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说起李咏,许多人下意识就会想起那个头发飘逸、脸上总挂着温和笑意的主持人!央视舞台上,他穿针引线,一开口气氛全都活过来;十次春晚,是继朱军、赵忠祥之后的男主持“大满贯”,位置靠前,可不是瞎说的。谁能想到,这样一个家喻户晓、口碑极好的节目中坚,世人眼里的“台柱子”
说起李咏,许多人下意识就会想起那个头发飘逸、脸上总挂着温和笑意的主持人!央视舞台上,他穿针引线,一开口气氛全都活过来;十次春晚,是继朱军、赵忠祥之后的男主持“大满贯”,位置靠前,可不是瞎说的。谁能想到,这样一个家喻户晓、口碑极好的节目中坚,世人眼里的“台柱子”,2018年竟然在众人毫无防备的时候突然离开,让不少人心里咯噔一下,不服也不甘心?!
人们对他的追忆刚刚开始,又一波讨论很快掀起——为什么这个名声响亮的主持人,居然没回国下葬,还把骨灰安放在了美国?这背后到底是“崇洋媚外”,还是另有缘由?一时间,网络议论声一阵高过一阵。
哈文,那会儿只是寥寥几句微博,揭开了大家的迷惑。她没用太多词,却让外界终于理解了李咏那些看起来“不合常理”决定背后的深层原因。可到底有多少无奈和坚持,局外人恐怕说不清吧?咱们说得响亮,“落叶归根”已经成了情感共识,可如果李咏做了另一个选择,就会更“高尚”吗?
李咏辞职赴美这事,如今回看,还挺叫人五味杂陈。2017年,李咏觉得嗓子有点难受,自己也觉得平常事,一天工作忙完,还想着下次录制继续冲。他讲过,自己那时普通咽喉不适,不当回事,很多病其实都是拖出来的。可节目一录完,嗓子还是不行——去医院检查的结果无情得紧,咽喉癌已至晚期,医生虽然还在安慰,但李咏心里明镜似的。用权威医学数据说,像他那年龄段被诊断为晚期咽喉癌,生存率并不高,公开报道都能查得到。
哈文那两年完全贴身照料了他,辞了导艺总监的保底职位。两人带着伤感离开央视,直奔美国纽约,理由说起来也不能更现实——为了女儿学业顺利,不用再来回奔波,也能给李咏最先进的医疗条件。有人以为他是享清福去了,可知情圈内人的说法都很一致:李咏是因为治病,才被“赶”到海外。舆论还是咽不下气,微博上一度弹出各种“卖国”字眼,不可理喻。
他走的那天早晨,身边只有妻女。哈文在那篇短讯里没强调任何苦情,只是平静陈述结束。其实,李咏去世的真实经历若摊开来看,并不比新闻报道里写的“温和离场”轻松,而外界甚至没能看见他的最后几个月过得什么样——哈文之后在小范围采访中透露,那段日子基本没睡过囫囵觉。医生预测的余生,每天都在倒计时。
至于“家产全给女儿,骨灰留美国”这两桩,看起来有点不合常理,是不是还有别的原因?家里只有法图麦一个孩子,李咏早年也信奉“富不过三代”的老观念,但给女儿预留足够的生存保障,于他算不得什么不道德。至于美国安葬,查查法律,国外不少国家规定墓地必须长期缴费,否则只能摘牌,国内就不存在这种情况,真能比较吗?无非人间烟火气,自己走后,能靠近家人一点儿,就好。哈文出国后流转在美东,整天就是女儿和菜场两头跑,哪有功夫琢磨那么多风头?!
