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红极一时出国的明星们:有人飞上天,有人摔得很惨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05 11:19 1

摘要:要是你混在当年的圈里,哪怕是个跑龙套的,都得被人问一句:“打算出国吗?”——就像今天有人问你“投不投资AI股”一样。

有人说,八十年代的中国文艺圈,是一场短暂却浓烈的春天。

国门刚开,电影、音乐、舞蹈全都在冒芽。

可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出国”成了最时髦的词。

要是你混在当年的圈里,哪怕是个跑龙套的,都得被人问一句:“打算出国吗?”——就像今天有人问你“投不投资AI股”一样。

彼时的逻辑很简单:国外=天堂,能学技术、能赚大钱,还能在洋光片子里露脸,光宗耀祖。于是,从1979年到1989年,国内一半的金鸡、百花奖影后,都走了。

1989年的金鸡奖甚至没了影后,马晓晴明明够资格,只能挂个提名。

可是,天堂没那么大,去的人多了,就有人睡地下室、有人刷盘子、有人被婚姻绊住脚。

等90年代《北京人在纽约》播出来,那句“如果你爱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如果你恨他,也把他送到纽约”,算是把这一代人的现实扒了个底朝天。

1976年,15岁的陈冲凭《青春》出道;1980年,《小花》让她成了史上最年轻的百花影后。

按理说,后面就是平步青云,可1981年,她收拾行李去了美国。

刚去的日子,真是“天堂的另一面”。举目无亲,文化隔阂,白天上课,晚上在餐厅刷盘子,老板还会骄傲地跟客人介绍:“这是从中国来的影后。”

她笑笑,心里是另一回事。

后来在自传里,她承认自己曾遭到校医侵犯——那种事,在彼时是不能公开说的。

最惨的时候,她演的第一个戏,是躺着当尸体。漂亮是漂亮,可骚扰没少遇到。

1985年她回国上春晚,本想给自己刷个正面形象,结果一句话被爱国舆论骂回去,又灰头土脸回了美国。

直到遇到柳青,才有了转机——婚姻一阵甜蜜,但好莱坞成名后绯闻缠身,两人吵到离婚。1991年,陈冲嫁给美国心脏科医生彼得,生了两个女儿。

近些年,她回国拍戏,《误杀》《如懿传》里都能看到她,但国籍,已经换了。

1963年生,北京姑娘,家境好,体育特长生。

1986年凭《非常大总统》里的宋庆龄拿百花奖最佳女配角,正当红的时候,全家去了加拿大温哥华。

国内有房有车,到了那边只能租房,房东看她是外国人,骗了三年房租。

她学英语,帮丈夫开物流公司。熬了五年,公司才稳下来。

2010年,她合伙开了电影学院,朋友撤资,她把积蓄全投进去,硬是干出名堂,还拿了加拿大移民创业奖。

如今62岁,依然往返中加,搞文化交流,但整了不少医美,脸已经不是当年那个温婉的样子。

上戏科班、上海人艺演员,《女大学生宿舍》《红衣少女》里的青春形象,让她在80年代火得不行。

1986年秋天,她揣着60美元独自去了美国。

第一份工就是洗盘子,手泡肿。还当过保姆、清洁工,交不起房租的时候,是在美留学的熊晓鸽接济了她。

后来,两人结婚,一起开公司拍电影,赚到财富自由,还生了一对双胞胎。

今天的罗燕,是事业家庭双丰收的那一类。

鹅蛋脸,双眼皮,谢园说她是“全班男生暗恋的对象”。

20岁就全国走红,偏偏在思想还保守的80年代,嫁了个大她14岁的德国人。1984年跟丈夫去了国外,生了两个女儿,从黑发到白头。

千禧年后回国复出,《狂飙》《我叫赵甲第》里都有她的戏。

她的故事告诉你,有人是为了事业出国,有人是为了爱情。

四川姑娘,父亲是军人,母亲是舞蹈演员,17岁当文艺兵。80年代初,她是国内银幕上的清纯代表,登上过《大众杂志》封面。

1990年,她以交流生身份去纽约大学学电影,毕业后混进好莱坞。

再出现时,打扮狂野、我行我素,自曝交往过80多个男友。《怒火攻心2》《霍比特人传奇》里都能看到她。年过花甲,不婚不育——她活成了别人无法定义的样子。

上影厂的招牌演员,《405谋杀案》《垂帘听政》都有她。

1986年,她息影去美国留学,遇到查尔斯,结婚生子,定居休斯顿,从此远离聚光灯。

高鸿萍:武术队出身,《铜头铁罗汉》后出国经商,在波黑开饭店。

詹萍萍:《西游记》里的金圣宫娘娘,去美国后卖过货、教过京剧,晚年孤身去世。

殷亭如:挂历女神,《苏醒》后赴美,嫁企业高管,当全职太太,2017年病逝。

张小燕:武术冠军,《自古英雄出少年》女主,后在法国任国家武术队总教练,创办学校推广中国功夫。

还有祝希娟、张闽、韦唯、李勤勤、许志崴、周洁、李芸、张伟欣、毛永明、杨海莲……他们的轨迹很像——带着“去更好的地方”的希望出发,最后有人回来,有人留在那里,有人不愿、不敢、也没法再回来。

八十年代那波出国潮,有人真的是为了学艺、为了眼界,回来后成了桥梁;也有人是为了逃避、为了镀金,结果被现实一顿毒打。

那时的“国外”,带着一层滤镜。

可是地下室的湿气、刷盘子的油渍、语言的障碍、婚姻的失衡,这些都没人会提前告诉你。

所以,别轻易把“出国”当成改变命运的万能钥匙。

命运从来不是你站在哪片土地上决定的,而是你在那片土地上,怎么活。

八十年代那些人,用一生交了学费——有人买到了想要的自由,有人付出了再也回不来的青春。

来源:古风文史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