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如何获得精准关爱?这些湖南方案暖心还可复制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05 16:56 1

摘要:“红色儿童每周要上门走访”“可以让孩子写‘我是谁’、‘爸爸妈妈眼中我是谁’”……7月28日至8月1日,来自湖南14个市州和新疆吐鲁番的220余名妇联干部、爱心妈妈、暖心姐姐齐聚一堂,手里的笔记本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笔记。这场题为湖南省“爱心妈妈+暖心姐姐”结对关

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吴雯倩 通讯员 李文佳 周行娟

“红色儿童每周要上门走访”“可以让孩子写‘我是谁’、‘爸爸妈妈眼中我是谁’”……7月28日至8月1日,来自湖南14个市州和新疆吐鲁番的220余名妇联干部、爱心妈妈、暖心姐姐齐聚一堂,手里的笔记本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笔记。这场题为湖南省“爱心妈妈+暖心姐姐”结对关爱工作推进会暨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骨干培训会,从经验交流到专家拆解,藏着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可借鉴可复制的好方案。

“红黄蓝”分级让关爱有的放矢

“小宇(化名)逃课了,躲在网吧三天没回家。”株洲市石峰区的小宇父母离异后各自再婚,他跟着年迈的爷爷生活,属于“红色”高风险儿童——这类孩子往往有监护缺失、心理失衡等问题,需要高频次介入。

接到消息,“爱心妈妈”王艳立刻联系社区心理咨询师,两人兵分两路找孩子,晚上10点终于在网吧角落找到蜷缩着的小宇。接下来的一个月,王艳每天放学后去接小宇,陪他写作业、聊球赛;“暖心姐姐”周紫涵每晚微信分享自己高中时的“逆袭故事”。一年后,小宇不再逃学,还成了班级篮球队的主力。

这正是株洲市妇联“红黄蓝”分级管理的生动实践。株洲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漆帅花表示:“我们坚持系统谋划、精准施策,聚焦与谁结、怎么结、结什么的问题,把结对帮扶作为关爱保护留守困境儿童的的重要工作抓紧抓实。”她介绍,市妇联采取“组织动员+社会招募+定向邀请”的多元方式,分级分类定服务,依据儿童风险等级和个人需求,实行“红黄蓝”三色分级管理:红色代表高风险儿童,由“爱心妈妈”高频次走访,“暖心姐姐”紧密线上陪伴,联动专业力量;黄色代表中风险儿童,按标准提供“七个一”服务包,包括一年至少一次入户关爱、一月一次电话或微信视频问候,一个微心愿,一次有意义的节日,陪同孩子至少参加一次集体活动、写一封爱心家书,给孩子购买一份意外险等;蓝色代表低风险儿,童侧重兴趣拓展和集体融入。

“不是所有孩子都需要一样的关爱,精准才能长效。”邵阳市洞口县妇联主席肖璇如是说。她介绍,该县组织的469支“洞口爱心妈妈”志愿服务队里,有乡村女教师、卫生院护士、企业女职工,近万名爱心女性与1.2万名孩子结对,连最偏远乡镇也实现了“校村联动”。

而在湘西州龙山县华塘街道象鼻社区,“一人一档”藏着细心。该社区妇联主席苏文雯翻开9岁女孩小雅(化名)的档案,页面上贴着彩色便利贴:喜欢跳皮筋、怕黑、青霉素过敏……该社区进一步细化“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模式,安排“‘爱心妈妈”负责每周送两次午饭、“暖心姐姐”每周三次视频辅导作业、不定期带孩子去社区医院体检,结对服务灵活搭配,让295个孩子的需求都能被“看见”。

“非遗+艺术”疗愈留守童心

“第一次入户,孩子躲在门后,怯生生的让人心疼。”“爱心妈妈”唐璐记得,一年前,当团队去到怀化通道侗族自治县万佛山镇上湘村,用绘画心理测评时发现了小蒙(化名)的封闭——画面里没有天空,没有花草,黑色蜡笔只有两个模糊人影。小蒙的母亲因病去世,父亲去广东打工,她跟着奶奶生活,她从不提“妈妈”两个字,性格内向成绩也不好。

转机发生在2024年7月,湖南女子学院“美育润乡・绘心行动”团队的志愿者们来到。志愿者给孩子们讲百褶裙的传说,又拿出绣着侗族纹样的百褶裙实物。“你觉得妈妈穿的裙子会是什么颜色?”当志愿者再次轻声发问,沉默许久的小蒙拿起蓝色蜡笔,在画纸上涂色说道:“妈妈喜欢湖水一样的蓝色”。

那是小蒙第一次主动提起妈妈。之后志愿者又联合村民开展“侗绣线上销售直播”,奶奶的手工绣片线上销售增收。一个月后,小蒙举着新画冲进教室,小蒙主动展示她的新画《我和妈妈荡秋千》,色彩明亮、人物完整,她还第一次对着镜头喊出“妈妈,我想你”。

在衡阳蒸湘区,“蒸好”爱心妈妈和“蒸爱”暖心姐姐们也在用更接地气的方式陪伴孩子。110位“爱心妈妈”和200多位女大学生“暖心姐姐”带着绘本去社区,讲故事教孩子们认字。过去一年,她们入户探访1200余次,筹了19万多元助学金,办了18场集体生日会。12岁的小宇(化名)至今记得,生日会上“暖心姐姐”教大家做手工灯笼,他在灯笼上写了“希望爸爸早点回家”,志愿者悄悄拍下来发给了在异地工作的父亲。

专家提醒:志愿服务避免“好心办坏事”

“善意需要法律铠甲的保护。”湖南仁本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舒蓉月呼吁,志愿服务组织应定期开展法律培训,让志愿者既懂关爱技巧,也知法律边界,“唯有在法治框架内,温暖才能真正成为守护儿童的力量。”

她提醒,准入环节的背景审查不能走过场。除无犯罪记录核查外,需重点筛查家暴、虐待等涉未成年人不良记录,建议引入律师参与制定审查标准,明确“涉未成年人风险行为”界定。在服务过程中,规范协议要写明志愿者无监护权,重大事项需监护人书面同意,志愿者组织可以组织定期培训,涵盖儿童心理、法律边界等内容,避免“好心办坏事”。如果纠纷发生,可先由组织调解,也可以申请法律援助,特别是如有涉案,立即固定证据。

Tips:看懂志愿服务实用协议3必知

1、内容要划清边界。明确哪些是可以帮扶的、哪些不行的,避免越界;组织活动要提前考量是否有鱼刺卡喉、虫蛇咬伤等问题,提早预判。

2、沟通要告知避坑技巧。注意肢体接触禁区;敏感问题的沟通要留凭证,最好有书面留痕或证明人。

3、风险提醒要单列一页。风险提醒写明具体条目,让双方签字确认“已读懂风险”。切记别把提醒藏在协议条款里含糊不清,避免双方“没看到”“说过的”等潜在纠纷。

来源:湘妹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