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柳州跑到长沙住了一个月,回来闺蜜问感觉怎么样,脑子里蹦出的第一个念头:柳州和长沙放一块儿比,长沙差远了。不是什么打卡网红地的心思,就想试试换个城市过日子,早上嗦碗粉,晚上江边吹吹风,像本地人一样晃悠。
从柳州跑到长沙住了一个月,回来闺蜜问感觉怎么样,脑子里蹦出的第一个念头:柳州和长沙放一块儿比,长沙差远了。不是什么打卡网红地的心思,就想试试换个城市过日子,早上嗦碗粉,晚上江边吹吹风,像本地人一样晃悠。
出发前朋友圈都羡慕,“长沙多热闹”“茶颜悦色排队都值”,家里人念叨“去大城市开开眼”。自己心里也跟着飘,琢磨着是不是节奏快点人也精神点。真落地长沙扑面而来的不是湘江的风,是人潮。五一广场地铁口像开闸泄洪,黑压压一片,橘子洲大桥晚高峰一片红。
去了趟岳麓山,想着工作日人少,大清早打车过去,导航红线亮得刺眼。司机一路叹气:“搞不赢咧,游客多得吓人,山脚停车位抢破头。”都说长沙交通发达,地铁像蜘蛛网似的。方便是真方便,去趟省博物馆换乘两次,错过一班得干等八分钟。
自驾更崩溃橘子洲头想拍个毛爷爷雕像,找车位兜了三圈,还要提前预约才可以,最后停到一公里外步行街地下库,出来还得交二十块停车费。
在柳州?柳江边租个小电驴,滨江路兜一圈,风里带着紫荆花的味儿,河堤钓鱼佬比车多。打个车,师傅慢悠悠:“去哪凯?走水南路快还是红光桥?”车上还能扯两句螺蛳粉哪家酸笋够臭。
长沙交通像打仗,出门先看表,算地铁班次,掐红绿灯。在柳州,完粉再出门都不迟,公交车晃到五星街照样赶得上午茶。
住宿这块,长沙五一广场周边酒店密密麻麻,江景房广告打得响,周末普通连锁敢叫价四五百,窗户外头是隔壁写字楼的排气扇。订民宿更坑,照片拍得跟设计师样板间似的,实际住进去,又是另一种体验。
吃饭就更憋屈。长沙人爱说湘菜香辣过瘾,费大厨辣椒炒肉、炊烟小炒黄牛肉,名字听着就下饭。找家点评高分馆子,菜单翻到价格页,点个剁椒鱼头手抖。菜上来盘子精致,口味也猛,就是感觉像完成任务。
太平街里小吃摊挤爆了,臭豆腐、糖油粑粑排长龙,举着碗都找不着地儿站。网红龙虾馆?取个号前面一百桌,饿得前胸贴后背。
柳州呢?青云菜市五块钱卷粉,阿姐问:“要酸豆角咩?花生碎多给点。”深巷螺蛳粉摊,老板见生面孔直接加勺酸笋:“试试嘛,我家自己腌的。”融安滤粉、三江牛瘪锅、露水汤圆,巷子随便钻一家,味道实在不玩花活。螺蛳粉汤头熬得发白,炸蛋吸饱辣油,嗦完额头冒汗才叫爽。
在长沙想吃地道点,得做攻略:预约码、排队提醒、网红店隐藏菜单,吃顿饭比写方案还费脑。有次闻到冬瓜山肉肠香,刚凑过去老板喊:“莫排了!卖空了!”铁板上油滋啦响,肠子影子都没见着。
景点名声大,岳麓书院、橘子洲、省博物馆,进岳麓书院,导游喇叭声盖过蝉鸣,爱晚亭拍照得见缝插针。橘子洲小火车排队半小时,毛爷爷雕塑前排自拍杆像丛林。文和友里更是人挤人,想拍张怀旧照,背景里全是举奶茶的游客。
柳州的景点不闹腾。龙潭公园晨练的阿公比游客多,风雨桥下能听见自己脚步声。三江程阳八寨,鼓楼里侗族阿婆绣花,相机凑近也不抬眼。柳江夜游船三十块,吹着风看音乐喷泉,甲板上还能跳广场舞。在长沙坐湘江游轮?顶层观景台加收八十,挤得转个身都难。
长沙一个月最戳心窝子是钱包瘪得快。吃饭住宿样样偏贵,在柳州五星街吃牛杂火锅人均五十扶墙出,景点门票实在,风雨桥免费逛。菜市买水果,摊主主动抹零:“阿妹常来啊。”
讲生活味道,长沙人嗓门大动作快。粉店老板收碗碟噼里啪啦,问路指个方向就走:“前头拐弯就是咧!”柳州人碎嘴。粉摊老板娘看你加辣油,能扯十分钟:“克过窑埠古镇冇?晚上灯光好看啵。”出租车司机听说你去工业博物馆,一路讲柳钢老故事:“以前烟囱冒红烟,全城都见得到咧!”
说实话,长沙适合短途疯玩,感受人气和喧闹。真要住下来喘口气,柳州更自在。
去长沙玩,挑两三个点足够,贪多变军训。订房提前,避开芒果台录节目的日子。吃饭少信网红榜,钻居民楼下的蒸菜馆,三荤一素四十块吃得踏实。景点赶早或蹭晚,省博物馆刚开门人最少。
柳州玩就简单。租车沿柳江开,鹿寨香桥岩、融水苗寨、三江侗寨随停随住,民宿门口随便停车。小吃放开尝,五块芋头糕、八块马打滚,撑不到晚饭。景点别赶路,龙潭公园喂半天锦鲤,柳侯祠看老榕树影子慢慢移。
说到底过日子不是赶景点。长沙像直播带货热闹但累人。柳州是街角糖水铺,坐下就不想走。走得地方多了才懂,让人想留下的,永远是那份不慌不忙的烟火气。
来源:自在的玲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