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看着热搜上"Jagger像小老头"的调侃,我忽然想起老家门前那棵歪脖子树——春天抽新芽时总被嫌弃歪斜,待到盛夏却成了孩子们最爱的乘凉地。
最近娱乐圈的热门话题里,有个14岁少年意外成了"顶流"。
不是因为父母的光环,而是被推上风口浪尖的颜值争议。
看着热搜上"Jagger像小老头"的调侃,我忽然想起老家门前那棵歪脖子树——春天抽新芽时总被嫌弃歪斜,待到盛夏却成了孩子们最爱的乘凉地。
十年前《爸爸回来了》里那个圆滚滚的小团子,如今已窜到一米八的个头。
海南的阳光在他脸上刻下小麦色印记,凌乱的卷发像被海风揉过的云朵,唇边绒毛倒像父亲郑钧年轻时扎人的小胡子。
网友戏称他"像印度电影里的哲人",可谁没在青春期经历过这种尴尬?
就像我们当年偷穿妈妈高跟鞋、硬拗成熟造型,不过是成长路上必经的"扮大人"游戏。
刘芸晒出的九宫格照片里,儿子穿着人字拖倚在美术馆白墙前,单手插兜的姿势活脱脱是郑钧摇滚范儿的复刻版。
有网友笑称"这身行头像是从爸爸衣柜顺的",但外景照里少
年挺拔的肩线与舒展的肢体语言,分明藏着艺术世家的独特基因。
这让我想起表姐家儿子,明明父母都是学霸,那孩子偏要当电竞主播,现在不也做得风生水起?
这场颜值风波意外揭开了Jagger的另一重身份。
国际青少年艺术展上,他的油画《海浪与礁石》以大胆的色彩碰撞获奖,展厅里那个手持调色盘讲解创作理念的少年,比任何精修照都更具说服力。
就像郑钧当年唱《灰姑娘》时,谁在意过他的爆炸头是否整齐?
艺术的力量,从来不在皮囊而在魂灵。
最近和做儿童教育的朋友聊天,她说了句特别戳心的话:"现在的孩子太着急被定义了。"
Jagger的成长轨迹恰恰印证了这个观点——当基因彩票没有开出预期中的模样,艺术天赋反而成为最独特的身份标识。
就像我们小区那个总被说"不像父母"的小姑娘,如今已是舞蹈学院的首席,每次登台都像只破茧的蝴蝶。
站在舆论中心的少年,正在经历比外貌变化更深刻的蜕变。
画室里沾满颜料的双手,国际航班上与各国艺术家交流的自信眼神,都在诉说着一个关于自我认同的故事。
或许正如郑钧所言:"摇滚精神从来不在发型,而在打破框架的勇气。"
当星二代的标签逐渐褪去,属于Jagger的艺术篇章才刚刚展开。
下次再看到这样的热搜,不妨多些耐心。毕竟每个孩子都是待放的花苞,有的早春绽放,有的盛夏才吐露芬芳。
而真正的美好,从来不在别人的眼光里,而在自己成长的节奏中。
来源:空气猫的老婆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