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孙志发裹紧身上那件破旧的棉衣,他背着竹筐,拄着一根磨得光滑的木杖,在崎岖的山路上艰难地挪动着脚步。
2013年的冬天,冷得异乎寻常。
孙志发裹紧身上那件破旧的棉衣,他背着竹筐,拄着一根磨得光滑的木杖,在崎岖的山路上艰难地挪动着脚步。
他今年68岁了,岁月在他的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迹,腿脚不再像年轻时那样灵活,每走一步都显得有些吃力。
“这天冷得要命啊!”孙志发停下脚步,喘了口气,嘴里呼出的白气在寒风中瞬间消散。
他抬头望向远处,天空阴云密布,看样子恐怕又要下雪了。
他心里一紧,得赶紧多砍些柴火回去,不然这寒冷的冬天可不好熬。
就在他弯腰砍断一根枯枝时,突然,灌木丛中传来一声微弱的低吟。
那声音若有若无,在呼啸的风声中几乎被淹没。
孙志发警觉起来,立刻举起手中的柴刀,眼睛紧紧盯着灌木丛。
这山里常有野猪出没,那些野猪力大无穷,脾气暴躁,要是碰上了可不是闹着玩的,他可不敢大意。
那声音再次响起,像是某种动物受伤后发出的哀鸣,带着无尽的痛苦。
孙志发犹豫了一下,心里有些挣扎。
他深知在这山里遇到未知的危险可能会给自己带来麻烦,但那微弱的哀鸣声又让他于心不忍。最终,他还是决定朝着声音的方向走去。
他小心翼翼地拨开杂草,眼前的景象让他吃了一惊。
一个黑影蜷缩在地上,浑身不停地颤抖着。
孙志发眯起眼睛仔细打量,心里琢磨着:“这是只猿猴?”
村里人常常说起山里有野猴,可他在这山里生活了大半辈子,却从未亲眼见过。
这只猿猴的模样有些奇怪,毛发稀疏得厉害,有些地方甚至露出了皮肤。
它的右腿明显畸形,扭曲成一个奇怪的角度,脸上还有几道狰狞的伤疤,看起来触目惊心。它一见到孙志发,立刻挣扎着想逃走,可刚挪动了一下,就痛得“嗷”地叫了一声,又重重地跌回原地。
孙志发看着它,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怜悯。
“可怜的东西,这是被谁伤成这样了?”他自言自语道。
他缓缓蹲下身子,从怀里掏出随身携带的水壶,递到猿猴面前。
那猿猴警惕地盯着他,眼睛里充满了戒备,既不靠近也不后退,似乎在判断眼前这个人的意图。
孙志发轻声说:“不怕,我不会害你。”
说完,他把水壶放在地上,然后退后几步,给猿猴留出足够的空间。
猿猴小心翼翼地爬过来,用手指沾了点水,飞快地舔了一口,确认安全后,才大口大口地喝了起来。
孙志发看着它瘦弱的身躯和伤痕累累的腿,心中一阵酸楚。
这山里的冬天,连他这样习惯了寒冷的人都觉得难熬,这只受伤的猿猴,没有食物,没有温暖的住所,恐怕熬不到开春就会死在这冰天雪地之中。
“跟我回去吧,我给你弄点吃的。”
说完,他脱下自己的外套,慢慢靠近猿猴。
猿猴察觉到他的靠近,立刻龇牙咧嘴地发出威胁的声音。
它用尽全身力气,挥舞着前肢,试图阻止孙志发的靠近,受伤的腿也不停地蹬着地面,带起一片片雪花。
孙志发没有退缩,他一步一步地向前挪着,嘴里不停地说着安抚的话:“别怕,别怕,我不会伤害你的。”
可猿猴根本不听,依旧疯狂地挣扎着。
它时而用尖锐的爪子抓向孙志发,但因为虚弱没有太大的力气,时而又用头去撞孙志发的身体。
孙志发一边躲避着猿猴的攻击,一边继续靠近。
他心里清楚,如果不把猿猴带回去,它肯定活不过这个冬天。
