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乡村振兴的时代征程中,如何突破资源利用瓶颈、构建可持续发展生态,成为众多地区探索的核心命题。朔城区下团堡乡以创新思维探索特色发展路径,全力盘活“特色”资源,激活产业“造血”功能。
在乡村振兴的时代征程中,如何突破资源利用瓶颈、构建可持续发展生态,成为众多地区探索的核心命题。朔城区下团堡乡以创新思维探索特色发展路径,全力盘活“特色”资源,激活产业“造血”功能。
在朔州宏建食品有限公司瓶装水的生产车间,当地的深井水经过严格消毒、封闭灌装、光学检测等环节就进入了包装车间。在外包装上,设计师巧妙地将应县木塔、崇福寺、月亮门等标志性元素融入其中,通过一瓶瓶水传播文旅形象。小小的纯净水,却蕴含着乡村振兴与文旅融合的大文章。在一年前,这里还是废弃房屋。为激活沉睡资源,市文旅集团为村庄发展精准画像,依托当地优质的地下深井水和西山良好的生态环境,投资300万元建设了两条纯净水生产线,打造出兼具经济价值与文化属性的乡村振兴项目。公司的副总经理李雪峰说:“水厂建立之初是围绕乡村振兴和文旅结合的形式来建设的,在后期的所有的生产工艺,以及宣传方式上,都是围绕当地的景点特色来进行宣传的。目前,整个水厂生产小瓶的生产线每小时产量近2000瓶,大桶的产量每小时近500桶。”
水源经三级过滤与两级反渗透技术处理后,各项指标均优于国家标准。运营一年来,水厂通过多元渠道持续拓展市场,销售额逐步增长。市文旅集团副总经理刘井泉说:“成立一年来,已和宾馆、加油站等上百家单位签订销售协议,更有婚庆等可为用户量身定做专用水,不仅为当地盘活了闲置房屋,而且为经济的发展和解决劳动力就业起到了积极作用。”
从废弃房屋到现代化水厂,从单一资源到产业矩阵,朔城区下团堡乡积极推广组织联建、产业联营、村庄联动机制,发展“资源+文化+产业”融合路径。随着暑期的到来,马营堡村迎来了大批游客前来打卡,农文旅的深度融合正在成为乡村振兴的“催化剂”。朔城区宇翔文化乐园经理张苗苗说:“乐园设有动力设备、无动力设备两大类共30余个游玩项目,为前来游玩的市民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选择,进入暑期后,乐园人流显著增长。目前,工作人员也从原本的22人增至57人。”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下团堡乡通过引导大学生、致富能人等回乡创业,一大批适合农村发展的好项目落地生根,逐步实现“村村有项目、集体有收入、全民好创业、人人好就业”的目标。朔城区下团堡乡相关负责人表示,下团堡乡以深入学习践行“千万工程”经验为重要契机,立足乡村振兴战略目标,锚定产业发展主线,科学谋划、精准施策,持续培育特色产业项目。通过整合资源、统筹规划,打造出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产业项目:在马营堡村建成宇翔文化园,孙家嘴村投产纯净水厂;在上团堡村开辟200亩朝天椒标准化种植基地,逐步形成“一业带百业、产业促增收”的发展格局,有效带动农民拓宽增收渠道。
编辑:麻世杰
复审:李池
终审:杨强
来源:画报朔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