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亩产比去年多收500斤,全靠机井灌溉抽得足!”8月7日,横山区雷龙湾马铃薯种植基地里,种植户王志庆扒开土层,饱满的“金疙瘩”滚落在地,他指着不远处运转的抽水泵,对国网榆林市横山区供电公司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说。
“今年亩产比去年多收500斤,全靠机井灌溉抽得足!”8月7日,横山区雷龙湾马铃薯种植基地里,种植户王志庆扒开土层,饱满的“金疙瘩”滚落在地,他指着不远处运转的抽水泵,对国网榆林市横山区供电公司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说。
雷龙湾片区2300亩马铃薯田,是当地名副其实的“致富田”。眼下正值块茎膨大关键期,24小时不间断的灌溉是丰产的关键。服务队队员带着绝缘手套,逐台检查12眼机井的电机线路,用万用表测量接地电阻,当天就排查出6处线路老化隐患,更换漏电保护器9个,确保每台设备都能“满负荷”运转。
“以前抽水机三天两头跳闸,一亩地浇透得花两天。现在电稳了,4小时就能浇完,还省了三分之一的电费。”王志庆算起账来:他家50亩马铃薯,往年亩产约3000斤,今年有了稳定电力加持,预计能收3500斤,按市场价每斤1.8元算,能多赚4.5万元。
为让“金疙瘩”喝足“电力水”,国网榆林市横山区供电公司早已完成基地周边1.8公里低压线路改造,新增2台100千伏安变压器,使灌溉设备供电可靠率从92%提升至99.9%。党员服务队开辟“马铃薯产业绿色通道”,将新增机井接电时间从5个工作日压缩至2个,还为种植户定制“分时用电表”,指导在谷段时段灌溉,2300亩基地年省电费超6万元。
目前,雷龙湾马铃薯机械化种植率达100%,从播种到收获全程电力赋能,预计总产可达8050吨,产值突破1450万元。服务队建立的“田埂服务档案”,记录着每块地的用电负荷,24小时故障响应让抢修不隔夜。电力“满格”护航,正让一颗颗马铃薯变成致富“金疙瘩”,在乡村振兴的路上越滚越远。(供稿:国网榆林市横山区供电公司)
责编:张颖
编辑:李晴
来源:陕西时代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