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3岁的王大爷静静地看了女儿一眼,没有争辩,没有愤怒,只是默默地从衣柜里取出一件件衣服,整齐地叠放在破旧的行李箱里。
"爸,您收拾一下,明天就搬过去。"王丽红着眼圈,声音有些发颤。
83岁的王大爷静静地看了女儿一眼,没有争辩,没有愤怒,只是默默地从衣柜里取出一件件衣服,整齐地叠放在破旧的行李箱里。
"爸,您别这样,我心里也不好受......"王丽哽咽着想要解释。
"没事,去那里也挺好的。"老人的声音平静得让人心疼,仿佛在说一件与自己无关的事情。
就这样,王大爷带着一个行李箱和几件简单的物品,被女儿送进了夕阳红敬老院。然而,谁也没想到,仅仅5天后,王丽就接到了一个让她彻底懵掉的电话......
01
深夜11点,王丽家里传出激烈的争吵声,声音大得连隔壁邻居都被惊醒了。
"你到底要我怎么办?爸的医药费一个月就要三千多,孩子的补习费也要两千,我一个月才挣多少钱?"王丽的丈夫李强红着眼睛咆哮着,手里挥舞着一堆账单。
"那也不能把我爸送走啊!他养我这么多年,现在老了我就不管了?"王丽哭着反驳,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
"你有本事你养啊!你看看咱家现在什么样子,连房贷都快还不上了!"李强一把推开茶几,茶杯摔得粉碎,碎片溅了一地。
客厅里一片狼藉,孩子被吵醒了,在卧室里哭个不停。
王大爷坐在自己的小房间里,透过门缝听着外面的争吵,老人的手微微颤抖着。这样的争吵已经持续了半个多月,每次都是因为他。
"你们知不知道,我在单位都抬不起头了!同事们都知道咱家的情况,我觉得丢人!"李强越说越激动。
"李强,你小声点,别让爸听到。"王丽压低声音说。
"听到又怎么样?他又不是不知道!你看看他,一天到晚就知道在房间里待着,连饭都不好好吃,这是在跟我们赌气呢!"
就在这时,门铃突然响了,是邻居打来的110。
"怎么了?家里有什么事吗?"两个警察站在门口询问,手里还拿着小本子。
李强和王丽面面相觑,最终还是王丽开了门:"没事,就是夫妻吵架,不好意思打扰大家了。我们马上就安静下来。"
"家庭矛盾要冷静处理,别影响到邻居休息。"警察善意地提醒了几句才离开。
警察走后,屋里陷入了死一般的沉默。孩子的哭声还在继续,让这个家显得更加破败。
凌晨2点,王大爷悄悄起身,换了衣服就往外走。王丽听到动静追了出来:"爸,您这么晚要去哪?外面多冷啊。"
"出去走走,在家待着闷。"王大爷裹紧了外套。
"大半夜的多危险,您快回来。万一摔着碰着怎么办?"王丽担心地说。
王大爷摆摆手:"没事,我心里有数。这里我住了这么多年,闭着眼睛都知道路。"
说完就头也不回地走了,留下王丽一个人站在门口,不知道该不该追上去。她想跟出去,但又怕父亲更加生气。
直到凌晨5点,王大爷才回来,衣服上还带着露水,鞋底沾着泥土,也不知道去了哪里。
"爸,您去哪了?我担心死了。"王丽迎上去。
"就在小区里转了转,看看那些花花草草。"王大爷简单地回答,然后就回房间了。
第二天早上,李强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抱怨:"你看看,现在连晚上都不让人安生了。邻居们都知道咱家的事了,我还怎么在这里住下去?"
"要不咱们搬家?"王丽试探着说。
"搬家?拿什么搬?你知道现在房租多贵吗?"李强没好气地说,"最根本的问题不解决,搬到哪里都一样。"
王丽看着憔悴的父亲,心里像刀割一样疼,但现实的压力让她无法呼吸。孩子的学费、房贷、生活费,还有父亲的医药费,这些数字像山一样压在她心里。
"要不,咱们去看看附近的敬老院?"王丽试探着说出了这句话,连她自己都觉得难以置信。
李强眼睛一亮:"早就该这样了!那些地方有专业的护工,比咱们照顾得好。而且设施齐全,有医生,有活动,比在家里闷着强多了。"
王丽忍着泪水,开始在网上搜索附近的敬老院。夕阳红敬老院的评价不错,费用也还能承受,每月2800元包吃住,还有医疗保障。
她鼓起勇气给敬老院打了电话,约定第二天去看看。挂断电话的那一刻,王丽觉得自己像个罪人。
当天晚上,王丽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脑子里全是父亲这些年来对她的好。小时候她生病,父亲背着她跑医院;她结婚时,父亲把所有积蓄都给了她;孩子出生后,父亲又帮着带孩子......
