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致力于民族工艺的传承和研发的瑞银鸟非遗工坊,自2014年成立以来,扎根贵州黔东南的民族文化沃土壤,顺应市场需求,紧跟时尚潮流,创新单品,其品牌效应迅速崛起,成为全国消费者青睐的文创产品。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致力于民族工艺的传承和研发的瑞银鸟非遗工坊,自2014年成立以来,扎根贵州黔东南的民族文化沃土壤,顺应市场需求,紧跟时尚潮流,创新单品,其品牌效应迅速崛起,成为全国消费者青睐的文创产品。
瑞银鸟是出自黔东南自治州雷山县银匠世家的百年老字号,2006年,雷山苗族银饰锻造技艺被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瑞银鸟的创始人张晓在盛大的苗年庆典震撼于苗族银饰的非遗技艺之美。此后,他秉承传承贵州民族手工艺的愿景,打造了传统与时尚结合的手工艺品品牌——瑞银鸟。
苗族锻制银饰使用的模具和工具 (刘进银·摄 贵州图片库)
创新与创意 古老的技艺再创辉煌
“文化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只有把握住文化的‘根脉’,才能在产业赛道中找到出路。”瑞银鸟品牌创始人张晓表示。2013年,张晓经过多次努力沟通,终于如愿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邰引岩拜师学艺。每日重复熔银、捶打、錾刻、抛光,手上老茧是抽丝工艺留下的印记。0.3毫米银丝需手工拉制数小时,錾刻误差不得超过发丝粗细,能坚持下来出师的人寥寥无几。张晓说,师徒俩一路坚持的动力来源于共同的愿望:“希望通过不断努力,能够真真正正地让民族文化在更大的舞台上大放异彩。”
2020年“瑞银鸟”报名参加了2020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选送的“福禄寿喜茶具套装”和“花开富贵茶具套装”在大赛中获得金奖。“福禄寿喜茶具套装”整体采用3D立体高浮雕呈现,层次分明。壶盖鹿头形状难度极大,为仿生立体异形鹿头,是此壶点睛之笔。整套壶由錾刻技艺丰富的潘海民潘大师打造,制作耗时147个小时,成型率只有30%。另一套“花开富贵茶具套装”则采用传统奢侈品非遗花丝技艺制作,经过48道工序反复抽拉成头发般细丝手工编织,是花丝工艺与贴花工艺结合代表作。由国家一级技师张永宽亲手打造,制作耗时155个小时,成型率仅有30%。
瑞银鸟代表产品“富贵花开 ”
“贵银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我们想把它推广出去,不仅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它,还要传播贵州非遗技艺。”在贵州瑞银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徐玄看来,文化最好的传播就是普及。“瑞银鸟”品牌旗下打造的非遗生活用品、银器茶具、酒具,可让消费者在日常使用过程中看到、摸到、谈到,无形中成为宣传贵州文化旅游的“活招牌”。
“瑞银鸟”结合市场数据,邀约国内外知名手工制品传承人入驻,将本土的民族文化、前沿的流行元素以及大师精湛的传统手工艺相结合,推出一系列新一代的收藏级工艺品。“观山一座城”“花溪一条河”“南明一幢楼”“修文一洞祠”“云岩一座山”等纯手工银制品,在市场上广受好评,成为“瑞银鸟”的主打产品之一。
传统+现代 非遗+旅游助力产业化发展
“瑞银鸟旗下有223名绣娘和110名银匠,同时,通过工艺培养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模式,使得我们的产品能够批量化、标准化、高质量地产出。”张晓介绍,瑞银鸟对于产品质量有着严格的要求,选用千足纯银作为原料,历经工厂、仓储、门店三轮检测,对于有瑕疵的产品,也会马上退回工厂进行销毁再造。
“标准化的店铺管理、标准化的产品品质,以及针对当地特色的产品,平衡了标准化运营和非遗手工艺的个性化表达。”张晓表示。目前,瑞银鸟品牌直营加盟的模式已覆盖了20余家店铺,保持着从设计到销售的品质统一与特色多元的平衡。
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邰引岩向顾客介绍银饰 (刘进银·摄 贵州图片库)
多年来,“瑞银鸟”品牌坚持自主设计,以民族文化为基础,以中国文化为依托,以传承非遗技艺为使命,打造匠人平台,做贵州自己的非遗品牌,对贵州的银饰,苗绣文化进行挖掘的同时,设计出符合市场需求的非遗生活品,进行产业化发展。
据徐玄介绍,未来瑞银鸟在文创产品开发上会形成两个端口,一是坚持好传统+现代,传承+创新为产品设计基础;二是开拓年轻群体喜爱的DIY手工体验端口,从体验中了解非遗,喜爱非遗,品牌年轻化发展。
目前,“瑞银鸟”品牌公司文化旅游产品已经申请了49项设计专利。除此之外,还有非遗文创设计研发生产中心,苗绣研发基地,电商直播中心,服务业非遗美食1家,自营博物馆1个,非遗生活体验馆30家,自有匠人基地3个。
瑞银鸟产品
瑞银鸟非遗工坊
坐标:贵阳市观山湖区金融城MIX13栋15楼1511号
依托技艺:苗族银饰锻造技艺 苗族刺绣技艺
主打产品:旅游纪念品、生活用品、工艺品、装饰品
来源《贵州文旅》
文/ 王晓
编辑 刘霜
二审 谢予谦
三审 赵林
来源:天眼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