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半叩门,诱吃活人?假!藏马熊“吃人传说”要从日本熊害说起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05 15:54 1

摘要:说到日本棕熊(Ursus arctos yesoensis),让人在炎炎夏日,也不由地脊背一凉。

前段时间,藏马熊在社交媒体刷屏。

有人说它“头顶牛粪装人类”,甚至“招手引诱路人”,像极了“鬼故事”;

有人说它是高原上的“憨憨大仓鼠”,会向游客讨吃投喂、乖乖合影。

真相到底是什么?藏马熊,不是嗜血猛兽,但也绝不是“萌物”。

01臭名昭著的日本棕熊

对于藏马熊的恐怖传言,主要源于日本熊患,后被有心人加工、传播。

大家看看就行了,可别真信。

说到日本棕熊(Ursus arctos yesoensis),让人在炎炎夏日,也不由地脊背一凉。

最臭名昭著的莫过于“三毛別羆(pí)事件”。

三毛别是地名,罴是棕熊的古称——在日本沿用的古中文里,有一种叫做“罴”的生物,它们体型巨大,生性狡诈,不仅能够直立行走,还擅长模仿人类的动作。

1915年12月,一头被当地人称作“袈裟悬”的棕熊,在日本北海道苫前郡苫前村三毛別一带主动进入人类村庄,对当地居民展开了猎杀,最终造成7死3伤。

令人细思极恐的是,“袈裟悬”闯入房屋后只是将屋中的人拖走,对鱼干和谷物未触及分毫,似乎是专门冲人而来。

而这头棕熊,肩膀上有道大伤口,像是被刀斜劈过一样,毛色分布形状类似日本佛教僧人所使用的袈裟,酷爱站立行走,因此被称为“袈裟悬”。

最终,“袈裟悬”被一位经验丰富的老猎人击毙。

据称,猎人事后在这头嗜血巨兽的腹中,剖出了大量的受害者遗骸及衣物。

关键的是,日本熊害不止发生在一百年前。

近几年,熊袭击人事件频发,包括棕熊和黑熊。

20世纪80年代,由于过度扑杀和狩猎,日本部分地区的熊濒临灭绝,九州南岛的熊被宣布灭绝,最后一只熊是在1987年被发现的。

近两年,黑熊数量激增,有估计称日本的黑熊数量已达到44000只,是2012年的三倍。棕熊的数量自1990年以来增加了一倍,达到约11700只。

这次爆炸式增长,加上日本人口减少,使得人类和熊栖息地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随着日本乡下城镇逐渐人烟稀少,越来越饥饿的熊开始冒险进入人口稠密的地区寻找食物和领地。

从2023年4月份到2024年4月份,日本共记录了219起熊袭击人的事件,其 6人死亡。

潇湘晨报转载报道,就在今年7月,日本北海道福岛町三岳发生一起熊袭致死案件。一名50多岁的送报员在一家养老院附近遭熊攻击。警方抵达时,该男子已气绝身亡。

02藏马熊何许熊也?

藏马熊,西藏棕熊(Ursus arctos pruinosus),也属于棕熊家族的一员,是我国特有亚种,仅分布于青藏高原西部海拔3500米以上的高寒地区。

从食谱来看,西藏棕熊喜欢吃高原鼠兔、喜马拉雅旱獭等小型啮齿大目物种。它们也很讲究“荤素搭配”,其食谱中约有四成由大黄、紫花针茅等植物构成。

西藏棕熊会根据时令调节自己的“菜谱”:在春季出眠后会大量摄入肉类以补充蛋白质,夏季则会采食草本植物及浆果补充营养,到了秋季则会刨食肥美且富含淀粉的植物根茎,为即将到来的冬眠囤积脂肪。

它们同样是精明的机会主义者,在野生情况下同样会捡食腐尸,或是截胡雪豹、狼等掠食者捕获的猎物。人类活动密集的公路、居民区和垃圾场,同样可以成为这些聪明家伙的“自助餐厅”。

听上去挺“萌”吧……但从体型上看,西藏棕熊和包括日本棕熊在内的其他棕熊差不多,成年个体重可达250公斤,站立高度2.6米以上。

因此无论如何,棕熊的危险性,绝对是真实存在的。

任何试图“萌化”棕熊这种大型掠食者而忽视其危险性的宣传,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是致命的。

但很多人会把藏马熊跟日本北海道的棕熊(Ursus arctos yesoensis)相提并论——认为“日本有那么多熊伤人事故,藏马熊不更危险?”

