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山西大同网警发现,网民李某春在直播时,谎称天镇县洪水失联人员中包含19岁武汉大学学生。经审查,李某春为博眼球、引流量,恶意虚构并传播不实信息,公安机关已对其行政处罚。
辛音
近日,山西大同网警发现,网民李某春在直播时,谎称天镇县洪水失联人员中包含19岁武汉大学学生。经审查,李某春为博眼球、引流量,恶意虚构并传播不实信息,公安机关已对其行政处罚。
各地暴雨灾情牵动人心。与受灾群众安危、救援进展相关的每一条信息,社会各界都高度关注。每到汛期,“李某春”们正是瞄准这一关切点,编造各种假消息,攫取不正当利益。当“19岁大学生”与“洪水失联”等信息拼凑在一起,极易勾起网友对年轻生命遭遇不测的猜测。处心积虑传播灾情焦虑,不仅误导社会注意力,还浪费本就宝贵的公共救灾资源。
把灾情当作商机,个别网友无所不用其极。据报道,还有网民以“灾情实时地图”等名义,传播带病毒的文件或链接。这类伪装成“救命信息”的恶意内容,危害无异于洪水。用户一旦点击下载,轻则手机、电脑遭病毒侵袭,面临账号被盗、隐私泄露等;重则可能被窃取银行卡信息等敏感数据。本就因灾情陷入困境的群众,更可能因此雪上加霜。
每一次灾害都是对社会的严峻考验,其中包括对信息环境的考验。只有筑牢谣言扩散的防火墙、加固阻挡病毒传播的堤坝,网络空间才能助力救灾而非阻力。警方的处罚和通报,释放出防汛当前绝不容谣言作妖的信号,也是对潜在借灾牟利者的震慑。
灾情不是账号的流量富矿,也不是敛财的商机。虚假受灾情况、带毒灾情地图,是对灾情的消费,对良知的亵渎。造谣传谣者、散布病毒者,必然受到舆论谴责和法律严惩。
来源: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