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昆明一犯罪嫌疑人驾车冲撞行人”“余杭主城区13处自来水接驳粪水排污管网”“释永信涉案被控制”——连日来,多则令人震惊的“警情通报”在网络疯传,引发广泛关注。但很快证实:几份“通报”均系伪造。
据人民日报8月1日报道,日前,捏造发布传播涉释永信虚假“警情通报”的39岁男子黄某忠已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
“昆明一犯罪嫌疑人驾车冲撞行人”“余杭主城区13处自来水接驳粪水排污管网”“释永信涉案被控制”——连日来,多则令人震惊的“警情通报”在网络疯传,引发广泛关注。但很快证实:几份“通报”均系伪造。
假冒权威,编造警情,利用官方通报形式进行造谣,已不是偶发事件。权威通报成为引流工具,就是对权威的消解,对政府公信力的反复透支。决不能纵容假警情式谣言蔓延滋长!
假警情不只是谣言,更是对权威与信任的严重挑战。
“官方外衣”助长谣言病毒式传播。一段伪造的蓝底白字、一张仿真的截图,因为带有公安机关等权威机构署名,很容易让网友信以为真:谁敢伪造官方通报?官方通报的负面信息,又怎会有假?可以说,从传播速度上看,披着权威外衣的谣言,就像获得了“通行证”,在互联网“所向披靡”,疯狂传播。
“首因效应”助推谣言扩散。第一时间看到的信息往往让人先入为主,即便事后辟谣,也难以完全消除最初印象。值得注意的是,这类假警情往往利用“信息空窗期”制造官方定调的假象。在杭州余杭自来水异味事件中,市民对水质已有担忧,一份伪造的警情通报假借公安之名,声称自来水管网污染,立即引发广泛关注,即便后续辟谣,群众感观已然被带偏。
“阴谋之论”加深谣言影响。伪造警情通报已不仅是“编故事”,而是借助“阴谋论”“社会对立”进行情绪操控。有的假警情暗示、渲染“内幕交易”,挑动公众对治理系统的敌意;有的编造“恶性案件”,激发仇恨和恐慌。这种打着“公布案情”旗号的谣言,容易在网络上裂变式传播,影响社会认知,造成群体性情绪撕裂。
假警情还消耗公共应急资源。每一次假警情引发的舆论风波,几乎都要投入大量人力进行核查、处置,甚至影响正常的舆情应对和警务工作,让本已紧张的公共安全系统被动应战、资源错配。
假警情为何屡禁不止?背后暗藏一整条“造谣产业链”。
假警情,始于“信息空窗期”的趁虚而入。当前在突发事件应对中,仍存在信息发布不及时、引导不到位的情况,容易让伪通报钻空子,抢占话语权。更狡猾的是,假警情往往虚实结合、移花接木,在恶性案件或未证实传言出现后,立即造假传播,类似“开局一张图,内容全靠编”,往往现象真实、原因捏造,给辟谣工作带来极大困扰。
假警情,成于发达的P图技术。伪造通报往往采用“图文简单化”手法,以大众熟悉的蓝底白字或红头文件的形式,配上真实的现象加上简洁的结论,三板斧下来,公众很容易被其“官方”外表所迷惑,忽略内容漏洞。随着技术发展,这类伪造越来越容易实现——批量生成的蓝底图片、AI合成的现场图、移花接木的聊天记录……技术上难不倒造假者,谣言越来越肉眼难辨,以假乱真,防不胜防。
假警情,基于“流量生财”的黑色产业链。从伪通报制作、情绪引爆、账号吸粉到转化变现……一些流量账号、网络“黑公关”甚至AI造假服务,正在让假警情式流量神器形成闭环。有懂技术的、有擅传播的,多平台协同运作。这种产业化模式,使得假警情的制造更加专业、扩散更加迅猛、影响更加恶劣。
有人图流量生财,有人单纯以流量生事。值得警惕的是,伪通报不只是骗人,它本质上是在假借政府、公安的名义,肆意篡改信息、歪曲事实,割裂真实与信任。这种行为只会将社会情绪拖入一场失控的虚构对抗之中。始作俑者,别有用心,影响恶劣,必须依法严惩!
打击假警情,不能停留在舆论谴责上,更不能陷入辟谣跟跑的困境。必须以零容忍的态度,重拳出击、系统治理,打好依法治理、快速响应、全民防范的组合拳。
法律要动真格。伪造国家机关公文、印章,编造虚假警情扰乱公共秩序,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予以惩处;情节严重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可以“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追究刑事责任。法律工具箱早已完备,关键是要快查快办、及时通报,让每一次造假都付出应有代价。
官方要快响应、占高地。决不能让假警情占领舆论高地。面对民生热点,必须要第一时间通过权威渠道发布信息、回应关切、澄清事实,牢牢掌握舆论主导权。
公众要提升识别能力。面对层出不穷的假警情,别再毫不求证就充当“二传手”。每一个信息消费者也是信息传播者,要掌握基本辨别能力:权威来源有无标识?通报格式是否规范?是否来自公安或其他政府等平台?一旦存疑,在厘清真相、核查事实之前,做到不转发、不评论,这才是负责任的网络行为。
假警情的横行,不只是对信息的破坏,更是对信任的伤害。唯有以零容忍的态度严惩假警情,才能筑牢社会信任的基石,维护清朗网络空间。
本期话题
面对假警情,我们应该怎么办?评论区聊聊~
撰文/刘志杰
编辑/梁庆 责编/谢梦 马艳琳 审核/姜明
本文来自【天府融媒】,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