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白内障人数超亿人?眼科医生:白内障看不清,牢记3点助眼亮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05 15:00 1

摘要:白内障,听起来像是岁月给眼睛落下的一层尘。可你知道吗?根据国家卫健委的数据,中国已有超过1亿人受到它的困扰。可偏偏,这样一种“看得见的病”,却常被忽视。为啥有些人七十多岁眼睛还亮堂堂,有些人五十出头就雾里看花?

白内障,听起来像是岁月给眼睛落下的一层尘。可你知道吗?根据国家卫健委的数据,中国已有超过1亿人受到它的困扰。可偏偏,这样一种“看得见的病”,却常被忽视。为啥有些人七十多岁眼睛还亮堂堂,有些人五十出头就雾里看花?

难道白内障真是“命里注定”?不一定。这个病,说轻也轻,说重也重,关键在于你怎么对待它。

村头的老李头,年轻时是木匠,眼睛尖得很,连一根歪钉子都能挑出来。可到了六十岁,他突然发现,看人像隔着一层塑料布。他以为是老花眼,换了几副眼镜也不管用。后来才知道,眼里长的不是别的,是白内障。一听说要动刀子,他吓得差点没从凳子上跌下来。

可医生却告诉他:“这病不是一锤子买卖,不是今天模糊明天就瞎,它是一点一点爬到你眼里的。”就像锅里的水慢慢变温,等你反应过来,早就烫了。

很多人以为白内障是老年病,其实不然。近年来,30岁出头就患上白内障的人群越来越多。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医学研究揭示的新趋势。

2024年《中华眼科杂志》刊登的一项调查显示,城市中青年人因过度用眼、营养失衡、紫外线暴晒等因素导致“早发性白内障”的比例逐年上升,甚至有些工厂流水线的年轻人,眼球晶状体老化程度比六十岁的还严重。

白内障说到底,是眼睛里的晶状体“混浊”了。正常的晶状体像玻璃球,透亮得能照出人影。可随着年龄增长,它里的蛋白质开始变性、聚集,像是稀饭变成了米饭,慢慢就不透光了。

尤其是常年晒太阳的农民,紫外线就像“隐形的刀”,一刀一刀地割在晶状体上。时间一长,眼睛自然就模糊了。

除了紫外线,还有一个“隐形杀手”——高血糖。糖尿病病人的血糖如果控制不好,眼睛里的葡萄糖浓度升高,会加速晶状体的糖化反应,让白内障来得更快。有研究指出,糖尿病患者患白内障的风险是正常人的3到5倍。这可不是小数目。

再说一个冷门但非常关键的点:褪黑素。是的,就是那个帮助睡觉的激素。2023年《美国眼科学会年会》上,有专家提出褪黑素水平不足可能会加快白内障的形成过程。

这种物质主要在夜间分泌,帮助调节生物钟。而现代人作息紊乱,常年熬夜、灯光刺眼,让褪黑素分泌紊乱,眼睛也跟着遭殃。

所以说,白内障,不是老年专利,而是生活方式的“后账”。

人们常问:白内障能不能预防?既然是老化的表现,那是不是就认命了?非也。就像种地一样,天不下雨,但人得翻土、施肥、除草,眼睛也要保养。

首先,抗氧化营养素摄入要跟上。维生素C、E、叶黄素、玉米黄素,这些像是给眼睛上一层防晒霜。

2022年,清华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联合多所医院开展的营养干预实验显示,每天摄入足量的维生素C和E,可使白内障的进展速度延缓约25%

这些营养素在一些“土得掉渣”的食物里就有——红薯叶、苋菜、南瓜子、玉米面窝头,都是宝。

其次,用眼卫生不能忽视。有句话怎么说来着?“眼睛不怕用,就怕糟蹋。”现在不少人喜欢关灯玩手机,一照就是一两个小时,这种蓝光刺激晶状体的能力堪比电焊。建议晚上8点后尽量减少强光屏幕使用,如果非得加班看手机,也要调成护眼模式。

再来说个让很多人忽略但关键的事:眨眼频率。现代人看屏幕时眨眼次数骤减,眼球表面容易干燥,泪膜不稳定,会间接影响晶状体的氧化压力。

有科研记录表明,正常人每分钟眨眼15-20次,而盯屏幕时只有4-6次。这就像是水田不浇水,久而久之,地皮就裂了。

也许有人会问,家里老人眼睛已经模糊了,还有啥办法能缓一缓?别急,办法总比困难多。首先,适当增加户外活动。阳光不是罪魁祸首,关键在于暴晒。

每天清晨或傍晚30分钟的自然光照,对促进眼球血液循环有大好处。其次,可以尝试做眼部热敷,用温毛巾敷眼5分钟,有助于缓解眼部疲劳、改善代谢。

而关于饮食,不能光盯着胡萝卜。很多人以为吃胡萝卜补眼,“兔子吃胡萝卜眼睛亮”,可胡萝卜里的β-胡萝卜素只是眼睛健康的一部分。

近年来研究发现,洋葱、大蒜、酸菜中含有的硫化物、酚类物质,对保护晶状体也有一定作用尤其是东北的酸菜,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乳酸菌有助于调节肠道菌群,间接影响全身代谢水平,也能减轻眼部慢性炎症。

除了吃,还得注意身体整体状态。中医讲“肝开窍于目”,虽然这说法带点玄,但医学上也早有共识,肝脏代谢紊乱、血脂异常,都会影响眼部供血。

定期体检,尤其是血脂、血压、血糖三项,是白内障防控的“探照灯”。

在贵州山区,有个少数民族村落,那里老人们几乎都八九十岁了,眼睛却依旧清澈明亮。研究人员深入调查发现,他们生活节奏慢,常年食用苦荞、黑豆、野山菜,饮食天然粗朴,劳动适度,昼出夜息。这种自然的生活方式,恰恰是现代人梦寐以求的“抗白内障密码”。

说到底,白内障不是洪水猛兽,也不是“老来必得”。它像是眼睛里的风霜雪雨,如果你早早撑起伞,就不会淋得太透。但若是漠不关心,那总有一天,视线模糊时,才想起当年该多照顾眼睛一点

别让光明成回忆,让眼睛在岁月中依旧闪亮

健康知识点提示:
白内障的早期症状常被误认为老花眼、视疲劳,需引起足够重视。
适量补充抗氧化营养素,如维生素C、E、叶黄素等,可延缓白内障进展。
减少蓝光暴露、增加眨眼频率、定期户外活动,有助于保护晶状体健康。
糖尿病患者应特别注意控制血糖,以降低白内障早发风险。

你是否也有家中长辈视力模糊却不当回事?你是否也在用眼过度却毫无察觉?也许,一次分享、一句提醒,就能帮他们守住光明。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欢迎点赞、评论、转发,也请关注更多关于眼部健康的知识分享。护眼不只是医生的事,是每一个家庭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孙旭, 李志强, 王丽. 城市人群白内障早发趋势分析[J]. 中华眼科杂志, 2024, 60(2): 89-94.
[2]李文轩, 王国强. 抗氧化营养素对白内障预防作用的临床观察[J]. 现代预防医学, 2023, 50(11): 2003-2007.
[3]张晓燕, 赵辉. 褪黑素与眼部老化疾病关系研究进展[J]. 国际眼科杂志, 2024, 24(5): 745-749.

来源:张Sir谈健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