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一辆理想i8纯电车以60公里时速撞向40公里时速的卡车时,四轮离地的卡车驾驶室如纸片般飞离车身——这场震撼的碰撞测试视频在7月刷屏全网。理想汽车高调宣称“挑战100吨卡车”、“电池0起火”,但短短两周后,这场技术秀却演变成一场席卷法律、资本与行业信任的风暴。
当一辆理想i8纯电车以60公里时速撞向40公里时速的卡车时,四轮离地的卡车驾驶室如纸片般飞离车身——这场震撼的碰撞测试视频在7月刷屏全网。理想汽车高调宣称“挑战100吨卡车”、“电池0起火”,但短短两周后,这场技术秀却演变成一场席卷法律、资本与行业信任的风暴。
“这不符合力学常识。”清华大学汽车碰撞实验室高级研究员张凯在反复观看视频后直言,“空载卡车自重约8吨,实际事故中满载可达30吨以上。重心差异会让碰撞姿态完全不同。”更关键的是,卡车驾驶室与底盘间的三道机械锁止机构需人工解锁,视频中“异常分离”被卡车维修工程师质疑存在预设可能。
理想汽车发布会强调“100km/h相对速度”,但实际参数随后由中国汽研补充说明:i8时速60km/h、卡车40km/h。道路安全专家指出,两车高速正面对撞在真实事故中概率不足0.3%,测试场景严重脱离中国最常见的高风险场景——如卡车追尾或侧向挤压。
东风柳汽旗下乘龙卡车的律师函直指要害:理想涉嫌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1条关于“商业诋毁”的规定。测试中未遮挡的卡车品牌标识清晰可见,乘龙指控其“暗示自家产品存在安全隐患”。尽管理想后续道歉并打码视频,但资本市场已用脚投票——事件后理想股价连跌10日,市值蒸发超240亿美元(约1740亿人民币)。
更残酷的数据接踵而至:7月理想新车交付量同比暴跌40%,经销商库存压力激增。一位华北地区理想门店负责人透露:“客户进店就问‘测试是不是造假’,我们解释得很无力。”
“这不是技术验证,而是好莱坞特技。”某自主品牌安全总工在行业群内痛斥。理想试图将争议转化为二次传播,高管提议“直播复测”却无人应战,暴露出行业对“安全娱乐化”的集体反感。
更深层的危机在于公众认知偏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专家警告:“实验室‘完美安全’可能误导消费者低估真实卡车风险。满载卡车的制动距离是轿车的3倍,惯性冲击力超百吨,绝非测试中的‘纸老虎’。”
这场测试如同给行业投下一块试金石:当乘龙卡车用海报“活着才有资格谈理想”反击时,揭露了所有车企必须直面的命题——安全是汽车行业的道德底线,一旦与“操纵”“表演”挂钩,再炫目的数据都将失去意义。
实验室里的完美碰撞,终究填不平道路安全的鸿沟。 当卡车驾驶室飞离的慢镜头在社交媒体反复播放时,一同被甩出框架的或许还有消费者对技术营销的最后一丝信任。安全没有捷径,真诚才是抵达人心的唯一气囊。
来源:积极生活的老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