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巨头千人团队西迁重庆!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05 15:51 1

摘要:会上,提出吉利未来只有一个智驾团队,也就是千里智驾公司,以后吉利搞智能驾驶,就这一支队伍了。

周五下午,宁波杭州湾。

“汽车巨头”吉利面向三方团队高级别员工召开了一次誓师大会。

这是一场极为重要的大会,直接明确了它未来的重点布局方向。

会上,提出吉利未来只有一个智驾团队,也就是千里智驾公司,以后吉利搞智能驾驶,就这一支队伍了。

当前极氪团队有将近1500人、吉利研究院将近1000人,加上迈驰智行的500人团队,完成合并后,重庆千里智驾团队将达到近3000人的规模,全都统一了编制。

就在三年前,吉利控股集团汽车智能创新系列项目落户杭州湾新区。

而三年后的今天,吉利又做出了历史性选择:千人团队西迁重庆。

据说,这次动作快得惊人!

极氪员工7月30日接到通知,8月15日前,即要全部完成转岗。

smart智驾团队的100来人也能选去千里或者吉利研究院,但要简单面个试,不想去的就能拿N+1的补偿。

汽车巨头+重庆

万亿产业棋局,正在悄然落子。

新接手的千里科技,背景还挺有意思。

我查询天眼查发现:重庆千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注册资本高达45亿。

也许,很多人都不太熟悉这家公司。

它身后站着这些大股东:

重庆满江红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占股29.85%;

重庆江河汇企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占股19.91%;

重庆力帆控股有限公司占股13.68%。

没错,它前身就是造摩托车的力帆,2020年欠债快倒闭,被吉利拉了一把才活过来。

然而,今年它突然成了香饽饽,不光收了三千技术骨干,还拉来了一位大人物——前华为车BU总裁王军当联席总裁。

这位大佬当年在华为带队搞智能汽车,现在和千里科技董事长印奇、吉利智驾专家陈奇搭成“铁三角”,专攻技术突破。

之所以吉利会这么拼,其目标很实在。

今年7月30日,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在2025年度中期经营工作大会上宣布,“全力冲刺300万辆年度目标”。

而2025年,吉利汽车设定的新能源销量目标为150万辆,也就是说,新能源要占一半以上。

智驾要是再跟不上,这场仗根本打不赢。

或许,这也是正是如今吉利自驾团队西迁重庆的重要原因。

重庆的“底盘”。

如今,再说到重庆,第一时间会想到“汽车”。

就像提到杭州,联想到互联网+直播;

提到深圳,联想到科技+创业;

提高上海,联想到金融+外贸。

汽车,已是重庆的绝对“王牌”,对外的一张金色名片。

就在最近,重庆交出了2025年上半年的经济运行成绩单。

今年上半年,重庆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929亿元,再次超越广州,坐稳“中国经济第四城”。

之所以重庆能连续超越广州,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工业的发力。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重庆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5555.75亿元,同比增长4.2%。

其中,重庆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6%。

重庆的支柱产业,两种“车”都保持了高速增长:摩托车增长27.7%;汽车增长8.4%。

我注意到,今年上半年,重庆汽车产量为121.85万辆,排名全国第三。

虽然,重庆汽车产量的名次同比去年有所下滑,但新能源增长明显:

· 新能源汽车产量48.93万辆,增长25.0%;· 新能源整车增加值同比增长19.6%;· 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增加值同比增长11.5%;· 汽车产业投资增长12.6%。

我梳理发现,今年以来,与汽车相关的大事件接连在重庆发生。

7月,重庆收获了第一家一级央企总部,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正式成立,注册资本200亿元。

同样也是7月,蚂蚁集团、吉利控股等在重庆成立新的智驾公司。

此前,千里科技股东方多次公开表示,要将公司打造成“第二个华为”。

3月,“电池巨头”宁德时代,在重庆成立新能源科技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

……

从中,你读到了什么?

重庆汽车产业高端化+集群化趋势突显!

尤其是集群化,它带来的是:效率

一位朋友举例说,过去,我们如果有一个想法,先线上沟通,然后出设计图,模型,出试用样品,再到物流运送过来,可能就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

如今,在汽车高度集群化的重庆,从想法到产品,极短的时间内就能实现。

“新通道”。

吉利为什么如此重视重庆?

还有一个关键点:就是重庆的枢纽地位。

事实上,开拓海外市场,已是汽车产业另一条重要“生命线”。

2023年,是中国汽车“出海”的关键时间点。

这一年,中国汽车出口491万辆,超越日本,成为全球出口汽车最多的国家。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汽车出口外销308万辆,同比增长10.4%。

其中,出口量前三是奇瑞54.8万辆,占比17.8%,比亚迪47.2万辆,上汽43.8万辆。吉利位列第五,出口23.6万辆。

由此可见,海外市场之于汽车的重要性。

如今,高层已经把重庆“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升级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这直接跨过了全国,全面提升重庆在航空、高铁、航运领域的地位。

重庆,地处“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联结点。

目前,在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两大贸易通道上,跑出了“渝车出海”的加速度。

据重庆海关7月1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电动汽车、摩托车、手机成为重庆出口增长的重要引擎。电动汽车出口55.5亿元,增长53.3%。

而这,也正是吉利选择重庆的重要因素。

一直以来,重庆三大传统支柱产业是:汽车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

重庆计划2027年,把这三大传统支柱产业分别升级为: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先进材料,三大万亿级主导产业集群。

未来,重庆计划把工业总产值干到四万亿级别。

这相当于现在“最强地级市”苏州的水平。

期待,重庆打好“智造重镇+消费枢纽+金融创新”的组合拳,

以此去奠定“全国经济第四极”的竞争位势。

来源:媒人观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