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城院要案中心的庄老师和北京易中公司的王总监讨论了案件论证会的细节,主要是定向邀请参加人的问题,和邀请媒体跟踪报道的问题,全部工作预计2021年八月底之前筹备完毕。在筹备过程中,出现两个小问题。一是,易中公司联系了多家所谓官方媒体,但都对涉案报道讳莫如深,不愿
(八)
中城院要案中心的庄老师和北京易中公司的王总监讨论了案件论证会的细节,主要是定向邀请参加人的问题,和邀请媒体跟踪报道的问题,全部工作预计2021年八月底之前筹备完毕。在筹备过程中,出现两个小问题。一是,易中公司联系了多家所谓官方媒体,但都对涉案报道讳莫如深,不愿意报道,这就是和平时期的锦上添花和困难时期的雪中送炭的区别,官方媒体统得过严,就失去了监督的作用了;二是易中公司联系了几家同业,虽然也存在被苏宁易购拖欠的情况,但此时参加论证会有顾虑,不敢出头,害怕得罪平台。 针对这两个问题,庄老师提议启动自媒体,以自媒体为主,传统媒体为辅助,传统媒体有几家算几家;这时,易中公司又提出他们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不方便报道案件,主要担心造成影响不好,而且他们不是搞新闻专业的,不好掌握跟踪报道文案的分寸和深度,庄老师说那中城院要案中心安排人员跟进;关于同业受害者的问题,庄老师提出,可以理解,中国人就怕出头,担心枪打出头鸟被报复,既然这样,就公开征集,当时有个叫“易企秀”的软件,可以让用户自助制作报名网页,发布到网上,涉及面宽了,总有不怕得罪苏宁的供应商站出来,这块工作也由中城院要案中心来做。
最后还面临一个大问题,就是论证会的主题是什么,尤其是公开征集报名的论证会,不可能仅仅是为易中公司一家去组织,太功利也就失去公信力了,而且,集中管辖的问题,本身也不是针对易中公司起诉苏宁易购一个案子,具有广泛性。在这点上,庄老师也吃不准,后来回单位跟领导汇报,又咨询了几个专家。其中一位专家提出来,论证会要切合当下的政策热点,最近中央很重视中小微企业的问题,尤其是大企业拖欠中小微企业款项,新闻联播都播了好几次了,苏宁易购作为市值八百亿的上市公司,很显然是大企业,而一众供应商,大多数都是中小微企业。北京易中公司虽然这几年收入规模上来了,但从国家法定标准来看,也是中小微企业。建议就以“苏宁易购违约拖欠中小微企业货款问题”作为主题,以集中管辖的程序问题和救济途径作为切入点,来召开案件论证会。庄老师把这个观点在小范围讨论了一下,大家都同意,后来跟易中公司通报了,他们也同意。
专家的邀请是庄老师亲自负责的,除了李向风必须参加外,还邀请了中国政法大学疑难案件研究中心的秘书长雷周老师等人,具体时间定在2021年9月12日,地点在北京国贸三期50层某地。 尽管万事俱备,但大家都清楚,这是在新冠疫情期间,人数要控制,外地来京的报备手续复杂,真正能到现场的人不会太多。尽管这样,李向风还是提醒易中公司,将论证会的报名链接转发给苏宁易购,一是明示这个事情,让他们自己去评估事情公开后的利弊;二是邀请他们来参会,把问题摆到桌面上谈,不到最后一刻不放弃和解的机会。李向风的内心深处是厌讼的,他假定每个人都是理性人,趋利避害是人的天性,只要能看到现实的风险,谁也不愿意去承受被捶打的代价。
然而,在苏宁易购拖欠这件事上,问题远比李向风想象的要复杂得多,一家走下坡路的企业文化已经腐朽到根子里。当苏宁易购自己的人怀着“我凭本事欠的钱凭什么还”的恶意,当属地政府秉持无是非原则的让苏宁活下去,而不顾其违约拖欠中小微企业违反中央政策,违反国家法律,违反契约精神,违反社会良知承担何种责任时,一切问题的解决脱离了本来的轨道,这个轨道是以法治和市场为根基的,这个根基我们过去讲一百年不动摇,但在这里却分分钟塌陷了。 好在李向风他们,并不是委曲求全的主,他希望苏宁易购出来和谈,一方面拿出合理的方案,另一方面也架好有杀伤力的大炮,是真炮,不是花架子。能谈成,随时撤炮;谈不成,大炮开轰,真理在大炮射程之内。在这点上,后面的故事会一再的展现,苏宁易购对这位对手的评估一再失算,导致丢盔弃甲,损失惨重!这是后话。 (未完 待续)
来源:案件前线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