现在,她却要把父亲送到敬老院。
02
"爸,明天咱们去个地方看看好吗?"王丽战战兢兢地和父亲开口,声音轻得像蚊子叫。
王大爷正在窗边浇花,听到女儿的话,手中的水壶停在半空中。那盆君子兰是他最喜欢的,养了十几年了。
"什么地方?"王大爷转过身来问。
"就是...就是一个环境特别好的地方,有很多老人一起,不会孤单。那里有医生,有护工,还有各种活动......"王丽支支吾吾,不敢直说。
王大爷转过身来,看着女儿红肿的眼睛,突然明白了什么。
"是敬老院吧?"王大爷的声音很平静。
王丽愣住了,没想到父亲会这么直接。她点了点头,眼泪止不住地流:"爸,我......我也不想这样,可是......"
让王丽意外的是,王大爷并没有像她想象中那样愤怒或者伤心,而是平静地说:"那就去看看吧。"
这种反常的平静让王丽更加不安。她原本准备了一大堆解释的话,什么环境好、有人照顾、不孤单、对身体好之类的,但父亲的反应让她全部咽了回去。
"爸,您......您不生气吗?"王丽小心翼翼地问。
"生气有什么用?"王大爷重新拿起水壶,继续给花浇水,"你们有你们的难处,我理解。"
"可是我觉得自己特别不孝,特别对不起您......"王丽哽咽着说。
"傻孩子,什么孝不孝的。"王大爷放下水壶,轻抚着女儿的头发,"你能想着给我找个好地方,已经很不错了。"
第二天,王丽带着父亲来到夕阳红敬老院。院长热情地接待了他们,是个五十多岁的女人,看起来很和善。
"您二位请跟我来,我带您参观一下我们的设施。"院长引导着他们往里走。
敬老院比王丽想象中要好很多,环境整洁,设施齐全。有专门的医务室,有活动室,有图书角,还有一个小花园。
"老人们在这里生活得怎么样?"王大爷问了第一个问题。
"都很好,您看。"院长指着活动室里的老人们,"他们在下棋、聊天、看电视,很热闹的。"
活动室里确实有十几个老人,有的在看电视,有的在聊天,看起来精神状态都不错。
参观结束后,院长问:"王大爷,您觉得怎么样?"
"挺好的。"王大爷简单地回答。
王丽原本以为还要回家再商量商量,没想到父亲突然说:"能今天就住进来吗?"
"爸!"王丽震惊地看着父亲,"您怎么这么急?"
"为什么这么急?家里还有些事情需要安排吧?"院长也有些意外。
王大爷摆摆手:"没什么好安排的,我的东西不多,收拾一下就行。早点过来,早点适应。"
院长看了看王丽:"那您女儿的意思呢?"
王丽不知道该说什么,父亲的反应完全超出了她的预期。
"那行,您先回去准备一下,明天正式入住怎么样?"院长建议道。
"好的。"王大爷点点头。
回家的路上,王丽忍不住问:"爸,您为什么这么急着要走?是不是生我的气了?"
