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林小满站在"海之味"自助餐厅门口,抬头望着那闪亮的招牌,心里既期待又有些忐忑。今天是她的二十八岁生日,没有蛋糕,没有派对,只有她自己一个人。她决定奢侈一回,用一顿好的自助餐来犒劳自己这一年的辛苦。
林小满站在"海之味"自助餐厅门口,抬头望着那闪亮的招牌,心里既期待又有些忐忑。今天是她的二十八岁生日,没有蛋糕,没有派对,只有她自己一个人。她决定奢侈一回,用一顿好的自助餐来犒劳自己这一年的辛苦。
"欢迎光临,请问几位?"门口的服务员微笑着问道。
"一位。"林小满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一个人来吃自助餐确实有些奇怪,但她已经习惯了独来独往的生活。
林小满点点头,掏出手机扫码。屏幕上跳出的价格让她心里一紧——188元一位。这相当于她两天的工资了。但转念一想,既然是生日,就放纵一回吧。她注意到菜单上特别标注了"澳洲雪花牛肉不限量供应"和"进口海鲜任吃"的字样,这让她稍微平衡了些。至少,可以吃回本。
付完款,林小满拿着餐盘走向取餐区。餐厅装修得相当高档,水晶吊灯在天花板上闪烁着柔和的光芒,大理石地面光可鉴人。取餐区分为几个区域:冷盘区、热菜区、烧烤区、海鲜区和甜品区。每个区域都有专人负责补充食物,确保供应充足。
林小满先是在冷盘区拿了些三文鱼刺身和北极贝,然后直奔海鲜区。那里摆满了她平时舍不得买的海鲜——大个的龙虾、肥美的帝王蟹腿、新鲜的生蚝。她小心翼翼地夹了几只蟹腿和两只生蚝,又去烧烤区要了两份澳洲雪花牛肉。
回到座位,林小满迫不及待地尝了一口牛肉。肉质鲜嫩多汁,入口即化,比她平时在超市买的冷冻牛肉不知好了多少倍。蟹腿肉饱满鲜甜,蘸上特制的酱料,美味得让她几乎要闭上眼睛享受。这一刻,她觉得自己花的188元值了。
"再来点。"林小满自言自语着,又起身去取食物。这次她直奔海鲜区,多拿了几只蟹腿和两只龙虾尾。烧烤区的师傅正在现场烤制牛肉,香气四溢,她又点了三份。
就这样,林小满来回取了四次食物。每次都不多,但加起来已经远超她平时的饭量。餐厅里人不多,服务员们安静地穿梭在各桌之间,清理用过的餐盘。没有人提醒她什么,也没有人告诉她有什么限制。
吃到第三轮时,林小满已经有些撑了,但想到188元的价格,她还是强迫自己再吃一些。她注意到餐厅的角落里安装了几个摄像头,但没多想——现在哪家餐厅没有监控呢?
"女士,需要帮您清理一下桌面吗?"一位服务员走过来问道。
"好的,谢谢。"林小满擦了擦嘴,看着桌上堆积的蟹壳和牛骨,突然有些不好意思。她确实吃得不少。
"您还需要点什么吗?我们餐厅还有新鲜的哈根达斯冰淇淋。"服务员微笑着说。
林小满摇摇头:"不用了,我吃饱了。"她看了看时间,已经吃了一个半小时,是该走了。
当林小满拿着包准备离开时,一位穿着黑色西装、胸前别着"经理"名牌的中年男子拦住了她。
"女士,请您稍等。"经理脸上挂着职业性的微笑,但眼神却有些冷,"根据我们的监控记录,您今天在用餐过程中取了超过规定量的牛肉和海鲜。"
林小满愣住了:"什么规定量?菜单上不是写着不限量供应吗?"
经理的笑容不变:"女士,我们的'不限量'是指在规定重量范围内可以多次取用,不是无限制的。根据餐厅规定,每位客人牛肉和海鲜的总取用量不得超过300克。而我们的监控显示,您今天取了约500克的牛肉和海鲜。"
林小满感到一阵眩晕,她指着菜单:"这里明明写着'不限量',没有任何地方提到300克的限制!"
经理从柜台下拿出一份装订精美的册子:"女士,我们的详细规定在这里。您扫码点餐时,页面最下方有'详细条款'的链接,里面明确写了限量规定。"
林小满气得手发抖:"那么小的字,谁会注意看?而且取餐的时候根本没有人提醒我!"
"我们的服务员会在客人第一次取餐时口头告知,可能您没注意听。"经理的语气变得强硬起来,"根据规定,超量部分需要额外收费。您今天超出的200克,按照我们的价目表,需要补交688元。"
"688?"林小满几乎喊了出来,"你们这是在抢钱!"
餐厅里其他客人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林小满感到脸上一阵发热,但她不能就这样认输。
"我要看监控!我怎么知道我到底取了多少?而且你们的'规定'根本没有明示,这是欺诈消费者!"林小满的声音因为愤怒而颤抖。
经理脸上的笑容消失了:"女士,如果您拒绝支付超量费用,我们将不得不报警处理。我们的监控系统有精确的称重功能,可以清楚地记录每位客人取用的食物重量。"
林小满环顾四周,发现两名保安已经站在不远处,显然是准备应对可能的冲突。她的心跳加速,手心冒汗。188元对她来说已经是笔不小的开支,再加688元,相当于她一周的生活费。
"我要投诉你们!这是欺骗消费者!"林小满的声音里带着哭腔。
经理冷冷地说:"您可以投诉,但现在请先支付超量费用。否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林小满感到一阵无力。她只是个普通打工族,哪有精力和财力与这样一家看起来背景雄厚的餐厅对抗?最终,在经理和保安的注视下,她颤抖着扫码支付了额外的688元。
走出餐厅时,林小满的眼泪终于忍不住流了下来。她原本以为这是一次小小的奢侈享受,没想到却掉进了商家精心设计的陷阱。188元变成了876元,而她甚至没有吃饱——因为害怕再被收费,后半程她几乎没敢再取食物。
回到家,林小满越想越气。她翻出手机,仔细查看点餐页面,终于在密密麻麻的小字中找到了那个所谓的"详细条款"。点进去后,在长达十几页的文档中,确实有一行写着"高档食材每人限取300克,超量部分按市场价三倍收费"。这种隐蔽的条款,普通消费者怎么可能注意到?
林小满决定不能就这样算了。她打开社交媒体,详细记录了自己的遭遇,附上了餐厅的菜单照片和付款截图。她写道:"今天是我生日,本想好好犒劳自己,却掉进了'海之味'自助餐厅的消费陷阱。提醒大家,所谓的'不限量'背后可能有你看不见的坑!"
让她没想到的是,这条动态很快就在本地社交圈引发了强烈反响。短短几小时内,转发量就突破了五千,评论区挤满了有类似经历的消费者。
"我也被坑过!取了三盘虾就说我超量了!"
"这种隐蔽条款就是欺诈,支持维权!"
"市场监管部门应该管管这种商家!"
更让林小满惊讶的是,第二天一早,她接到了一个自称是当地电视台记者的电话。
"林女士您好,我是城市频道的记者张明。我们看到了您在网上的爆料,想就此事做个专题报道。这种消费陷阱已经不止一次出现了,我们希望能通过媒体曝光,保护更多消费者的权益。"
林小满握着手机,突然感到一丝希望。也许,她的这次不幸遭遇能成为改变这种不良商业行为的契机。
来源:芒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