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鲁引弓|《小欢喜》续作来了:希望给年轻人多吃点“糖”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05 13:05 1

摘要:2019年,根据鲁引弓原著作品《小欢喜》改编,由黄磊、海清等知名演员主演的同名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爆火,成为一部家喻户晓的现象级作品。剧中聚焦三个家庭备战高考的各种状况,无数网友感慨“太真实了”,最终,剧情以三个小孩都考上了理想大学画上了“温情”的结尾。

2019年,根据鲁引弓原著作品《小欢喜》改编,由黄磊、海清等知名演员主演的同名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爆火,成为一部家喻户晓的现象级作品。剧中聚焦三个家庭备战高考的各种状况,无数网友感慨“太真实了”,最终,剧情以三个小孩都考上了理想大学画上了“温情”的结尾。

“孩子们上大学后又会有怎样的故事?这三个家庭后面的关系又会怎么发展?”剧播完后,许多观众意犹未尽,期待《小欢喜》能尽快推出续集。

六年后,原著作者鲁引弓携《小欢喜2》惊喜回归,并于近日现身成都接受记者专访,他坦言,几日来漫步成都街头,体会到成都的生活,正是他融汇于书中的“生活中另一种可能”。

从新闻现场到文学叙事:一个记者作家的社会敏感力

“做了多年的记者,那种对社会的敏感会刻进骨子里。”谈及为什么《小欢喜》能成为现象级的作品,鲁引弓认为,自己多年来保持着新闻人的敏锐是成就《小欢喜》的底色。

尽管47岁才提笔创作,鲁引弓仍然保持着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和“平视”,始终与时代同频。在日常生活中,他总能通过细致的观察,达成与年轻人的深刻共情。“这是我第一次来成都,果然是传说中的成都。”文化生活的丰富、夜间经济的繁荣都让他直呼成都与其他城市大有不同。

由此,他便理解了为什么那个住在他隔壁、在大厂工作的女生决定与男友搬到成都生活。深知年轻人在“现实”中打拼的不易,他便更希望给年轻人多吃点“糖”,第二部延续了第一部“温暖的现实主义”风格。

从书到电视剧:受众的反馈始终重要

《小别离》是鲁引弓第一部被影视化的作品,此后“小”字系列的《小欢喜》《小舍得》等相继影视化且都获得了不错的反响。谈及自己的作品被影视化后最大的感受,鲁引弓直言这与做一个纯出书的作家有所不同。

“现在的年轻人看剧时会实时发弹幕:‘这里不够甜’‘宋倩老师太像我妈了’,甚至给角色改结局。”鲁引弓坦言,第一部的大热和互联网的快速传播,使他收到了很多观众最直接真实的反馈。

众多“期望”的声音并未完全改变鲁引弓的创作初衷。“‘凡英恋’大家期望是特别甜的HE(happy ending),但最终我还是走向了一个OP(open ending)。”鲁引弓提到了在创作《小欢喜2》中的纠结与坚持。

另一方面,受众的共情也坚定了他持续创作的决心。“有个高二女生说,乔英子跳河那段她看哭了,因为‘我妈也总说为你好’,这让我更坚定要写出真实的亲子困境。”读者的反向输出也重塑着他的创作。鲁引弓谈到,期望自己的作品不是单向输出,而是与读者共同编织情感网络。

破解价值迷思:在代际碰撞中寻找生活的另一种可能

“我们这代人总在教年轻人‘要努力’,却没问过他们‘累不累’。”鲁引弓的作品里,藏着对“优绩主义”的温柔反抗。宋茜对乔英子的控制欲、季胜利对季杨杨的严苛要求,映射着无数中国家庭的教育焦虑。

《小欢喜2》中,鲁引弓则通过方一凡教乔英子‘在天才中做普通人的修养’的情节,展现出另一种生活哲学——对抗内卷的终极答案,不是认输,而是接纳多元的成功。

近两年,他关注到了年轻人的“价值突围”,试图重新定义“成功”。“杭州一条街上有20多家脱口秀剧场,演员里有快递小哥、警察,甚至退休教师,非常热闹。他们不是想当明星,只是需要一个出口。”《小欢喜2》中,最讨喜的方一凡也成为脱口秀演员。

“我觉得我们应该建立起更多元的价值标准,不一定都要往前冲。退一步来看,人生会有很多选择。”回忆起为何用《小欢喜》作为书名,鲁引弓提道,年轻人面对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能收获“小满”的人生已经很幸福了。

谈及后续《小欢喜》系列是否还会再出,鲁引弓表示,还会持续对社会保持敏感和高关注度,期待自己产出更多作品,在时代的奔涌的浪潮里,能为每个普通人的悲欢找到共鸣的出口。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泽登旺姆 图据受访者、剧方 编辑 曾雪柔

来源:锦观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