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农业品牌建设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湖南零陵区积极引导各地依托不同的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培育一批独具地域特色、承载文化内涵的乡土特色产品,打造一批“土字号”“乡字号”特色农产品品牌,赋能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农业品牌建设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湖南零陵区积极引导各地依托不同的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培育一批独具地域特色、承载文化内涵的乡土特色产品,打造一批“土字号”“乡字号”特色农产品品牌,赋能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近日,在零陵区南津渡街道香零山生态农业园产业园,许多市民游客在果园里采摘阳光玫瑰葡萄,工作人员通过平台推销阳光玫瑰葡萄和香零山白桃产品,下单的网民接连不断。
“我们依托特定的土壤、气候条件和标准化种植技术,种植的葡萄在果形、口感等方面皆为上乘品质,市场销量和品牌认可度逐年提升,产品远销。”香零山村支书胡昌平说起村里的阳光玫瑰葡萄,满心欢喜。
近年来,南津渡街道创新采用“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推进种植规模化,种植“阳光玫瑰”“香零山白桃”“南津渡脆李”等特色农产品。在销售端,街道通过拓展社区团购、直播电商等新渠道,整合冷链资源,实现错峰销售,构建从“田间地头”到“终端货架”的全链条流通体系,切实解决了农户的后顾之忧。
目前,街道3个村种植阳光玫瑰、香零山白桃等特色水果500余亩,辐射带动100余名农民增收,全产业链综合年产值近500万元。从“小果园”到“大产业”,南津渡街道用水果“串”起了一条“富民大道”,打造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推动产业提质增效的“强劲引擎”。
南津渡街道的成功,是零陵“土特产”品牌化发展的生动注脚。近年来,邮亭圩镇以提升农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通过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社会参与的协同机制,持续扩容优质大米种植、杂交稻等,同时,该镇以"三湘护农"为契机,聚焦推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督促相关部门做好技术培训、生产指导、产销对接等工作,加强对优质稻等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等工作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对产业发展中的各环节、全要素,开展源头、过程、末端全链条“跟踪式”监督,为乡村振兴赋能增效。据悉,该镇通过政府领导和大户示范,年优质稻种植达2.5万亩,杂交制种2万亩。
在位于的邮亭圩供销社内的永兴大米加工厂,生产车间内,智能化生产线高效运转,金黄的稻谷经过脱壳、筛选、抛光等工序蜕变为精米,再经过灌装、封袋、分装、发货等环节销往全国各地。
近年来,邮亭圩镇培育了“邮亭圩优质大米”“高山野生茶”等品牌6个,拥有稻米加工企业8余家,集种植、收购、深加工等于一体的产业体系已初步形成,邮亭圩优质稻米品牌效益逐渐显现。
截至目前,全区现有农产品品牌总数86个,其中,全国驰名商标2个,省著名商标7个,市知名商标2个,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个,绿色食品31个,拥有水口山牛扣、水晶巷酱板鸭、大庆坪禾花鱼、文雷村乳鸽、乡土地标菜名单。
“今年以来,我区通过挖掘‘土’的资源、放大‘特’的优势、提高‘产’的效益,积极培育特色品牌。”零陵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陈海明表示,下一步将精准定位市场需求,推动农业从“品质优势”向“品牌优势”跨越,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能。(殷娜 唐洪波 唐高翔)
来源:金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