其实,也不然。

根据青藏高原人熊冲突数据库在2000-2023年的统计数据,在统计在案的人熊相遇案例中,西藏棕熊仅在占比0.3-0.5%的相遇中展现出了主动攻击行为。

这一比例,显著低于其它大多数棕熊亚种。

在有记录的西藏棕熊袭人案例中——

约82%的情况是西藏棕熊因感受到威胁而展开的防御性攻击,若是人作死接近棕熊的洞穴或是靠近带崽的母熊,那么遭到棕熊的猛烈攻击自然很难避免。

约15%的情况是食物关联性的攻击,也就是熊将你和食物联系在了一起,或者认为你在抢夺它们的食物,从而对你发动攻击。

3%的攻击事件非同寻常,这些攻击大多出自年老体衰,没有自主捕猎能力的伤病个体。

部分研究表明,青藏棕熊攻击事件存在季节性差异,在刚刚出眠的4-5月,饥饿的西藏棕熊往往更容易攻击人类,这一时间段的袭人事件可以占到全年袭人事件总量的约47%。此外,藏马熊在入眠前大量进食以囤积脂肪的季节,同样是人熊冲突爆发的高峰期。

03藏马熊越来越多?这是错觉

日本北海道岛,总面积约为8.3万平方公里,约与重庆市相当,栖息着约1.2万头北海道棕熊。

于是,当地政府每年会开放一定数量配额许可,供职业猎人猎杀棕熊以控制其种群数量。

国内的藏马熊呢?

青藏高原的总面积约为250万平方公里,单从面积上讲是北海道岛的30多倍。

栖息在这里的西藏棕熊总数只有3000-5000头,且受栖息地丧失、盗猎等因素影响,这一数字仍在不断下降。

气候酷寒、降水量少的青藏高原本就贫瘠,对于棕熊而言,可谓是“地广熊稀”,它们必须长途跋涉以寻找食物。

人类聚居区堆积的生活垃圾,对西藏棕熊可是不小的诱惑。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多头西藏棕熊在垃圾堆中觅食的场景,从而错误地给人造成“西藏棕熊已经泛滥”的错觉。

其次,近年来频发的西藏棕熊攻击人事件,和大量游客在国道附近接触、投喂西藏棕熊也有相当的关系。

对于野生动物而言,投喂本身是一个“脱敏”的过程,会让野生动物逐渐由怕人向习惯人类的存在而转变,并导致野生动物将人类与食物逐渐联系起来——对于一种有能力攻击并捕食人类的大型猛兽而言,这尤为危险。

熊出没,该怎么办?

如果你前往藏区野外旅行,务必了解以下“避熊指南”:

1.尽量避免徒步进入棕熊的栖息地,尽可能结伴出行;

2.不要投喂棕熊,藏区大多数西藏棕熊攻击游客的案例,都是熊被长期投喂后将人与食物联系起来所造成的惨剧;

3. 尽量不要携带未牵绳的宠物(如家犬等),它们的挑衅很可能会激怒棕熊,进而引发熊的攻击;

4. 远离大型岩洞,那里很有可能是棕熊的栖所;

5.不要试图接近、挑逗甚至挑衅棕熊;

6.远离带崽的母熊,也不要追逐落单的熊崽,“为母则刚”同样适用于棕熊;

7.如果在路边发现大型的动物尸体,不要接近,那可能是棕熊的食物,它们很有可能会将你视作抢夺它们食物的威胁,进而对你发动攻击;

8.不要夜间在空旷的户外露营,更不要食用气味浓郁的食物;

9. 在车上睡觉时记得锁好门窗,聪明的棕熊可能会通过未锁好的门窗进入车内;

如果你与野生熊不期而遇,遵守下面几条可能可以逃出生天:

1.不要爬树!棕熊爬树速度比你快!

2.不要扭头就跑!棕熊的奔跑速度最高可达56km/h,贸然逃跑可能会激发它们的猎食兴趣,从而导致其发动攻击;

3.不要装死!尸体同样是棕熊重要的食物来源,装死就等于送死;

4.尽量站起身来,撑开衣物,显得自己体型更大,虚张声势很可能会让棕熊知难而退;

5.如果身边有金属制品的话,可以通过敲击发出刺耳的声音,这有可能会吓退棕熊;

6.如果熊是被你背包中的食物吸引,可以将背包抛出,等熊的注意力被吸引后找机会撤退;

7. 如果熊已经冲上来了,那请在最后关头保护好自己的头颈部,并拿起一切能够使用的工具进行还击。

资料来源:博物

来源:农林卫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