猿猴的挣扎越来越激烈,它的身体因为过度用力而不停地颤抖,呼吸也变得急促。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孙志发和猿猴就这样僵持着。
猿猴的体力渐渐不支,它的动作越来越慢,挣扎的幅度也越来越小。
终于,在又一轮的挣扎后,猿猴再也支撑不住了。
它的身体一软,瘫倒在地上。
孙志发心中一紧,赶紧加快脚步,来到猿猴身边。
他轻轻地把猿猴抱在怀里,发现它比自己想象中轻得多,抱在怀里就像一个七八岁的孩子。
猿猴在孙志发的怀里,微微动了动,似乎还想挣扎,但已经没有力气了,只能无力地靠在孙志发的身上,渐渐失去了意识。
孙志发住在村西头,那是一座老旧的土房,经过多年的风吹雨打,墙壁已经有些斑驳。
院子里杂草丛生,自从老伴去世后,他就再也没有心思收拾这个院子,这里显得格外荒凉。
他把猿猴安置在后院的杂物房里,找来一些干草,铺在地上,给它做了一个简单的窝。
然后,他又端来一碗剩饭和几个地瓜,放在猿猴面前。
猿猴缩在角落里,不吃也不动,只是警惕地盯着孙志发。
孙志发蹲在门口,看着这个新来的“客人”,轻声说:“你不吃东西,伤怎么好?”他想了想,接着说:“我给你取个名字吧,叫煤球,怎么样?”
煤球毫无反应,只是瑟瑟发抖,看来它还没有从恐惧中缓过神来。
02
村民们离开后,孙志发缓缓转身,脚步略显沉重地回到杂物房。
他蹲下身子,目光落在煤球面前的饭碗上,那碗里的食物依旧满满当当,一口都没动过。
“他们走了,别怕。”孙志发轻声说着,声音温和而平静,他缓缓坐到煤球对面,尽量让自己看起来不那么有威胁性。
“你不吃东西怎么行呢?伤成这样,得吃点好的才能养好身体呀。”
不知过了多久,孙志发感觉煤球的眼神似乎没那么戒备了,那原本警惕的目光中多了一丝柔和。
他轻声说:“你慢慢习惯这里的生活,我不着急。明天我再来看你。”说完,他起身慢慢离开。
接下来的一个月里,孙志发每天都雷打不动地来到杂物房,一待就是几个小时。
他给煤球讲村里的趣事,哪家娶了新媳妇,哪家孩子考上了大学;也讲自己年轻时的经历,曾经跟着村里的人去外地打工,见过不少世面;有时还会抱怨自己腿疼的老毛病又犯了。
煤球始终和他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但孙志发发现,它开始偷偷地吃他留下的食物,虽然只是小心翼翼地吃一点,但这也是一个好的开始。
到了第二个月,煤球的戒心明显降低了不少。
“你的腿得治治。”一天,孙志发看着煤球的右腿,认真地说道。“再这样下去,怕是会越来越糟。”
孙志发年轻的时候在镇上的药铺帮过工,跟着老中医学了一些推拿的手法,虽然不算精通,但也想试试帮煤球治腿。
第一次触碰煤球的腿时,煤球激烈地反抗起来,它用力地挥舞着爪子,差点抓伤孙志发。
但孙志发没有气馁,他每天都会慢慢地尝试。
他先轻轻地抚摸煤球的背,让它慢慢放松下来,等它不再那么紧张的时候,才小心翼翼地靠近它的伤腿。
三个月后,煤球终于允许孙志发碰它的腿了。
孙志发仔细地检查着,发现煤球的右腿不是普通的骨折,而是天生的畸形,骨头长得歪歪扭扭的。
从那以后,孙志发开始每天为煤球按摩腿部,用他在药铺学来的手法。
村里人听说孙志发还在养着那只“怪猴”,都纷纷跑来劝他。
村长吴大虎带着几个村民来到了孙志发家。
吴大虎站在院子里,大声问道:“志发,听说你捡了只猿猴?”
