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佛山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Ⅲ级响应并开展为期7天的成蚊消杀工作,从社区(村居)到企业、协会,全社会都掀起了爱国卫生运动的热潮。而在顺德乐从,有27个电子哨兵已上岗多日。它们24小时紧盯白纹伊蚊的“翅膀振动”,将数据实时回传云端大脑。
近日,佛山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Ⅲ级响应并开展为期7天的成蚊消杀工作,从社区(村居)到企业、协会,全社会都掀起了爱国卫生运动的热潮。而在顺德乐从,有27个电子哨兵已上岗多日。它们24小时紧盯白纹伊蚊的“翅膀振动”,将数据实时回传云端大脑。
监测蚊虫的“电子哨兵”
据了解,7月16日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陈晓光教授团队携带“秘密武器”抵达顺德乐从。在省市区三级疾控部门高效联动下,短短24小时,一张覆盖5个社区/村的监测网络迅速张开:3台MS-400自动化监测仪进驻葛岸村、腾冲社区和兴乐社区,50个智能诱卵桶同步布点。有了这些智能化设备编制的捕蚊“蛛网”,一套捕捉、监控传播基孔肯雅热元凶伊蚊的天罗地网已经在主要疫点织就。
这些“电子哨兵”本事不小。MS-400设备能自动诱捕、计数蚊虫并能将数据直传云端;系统还能通过密度变化趋势,自动生成“灭蚊处方”;精准定位的“消杀导航图”同步生成;即便在暴风雨中依然可以持续回传数据,及时捕捉到危险信号。
7月18日首轮监测报告刚出炉,系统就开始敏锐地发现了和疫情密切相关的有用信息。监测数据显示,XL04号诱卵桶单日捕获20枚蚊卵,XL03号点位成蚊数量达13只。系统当即推送预警:“建议进楼灭蚊,重点清理二层平台积水!”
过去靠人工诱蚊,数据滞后。现在云端实时预警,基层消杀响应时间大大缩短。目前,这套“技侦系统”,已在佛山多个疫点布防。它不仅是监测蚊媒的利器,更是决策大脑。“科技是手段,也是强力辅助,但防控疫情的关键还是需要大家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积极响应号召清积水,灭蚊虫,做好防护。”
文、图|记者 杨苑莹 通讯员 顺宣
来源:羊城派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