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立并举 ,东风落下“关键一子”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05 16:31 1

摘要:8月1日,东风奕派科技战略发布会的舞台上,东风奕派科技旗下6款新车的车门徐徐开启,蓄势迎接新的征程,东风奕派汽车科技公司正式官宣焕新起航,湖北汽车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又迈出重要一步。

8月1日,东风奕派科技战略发布会的舞台上,东风奕派科技旗下6款新车的车门徐徐开启,蓄势迎接新的征程,东风奕派汽车科技公司正式官宣焕新起航,湖北汽车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又迈出重要一步。

承载东风汽车56年的深厚造车底蕴,强强联合与华为展开深度合作,东风奕派科技正以“破立并举”的果敢姿态,勾勒出一条从“传统制造商”向“智慧出行伙伴”的清晰路径。

破局:坚持用户需求至上 破除层级壁垒

“用户问题10分钟内响应;1小时内给出解决方案;1天内实现闭环处理。”发布会上,东风奕派科技公司总经理汪俊君的这句话掷地有声。在此之前,传统车企内部的层级壁垒常常让用户需求在部门流转中“变了形”“慢了拍”。而东风奕派汽车科技公司的成立,本质上是一场意义深远的“破壁行动”。原三大品牌的研发、售后、营销团队被重新整合编排,组成了“用户响应铁三角”,打通了不同部门之间的“断头路”,让沟通协作更加顺畅高效。

在武汉汉阳的体验中心,原本需要分品牌办理的试驾、保养、系统升级等业务,如今通过“奕派APP”就能一站式轻松完成。数据显示,整合后的服务响应速度提升了60%,用户满意度从82分大幅跃升至95分。

这种“破”的决心,还体现在对传统造车思维的彻底颠覆。

以往新车研发往往是工程师主导,而现在则转变为“用户需求清单驱动”。东风奕派科技的产品经理们建立了一个“吐槽数据库”,专门收集车主在社交平台、售后网点等渠道的反馈意见,每周精心生成一份“待解决问题清单”。2026款eπ008的六座布局便是这一理念的生动体现——有用户抱怨“第三排座椅像小板凳,坐着不舒服”,研发团队立刻行动,调整座椅角度,增加20cm腿部空间,最终让这个版本的订单占比达到了43%。

“我们不是在单纯地卖车,而是在搭建一个与用户共同成长的广阔平台。”汪俊君说。东风奕派科技正把“缩短用户和企业的距离”当作核心KPI,一步一个脚印地努力践行。

立基:5000余项专利构建“技术骨架”

在东风奕派科技发布会的测试数据区,自研固态电池的表现格外引人注目:350Wh/kg的能量密度,意味着同样大小的电池包,续航能多跑150公里;在-30℃的严寒环境下,续航仍能保持70%以上,彻底解决了北方用户的“冬季续航焦虑”。

更令人惊叹的是1200V超千伏高压架构。在常温下,充电1秒就能增加2.5公里续航,相当于“充电10分钟,能跑250公里”。工程师用形象的日常场景打比方:“这就像从‘用吸管喝水’变成了‘用漏斗灌水’,充电效率完全不在一个量级。”这套系统背后,是832项专利构建起的技术护城河,仅电缆绝缘材料就测试了107种方案,最终才找到能承受1200V高压的特殊配方。

这些技术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像一张紧密交织、相互支撑的“大网”。“量子架构”是承重的“主梁”,为车辆提供稳定可靠的支撑;“马赫动力”是强劲的“引擎”,赋予车辆澎湃的动力;“天元智驾”是敏锐的“神经”,让车辆拥有智能的感知和决策能力。六大技术基座共同构成了奕派的“技术骨架”。数据显示,“十四五”期间东风投入超过500亿研发资金,积累了5000余项新能源专利,这些投入正源源不断地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用户体验——奕派车型的电池衰减率比行业平均水平低20%,智驾系统的接管率每100公里仅0.3次。

