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车、被销毁、不敢复测:理想官方回复避重就轻,难掩傲慢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05 16:37 1

摘要:“理想i8撞飞乘龙卡车”的风波,在冲上数千万阅读量的热搜榜后,等来了一份看似诚恳、实则轻飘的“无心之举”的回应。然而,公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从全网“直播复测”的呼声震天,到对理想汽车“打了一巴掌,然后说是无心之举”的嘲讽,再到乘龙那张“活着才有资格谈理想”的火药

“理想i8撞飞乘龙卡车”的风波,在冲上数千万阅读量的热搜榜后,等来了一份看似诚恳、实则轻飘的“无心之举”的回应。然而,公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从全网“直播复测”的呼声震天,到对理想汽车“打了一巴掌,然后说是无心之举”的嘲讽,再到乘龙那张“活着才有资格谈理想”的火药味海报,都标志着这起事件早已超越了一次单纯的营销失当。

它像一记重锤,猛烈地撞击了中国汽车产业的肌体,撞出了三道深可见骨的“撕裂”。作为商用车行业的观察者和记录者,我们卡车e族认为,有必要将这三道撕裂彻底剖开,看清其背后的病灶。

理想汽车声称,此次测试是“基于用户真实交通会车场景的模拟”。然而,网友们用最朴素的常识发出了最响亮的质问。有网友一针见血地指出,所谓“普通公路高频发生的交通事故情形”,更多的是小车在高速上追尾、侧翻或被挤压,或是“卡在大车屁股缝里”。像视频中那样“小车对撞大车”的场景,几乎闻所未闻。

这引出了来自乘龙卡车以及全网的致命追问:用一台车况不明的二手卡车进行测试,其避重就轻,只字不提对驾驶室锁止机构到底有没有动过手脚;在碰撞后第一时间就将作为关键物证的卡车报废,是不是急于毁灭证据?用这样一个疑点重重的“定制道具”,在一个非标准的测试场景下,得出的数据能为消费者提供科学严谨的参考吗?

这已经不是测试,这是在“自定义规则”下,为预设好的结果量身定制的剧本。当理想汽车展示着A柱B柱坚挺、电池包无恙时,却绝口不提测试的速度、角度、卡车车况等关键参数。甚至在被全网喊话复测后,选择了沉默,更佐证了公众的怀疑。这种对科学常识的公然挑战,不仅侮辱了公众的智商,更亵渎了汽车安全工程的严肃性。

平心而论,乘用车与卡车进行碰撞测试,并非理想汽车首创。为何过往的案例相安无事,唯独这一次,却点燃了整个行业的怒火?

答案,就藏在技术验证与流量炒作的根本区别里。以往的测试,无论目的如何,至少都披着科学验证的外衣。而理想这一次,从视觉冲击的精心编排,到社交媒体的精准引爆,其根本目的已经不是验证安全,而是刻意制造一场轰动行业的舆论风波,从而提升新产品的市场关注度。这种可能性越大,就越能证明其流氓营销的本质。

这种行为,在我们拿到的乘龙官方回复中,被定性为“严重违背商业诚信与行业伦理”,直指其“通过蓄意贬低对手博取关注”。乘龙已发出律师函,诉求很简单:公开道歉。一个更危险的信号在于,这种营销毒药已经渗透到了消费端。有网友评论道:“开理想车,逆行也不用怕,卡车都撞得过”;“我已经预见一波理想车主,以后出车祸找车企索赔了”。这清晰地表明,理想的营销不仅是在贬低对手,更是在给自己的用户灌输一种极其危险的、虚假的安全感,这是对生命安全彻头彻尾的不负责任。

这场闹剧之所以能上演,其根源在于策划者精准地利用了社会对卡车行业长期存在的、停留在上个世纪的无知与偏见。他们似乎完全不知道,今天的中国主流重卡,早已完成了安全技术的代际飞跃。

被动安全上,满足欧洲最严苛碰撞法规的龙门式高强度驾驶室早已成为高端车型的标配。主动安全上,AEB自动紧急制动、LDW车道偏离预警等一系列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已全面普及,其技术迭代速度和应用广度,甚至在部分领域超越了许多乘用车。

今天的中国卡车,不仅有坚固的“铠甲”,更有智慧的“大脑”。用一场精心设计的碰撞秀,去恶意抹黑和漠视中国商用车行业的巨大技术进步,这暴露出的不是技术自信,而是极致的傲慢与偏见。这种傲慢,更是对数百万卡车司机群体的轻慢与伤害。卡车是他们赖以生存的伙伴和遮风挡雨的家。轻易否定他们伙伴的安全性,制造社会对立和误解,是对这些公路英雄们情感上极其不负责任的二次伤害。

从引发全网“求复测”的浪潮,到“活着才有资格谈理想”的犀利反击,这起事件最终变成了一面镜子,照出了一个浮躁的营销时代下各方的真实嘴脸。

一个真正自信的品牌,其强大的安全性能应由国家级权威测试和数百万用户的口碑来证明,而非一场拉踩同行、误导公众的营销秀。我们强烈呼吁,营销当有创意,更当有底线,对科学的尊重与对同行的敬畏,价更高。

作为商用车行业的一份子,我们卡车e族,将持续为卡友发声,为卡车正名。但今天,我们必须严正指出:面对“是否对锁止机构动手脚”“是否急于销毁证据”等一系列严肃的指控,一份轻飘飘的“说明”是远远不够的。公众、卡友乃至被无辜卷入的乘龙品牌,都在等待一个公平、合理、真诚的回应,而不是一句“无心之举”就能搪塞过去的。对千万卡车司机和整个商用车行业而言,我们需要的,远不止一声迟到的道歉,而是一个敢于直面所有质疑、对得起科学的清清楚楚的交代。

来源:卡车e族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