业替代。山东师范大学、湘潭大学等高校停招该专业后,转向“教育信息化”“人工智能教育”方向,培养智能教育系统开发人才。
来源:永远为你而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