孙志发从屋里走出来,点了点头说:“是啊,我在山里捡的,它的腿瘸了,怪可怜的。”
村民们听了,纷纷挤到杂物房前,透过门缝往里看。
吴大虎皱起眉头,脸上露出担忧的神情。
他对孙志发说:“志发,这东西来路不明,万一有病怎么办?我劝你还是放回山里去。”
孙志发挡在门口,态度坚决地说:“它受了伤,放回去就是死路一条。我一个人住,不怕,你们别管。”
村民们见孙志发态度如此坚决,便七嘴八舌地劝说起来。
有的说:“志发,你年纪大了,别给自己找麻烦。”
有的说:“这东西要是发起疯来,伤了人可怎么办?”
但孙志发不为所动,依然坚定地站在门口。
吴大虎叹了口气,无奈地说:“你这人倔得很,说不通。但我提醒你,出了事,村里不负责。”说完,便带着村民们离开了。
只有沈凤兰,村里开小卖部的寡妇,偶尔会送些水果来,说是给孙志发和“那小家伙”改善伙食。
转眼煤球跟了孙志发三年。
这三年里,煤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它不再住在杂物房,而是搬进了孙志发的屋子,睡在炕角。
它学会了简单的手势,能清楚地表达饿了、渴了等需求。
它的腿在孙志发的精心按摩下,好转了不少。
虽然还是有些畸形,但已经能拄着孙志发为它做的木杖走路了。
最让孙志发吃惊的是,煤球越来越像“人”了。
它会双手拿东西吃,动作十分熟练;还会用盆洗脸,那模样就像一个爱干净的孩子;甚至还学会了用简单的工具,比如用小棍子拨弄东西。
它还会帮孙志发捡柴、递工具,干起活来有模有样。
有时,它还会学着孙志发的样子,轻轻地给他揉腰,那小手虽然力气不大,但却让孙志发感到无比温暖。
“你真不像普通猴子。”孙志发常常笑着对煤球说。
“你比我儿子还贴心。”煤球听了,会咧嘴“笑”,发出奇怪的声音,仿佛在回应孙志发的话。
转眼10年过去了,孙志发和煤球每天都待在一起,就连晚上都挨着一起睡觉。
2023年的春天来得格外早。
山上的野花刚刚开放,五颜六色的,美丽极了。
村口的大喇叭突然响了起来,打破了村里的宁静。
原来是县里要来拍乡村振兴宣传片。
“拍片不重要。”沈凤兰匆匆跑来,带来了最新的消息。
“重要的是,县里要修咱们村的路啦!”孙志发听了,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那好,路修好了,去镇上看病也方便多了。”
煤球蹲在屋檐下,悠闲地晒着太阳,对这消息没啥反应。
这些年,它越来越安静,不像刚来时那么容易受惊了。
如今,村里人都知道孙志发家有只“怪猴”,但大家早已习惯,没人再会去打扰他们的生活。
03
三天后,一辆面包车缓缓开进了宁静的小村。
车门打开,下来五六个人,他们背着各种设备,行色匆匆。
这群人先去了村委会,和村干部简单交流后,便开始在村里四处拍摄,镜头扫过古老的房屋、蜿蜒的小路,还有劳作的村民。
孙志发对这些并没有太在意。
当晚,年轻摄影师把拍摄的视频精心剪辑好,还配上了文字:“乡村老人的神秘猿猴伙伴”。视频里,孙志发神情专注,手法娴熟地给煤球按摩着腿部,而煤球则乖巧地坐在一旁,还时不时伸出小手帮孙志发捶捶背。
夕阳的余晖洒在他们身上,将两个身影拉得长长的,显得格外温馨。
这段视频在网上意外地火了。
网友们被这对老人和“猿猴”之间深厚的情谊深深感动,纷纷点赞转发。
评论区里热闹非凡,有网友评论道:“这哪是猴子?感觉像个……”
这条评论引发了更多的讨论,大家纷纷猜测煤球到底是什么。
然而,孙志发对这一切却一无所知。
他依旧过着平静的生活,每天按时给煤球按摩,和煤球聊天。
编辑搜图
直到有一天,村口突然停了好几辆车,一群城里人拿着手机,在村里四处打听“养猴老汉”的住处。
沈凤兰看到这热闹的场面,急忙跑来。
“志发,你火了!”沈凤兰气喘吁吁地说。
“好多人来看你和煤球!”
