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几个航空军事领域的社交账号在近日陆续发布了一组照片,照片上的一架疑似新型隐形战机停靠在一座不起眼的中国空军基地,与以往中国的第六代战机猜测不同,这次无论是机型外观还是技术细节,都脱离了现有的成品设计“大框架”。
当地时间8月4日,美国知名军事网站“War Zone”(战区)发布了一篇文章,引发了广泛讨论。
内容涉及社交媒体上最新曝光的一组疑似中国新型隐身战机的图片,激起外界猜测不断。
几个航空军事领域的社交账号在近日陆续发布了一组照片,照片上的一架疑似新型隐形战机停靠在一座不起眼的中国空军基地,与以往中国的第六代战机猜测不同,这次无论是机型外观还是技术细节,都脱离了现有的成品设计“大框架”。
让人不禁怀疑,我们中国可能再一次突破了隐身战机的极限,也同时让外界狠狠地惊了一把,图像显示,这架飞机的轮廓极具未来感,整体边角线条光滑而锐利,明显与上一代的歼-20和此前被报道过的次世代战斗机不同。
对于如此超前的设计,很多美国分析人士一时无法确定其确切分类,是升级版的五代机,还是全新的六代机?还是一个中国跟国际不同步而独立开发的新方向?
美国《战区》网站的表达直接且毫不客气:如果图片是真实的,且设计不是实验阶段的“纸面项目”,那么这是中国展示出对隐形技术、人工智能和噪声控制能力的最新支配,这一表态无疑承认了一个尴尬的现实,过去某些认为中国技术更多偏重于“模仿”的观念可能早已不适用。
虽然照片的真实性还需进一步考证,但这次疑似试飞时机非常“耐人寻味”,就在几天前,美国空军刚刚高调展示了其下一代高端战机的概念图,目的很清楚,就是继续对外展示自身航空工业的“王者地位”。
而这边厢中国立刻抛出似乎更“酷炫”和技术领先的战机传播,似乎在军事领域的舆论战中抢了美国的风头,美国从未掩饰在六代战机上的雄心壮志,以“NGAD”(下一代空中优势计划)为核心的六代机工程近年来承载了五角大楼和洛克希德·马丁、波音等军事巨头的高期待。
正当美国预计2025年前后才能真正揭开自己战机的面纱之时,中国竟然“悄无声息”有所动作,甚至像是提前至少一到两步,这对于以自居全球航空技术制高点的西方阵营来说,无疑是打了个措手不及。
“战区”网站提到,美国必须“认真对待”这一信息,无论疑似战机的真实指标如何,试飞的出现已经给国际航母相关的航空技术格局带来了压力。
(攻击-11无人机)
一方面,美国还在努力将六代机的设计由理论纸面推进到制造,另一方面,中国已经展示出能创造一个全新竞争领域的能力,甚至可能摸索出与西方完全不同的发展路径。
除了照片带来的视觉震撼,“战区”分析还对这架战机的动力系统与外部设计进行了大量揣测,掀起了一场关于新一代中国战机究竟具备哪些“杀手锏”的头脑风暴。
文中提到,该款战机看起来不仅具备高度的雷达隐身能力,还可能搭载先进的AI战场感知系统,甚至具备无人驾驶能力,如果情况属实,未来的空战可能完全进入一个新的维度。
再者关注点也被聚焦到了中国是否在吸引潜在的出口买家,中国近年来对各种高端武器出口的野心不言而喻,而这次新型战机的出现,很可能是为了为出口研发产品的相关技术铺路,而且,有一定军事观察经验的人都清楚,我们中国并不是习惯在技术不成熟时曝光新产品的国家。
因此这架战机据信可能已经过了关键研发阶段,甚至可能接近实战部署,这一点更令西方感到紧张,外界也提出了另一个热门猜测:这可能不仅仅是一个六代战机项目,而是中国对于“下一代空战体系”的实践性实验。
作为无人机编队操控、量子通信、低轨微型卫星支援等高技术的潜在搭载平台,它或许正构筑着中国完全自主且“非常前沿”的航空新架构,可以说,六代机技术上的竞争本来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冷战”,但中国可能抢跑的一幕,却像是加速了事态的剧烈变化。
美国与其盟友近年来在这项领域投入了巨额资源,试图把六代机打造成未来空军核心,然而,中国在这件事情上突如其来的“爆发”,似乎在向世界宣告,离开了某些人的标准游戏规则,中国同样能够达到巅峰。
实际上这次突如其来的疑似试飞成功,并非从“无”到“有”的凭空想象,自歼-20问世以来,中国在航空技术前沿的脚步一次比一次更快,参考仅仅在短短几年间从“落后”到“并驾齐驱”,这无疑给美国未来技术布局的时间表带来了更深的寒意。
歼-20
《战区》网站用一种无奈的语调总结道:“在中国现在已然成为与美国肩并肩抗衡的存在情况下,保持领先战略可能永不如我们希望的那么简单,”
言辞虽激烈,但字里行间也从一个侧面表达了忌惮,美国也不得不开始认真思考,所谓航空产业霸主地位如何能在一个快速追赶者眼前经受住考验,读者们可以踊跃评论区留言,写出自己观点呦!!!
来源:运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