协同:聚力中国制造 打造跨界集成“生态圈”

在东风奕派科技的智能实验室里,一场“头脑风暴”正在激烈进行:当系统识别到突发状况时,华为的算法迅速给出了“急刹”指令,而东风的底盘团队则凭借丰富的经验,建议“先点刹再减速”,因为这样能最大程度减少乘客的前倾感。正是通过这种激烈的思维碰撞,最终形成的方案让乾崑智驾ADS 4系统的舒适度评分提升了30%。

与简单的技术采购不同,东风和华为工程师驻场联合开发,从需求定义到测试落地,全程深度参与、紧密协作。东风的底盘团队耐心地向华为传授“什么是驾驶的‘路感’”,华为的算法专家则悉心指导东风“如何让车‘看懂’红绿灯”。双方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最终共同练就了“独门绝技”——这套智驾系统在复杂路口的通过率达98.7%,比行业平均水平高出15个百分点。

生态的协同不止于华为。东风奕派科技的“生态圈”里还有宁德时代、百度、腾讯等23家行业领军伙伴,共同形成了“电池—智驾—生态”的完整产业链条。宁德时代的麒麟电池与奕派的热管理系统联合优化,让车辆续航再增10%;百度的高精地图每30分钟更新一次,确保智驾系统能够“熟悉每一条新路”;腾讯的内容生态无缝接入车载屏幕,用户在车里就能轻松续看手机上没看完的剧。

这种协同正在悄然改变用户的出行方式。eπ007+仿佛拥有“读心术”,能精准记住用户的习惯:早上通勤时自动播放新闻,让用户及时了解天下大事;下午接孩子时切换成欢快的儿歌,营造温馨的氛围;快到家时提前打开家里的空调,让用户一进门就能享受舒适的环境。“车好像变成了另一个‘我’,特别懂我。”这种“懂”的背后,是不同技术、不同服务的无缝衔接。

出海: “入乡随俗” 筑根基 拓展全球新航道

eπ007+的展台前人头攒动,参观者们纷纷驻足欣赏。这款专为欧洲市场精心优化的车型,不仅顺利通过了严苛的欧盟碰撞测试,还针对当地独特的道路特点,对悬挂系统进行了细致调整——在鹅卵石铺就的老城区街道上行驶时,其质感比本土车型还要平稳舒适。

这是东风奕派科技“海外之翼”战略的一个缩影。与简单的“出口复制”不同,他们的策略是“入乡随俗”:在东南亚,考虑到当地湿热的气候条件,车型增加了防腐蚀涂层;在中东,针对高温环境,电池包加装了特殊散热装置;在欧洲,车机系统深度整合了当地的导航、支付软件,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就像不同地方的菜系会根据当地人的口味进行调整,奕派的海外车型也在“保持本色”的同时,努力“适应当地”需求。

渠道建设同样“因地制宜”。在欧洲,与头部经销商展开深度合作,充分利用其成熟的销售网络;在东盟则选择自建门店,直接面对用户需求,提供更加贴心的服务。目前,奕派已在海外布局近400家网点,并计划在2027年扩展到2000家。

“出海不是为了单纯地卖更多车,而是为了让世界看到中国汽车的实力。”海外事业部负责人介绍。从武汉的工厂到慕尼黑的展台,从东南亚的街头到中东的沙漠,东风奕派科技的“新航道”正在不断延伸。

发布会上,东风汽车公司董事长杨青身后的大屏幕上,16000吨压铸机与华为智驾系统的画面交替闪现,仿佛在诉说着东风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做用户长久的伙伴,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东风汽车作为湖北省汽车产业的领头羊, 在新能源的浪潮中,既要坚守56年的制造根基,又要勇敢张开创新的翅膀,在破与立之间,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独特旅程。

记者:张静 刘曲

通讯员:王怡琳

编辑:蔡佳圆

责编:朱习芳

审核:敬冉

来源:湖北省人民政府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