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宝藏丨甘甜真理的传播者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05 16:30 1

摘要:这是《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由著名教育家、语言学家陈望道先生翻译。它的封面上有一枚长方形的印章,藏书人是张静泉。新中国成立后,张静泉的亲属将这本书和一些文件捐赠给中共一大纪念馆。

这是《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由著名教育家、语言学家陈望道先生翻译。它的封面上有一枚长方形的印章,藏书人是张静泉。新中国成立后,张静泉的亲属将这本书和一些文件捐赠给中共一大纪念馆。

1920年9月出版的

陈望道译《共产党宣言》

国家一级文物

我们馆里收藏了70多种不同版本的《共产党宣言》呢!

哇!

朗读:徐思伽(中共一大纪念馆媒体主管)

陈望道早年在日本留学,接触并学习了马克思主义思想。1919年,五四运动进行得轰轰烈烈,陈望道感动极了,立马决定回国参与斗争。回国后,陈望道担任高校国文教员,和其他青年教师一同发起国文教育改革,积极推动教育进步。

后来,陈望道受邀翻译《共产党宣言》。为了能专心致志地完成这个任务,1920年2月,陈望道秘密回到家乡——浙江义乌分水塘村,开始潜心翻译。

白天,阳光透过窗户缝隙照进简陋的柴房;晚上,昏暗的煤油灯亮起微光。陈望道孜孜不倦地研究,夜以继日地翻译。他以《共产党宣言》英文版为依据,同时与日文版相互对照,费了平时译书五倍的功夫。

母亲见他日渐消瘦,特意为他准备了粽子和红糖水,送到柴房内。临走时,母亲在门口喊道:“你吃粽子要记得加红糖水!”陈望道回答:“吃了吃了,甜极了!”后来母亲进门收拾碗碟,发现他还在埋头翻译,嘴上全是黑墨水。原来陈望道吃错了!旁边一碗红糖水没喝,却把墨水给喝了,还连声说“可甜了,可甜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1920年4月,《共产党宣言》中文译稿终于完成,陈望道立刻携带译稿赶往上海。不巧的是,由于一些突发原因,《共产党宣言》中文版连载计划可能无法实现了。如果要出版单行本,经费从哪里来呢?难道“真理”无法被看见了吗?

这时,恰好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等人来到上海。得知这件事后,维经斯基决定资助2000元,支持开办印刷所。于是陈独秀和李大钊等人积极筹划,用这笔资金开办了又新印刷所。

1920年8月,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译本秘密出版发行。初版封面上印有马克思半身坐像,水红底色,共印了一千册,很快赠售一空。但是因为排字工疏忽,书名《共产党宣言》被错印成了《共党产宣言》。同年9月再版时,书名得以改正,同时将马克思肖像改为蓝色,又印了一千册,依然很快售完。

这本不到3万字的小册子,从理论上和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积极准备,成为当时国内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地址:上海市黄浦区黄陂南路374号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

来源:中共一大纪念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