很多人讲,李咏去世以后,哈文和法图麦怎么活?生活是琐碎的,和荧光幕前的李咏完全不一样。其实,开始的时候,哈文整天愁得要命。后来女儿大了,能照顾自己,哈文反倒轻松了。两人没把自己封闭在悲伤里,而是一直在美国生活,每隔一段时间回北京待一段;其实很多中国家庭有过相似的经验,亲人在异国他乡办丧都更麻烦。你说让李咏走后,还要妻子带女儿大老远背骨灰回国,这不是实在话。
哈文选择了低调,从不在公开场合诉说“伟大”,日子过得咋样,只有她们俩自己知道。法图麦上学期间成绩不错,去年她自己签了经纪合同,打算进演艺圈发展,一度让人以为李咏可能是有意安排的,可其实家里无非想让她走走自己的路。微博上那些照片,法图麦和男友合照,有香港金融圈的人爆料,说男朋友在洛杉矶也算独立门户了,名表、背景一应俱全。你看着这对小情侣抱着沙发拍照,冷不丁就会想到曾经在荧幕上笑着砸金蛋的李咏老爸。现在,哈文不是“超人妈妈”,也不再是那位春晚导演,更像是个努力带大女儿的普通母亲。抱怨?肯定有时候会有,饭桌上一打岔,就是一堆家庭琐事。
李咏的去世,是个巨大的意外。但“在美国安葬”这事儿,归根结底也算家庭私事。不过有意思是,说起来李咏离世挺突然。可很多网友记得他那几年还挺活跃,微博里还三天两头晒自己拍照,没人以为他会突然病倒。结果新闻一曝出去,一下震碎了很多央视观众的期待。
当年,李咏能把《幸运52》《非常6+1》玩得花样百出,靠的就是那点自成一派的气质。央视主持人行业里,规矩多、气氛压抑,他却能和哈文玩出一套自己的默契。两人下班还讨论节目的新点子,哈文还安排李咏唱歌跳舞搞娱乐,名义上工作,其实“照顾老公爱好”的成分远多于职业分工。后来李咏嘴上说“在家我最大”,外人都当真了,只有一屋子人知道段子的真相。
真说起来,李咏的人生态度有点戏剧化,他有点孩子气,有点爆脾气。和哈文习惯互怼,谁也不让谁。节目上他一本正经,下了台其实“不太在乎虚名”,就希望能多陪老婆孩子玩几手。电视里的正经样子,背后其实是“爱凑热闹”的性格。可李咏也不是永远豁达,得病后他一度靠意志力支撑,每天给自己定念头,就等有天能重新站上舞台。如果再给几年时间,他能不能回春晚?真的未必——有些事情,不是想怎么样就能怎么样的。
往事翻过来,李咏的家庭故事其实也普普通通。新疆长大的孩子,进了播音圈,和哈文从校友到伴侣,俩人结婚后配合默契某种程度源于职业习惯。哈文毕业后一直稳扎稳打,李咏则非得搞点“标新立异”的姿势,发型、衣着老想和别人不一样。节目正经,生活不正经,这点是央视路数里很少有人能做到的。可偏偏到了家庭里,他又希望女儿走平稳发展路线。
有段时间,李咏还和哈文争论要不要把法图麦送到美国,他开始不同意,觉得孩子要在国内长大。后来因为工作忙,哈文坚决送女儿出国,也就妥协了。这种反反复复的想法,在李咏的选择里处处都有。他能在国家电视台舞台上自成一派,也能悄无声息地做出家庭让步——有时候另外一边又说得头头是道。
哈文其实比李咏更能承受现实压力。哪怕亲戚反对、工作不顺,她都习惯一根筋把难题扛过去。女儿留美,李咏病重,哈文也是当机立断;可有时候她又不觉得自己特别坚强,经常在朋友圈自嘲“其实挺懒的”——这是不是有点矛盾?但普通人过日子,矛盾才显得活生生。
回头讲那些说李咏“海外安葬不爱国”的网友,说是情理之中,其实又挺无厘头,这事搁谁身上也可能难免。事实是,李咏想回北京和好友小酌一杯可惜没机会,毕竟天意如此。
如果真要总结李咏这一生,其实不用谁来下定义了。他在舞台上留下的光影,是好多家庭的欢笑陪伴,在妻女间留下的温情,是另一种归属。哈文跟女儿活得舒服也好,奔波也罢,总归家庭日常都还在继续变动。
至于观众,能记住李咏那个腼腆笑容,以及那句“幸运52”的出场白,其实已经足够,没必要再以道德大棒着急评判更多。
来源:勿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