孙志发一脸茫然,皱着眉头问:“火什么?我一个老头,有啥好看?”
沈凤兰掏出手机,把视频翻出来给他看。
孙志发这才恍然大悟,但他却皱起了眉头,生气地说:“这些人瞎凑什么热闹?我和煤球过自己的日子,碍他们啥事?”
可来的人越来越多,情况变得越来越失控。
有的直接闯进院子,举着相机要给煤球拍照。
煤球哪里见过这阵仗,吓得浑身发抖,赶紧躲在屋里不敢出来。
孙志发气得满脸通红,拿起扫帚就往外赶人,大声吼道:“都滚,别吓我家煤球!”
这场风波持续了好几天,孙志发家门口常常有人蹲守,让他的生活变得一团糟。
吴大虎实在看不下去了,他派人在村口拦人,并放出话:“孙志发家不欢迎参观。”
这才让这场风波暂时平息下来。
然而,风波刚平,新的麻烦又来了。
一天下午,三辆政府牌照的车缓缓开进村。
从车上下来几个穿制服的人和一个戴眼镜的中年男人,他们直奔孙志发家。
“请问是孙志发同志吗?”一个制服男子礼貌地问道。
孙志发站在门口,警惕地看着他们,点了点头说:“我是,你们找我啥事?”
男子出示了证件,说道:“我们是省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接到举报,您家养了一只疑似珍稀猿猴,我们来核实一下情况。”
孙志发一听,紧张起来,大声说道:“什么举报?煤球是我在山里救的,当时它都快死了,是我把它养活的!”
这时,戴眼镜的男子上前一步,温和地说:“孙大爷,别紧张。我是郑常胜,省里研究灵长类的教授。我们不是来收走您的猿猴,只是想看看,确认一下物种。如果是珍稀品种,我们能提供专业照顾。”
孙志发半信半疑,皱着眉头问:“你们就看看?”
郑常胜连忙点头:“就看看,做记录,不会带走,您放心。”
孙志发犹豫了一会儿,最终还是让他们进了院子。
他朝屋里喊道:“煤球,有客人,别怕。”
煤球慢慢走出屋子,看到一群陌生人,立刻警觉起来。
它迅速退到孙志发身边,紧紧抓着他的衣角,眼睛里充满了警惕。
郑常胜看到煤球,脸色微微一变。
他仔细观察着煤球的体型、面部特征和动作,眉头越皱越紧。
过了一会儿,他忍不住问道:“孙大爷,这……真是猿猴吗?”
孙志发不解地说:“不是猿猴是啥?我在山里捡的,村里人都说是野猴。”
郑常胜和同事低声交谈了几句,然后接着问:“它跟您多久了?”
“十年了。”孙志发回答道,“刚来时瘦得皮包骨,腿也走不了,是我一点点把它养好的。”
郑常胜想靠近一些,好好观察煤球。
可煤球立刻后退,发出威胁的低吼声,那声音低沉而凶狠。
“它不喜欢外人。”孙志发解释道,“尤其穿制服的。”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郑常胜走到孙志发身边,诚恳地说:“孙大爷,我想请您和煤球明天去县医院检查。”
“我们安排专车,费用全包。”
孙志发立刻警觉起来,大声说道:“检查啥?我说了,煤球好好的,不用检查!”
郑常胜欲言又止,犹豫了一下说:“孙大爷,这事不简单。请相信我,我们为煤球好。”
孙志发固执地摇了摇头,坚定地说:“不去,我和煤球哪也不去。你们要带走它,没门!”
郑常胜见他戒心这么重,也不好再强求,只好说:“那明天我们带设备来您家,做简单检查,不带走煤球,行吗?”
孙志发勉强同意了。
送走郑常胜等人后,孙志发坐在院子里,心神不宁。
十年来,他一直把煤球当成一只特殊的猿猴,可郑常胜的反应却让他心里充满了疑惑。
来源:财商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