"没有生气。"王大爷看着窗外,"既然决定了,就不要拖拖拉拉。也许早点过去适应适应更好。"
"可是我总觉得......"王丽还想说什么。
"小丽,你不要有心理负担。"王大爷转过头来看着女儿,"爸爸已经83岁了,该想开的都想开了。你们年轻人有年轻人的生活,不能因为我耽误了。"
这句话让王丽更加困惑。父亲的反应完全超出了她的预期,这种平静甚至让她觉得有些害怕。
晚上,王大爷开始收拾行李。王丽想帮忙,被拒绝了。
"您慢点,不着急。需要带什么尽管说。"王丽站在一旁,看着父亲一件件地整理衣物。
王大爷的东西确实不多,几件换洗的衣服,一些日用品,还有一个小药盒。但王丽注意到,父亲在整理时偷偷藏起了什么东西,动作很轻,但还是被她看到了。
"爸,您藏什么了?"王丽好奇地问。
"没什么,一些旧物件,没用的东西。"王大爷的语气有些不自然。
"什么旧物件?我帮您整理吧。"
"不用,我自己来就行。"王大爷坚持着。
第二天一早,王丽开车送父亲去敬老院。一路上,两人都很沉默。
到了敬老院门口,王大爷下车时对女儿说:"以后不用总来看我,你们忙你们的。"
"爸,我每个星期都会来的。"王丽的声音有些颤抖。
"看情况吧,别因为我影响了你们的生活。"王大爷拎着行李箱走进了敬老院的大门。
03
王大爷被分配到了三人间,房间不大但很整洁,有三张单人床,每人一个小衣柜。室友是两个70多岁的老人,一个叫张师傅,一个叫刘叔叔。
"新来的?"张师傅上下打量着王大爷,语气不太友善,眼神里带着挑剔。
"是的,请多关照。"王大爷礼貌地打招呼,放下行李箱。
"关照?"张师傅冷笑一声,"这里可不是你家,规矩多着呢。"
"听着,这里的热水有时间限制,早上6点到8点,晚上7点到9点。错过了就没有了。吃饭也是,过了时间就收盘子,饿肚子可别怨别人。"张师傅像是在下马威。
"知道了,谢谢提醒。"王大爷依然很客气。
"还有,厕所要排队,洗澡也要排队。活动室的好位置都是我们老人占的,你别想着一来就抢位置。"张师傅继续说着。
刘叔叔看不下去了:"老张,你这样说话不合适吧。"
"怎么不合适?我这是告诉他规矩,免得他不懂事。"
第一天的晚饭时间,王大爷来到食堂,张师傅已经坐在那里了。
"新人坐那边。"张师傅指了指角落的一张小桌子。
"老张,这里又没有固定座位。"刘叔叔看不下去了。
"规矩就是规矩。"张师傅坚持着。
王大爷没有争辩,端着饭菜坐到了角落里。饭菜虽然不如家里的可口,但也还算干净,有荤有素。
吃完饭回到房间,王大爷从行李箱底部拿出了纸笔,开始给女儿写信。
"亲爱的小丽,爸爸在这里很好,你不要担心。这里的环境不错,饭菜也还可以......"
写到这里,王大爷停下了笔。他想告诉女儿自己理解她的难处,想告诉女儿不要因为送他来这里而内疚,但这些话写出来只会让女儿更加难受。
他又写了几行,但越写越觉得不合适。最终,王大爷把信撕掉了,撕得很碎,扔进了垃圾桶。
"写什么呢?给家里报平安?"张师傅看到了这一幕。
王大爷没有理他,躺在床上闭上了眼睛。
第二天,张师傅继续找茬。轮到王大爷洗澡时,他故意说热水器坏了,让王大爷白等了半个小时。
"老张,你这样不厚道。"刘叔叔实在看不下去了。
"我怎么不厚道了?热水器确实坏了啊,刚才修好的。"张师傅一脸无辜。
王大爷依然没有发作,只是默默地去洗澡。但他心里明白,这个张师傅是在故意刁难他。
第三天,活动室里有老人在下棋。张师傅在敬老院里下棋很厉害,很少有人是他的对手。
"新来的,会下棋吗?"张师傅挑衅地问。
"会一点。"王大爷谦虚地回答。
"那来两盘?不过我丑话说在前头,我在这里还没输过。"
围观的老人们都知道张师傅的棋艺,心里为王大爷捏了把汗。
两人坐下对弈,一开始张师傅还很自信,但下了几步后脸色就变了。王大爷每一步都下得很稳,看似平常,但每一步都恰到好处。
半个小时后,张师傅败下阵来。
"再来一盘!"张师傅不服气。
"好的。"王大爷收了棋子,重新摆盘。
第二盘,张师傅更加认真,但结果还是败了。而且败得更彻底。
围观的老人们都看傻了,张师傅在这里称王称霸这么久,没想到今天遇到了对手。
"你以前是干什么的?"张师傅有些不甘心地问。
"退休工人。"王大爷简单地回答。
"工人?不可能吧?"张师傅满脸疑惑。
"真的是工人。"王大爷收拾着棋子。
但围观的老人们都觉得,这个新来的王大爷肯定不简单,普通工人哪有这样的棋艺。
04
送走父亲后,王丽回到家里,看着父亲住过的小房间,心里五味杂陈。房间里还残留着父亲的味道,那种淡淡的老人味混合着药味。
李强在一旁说:"你看,清静多了吧?现在咱们可以好好过日子了。孩子也不用担心吵到爷爷了。"
王丽没有回话,开始整理父亲留下的东西。衣柜里还有几件父亲常穿的衣服,都洗得很干净,叠得整整齐齐。书桌上放着老花镜,还有一些她小时候的照片。
看到那些照片,王丽的眼泪又流了出来。照片里的她还是个小女孩,父亲年轻英俊,正抱着她笑得很开心。
清理到床底下时,王丽发现了一堆医院的检查报告,日期都是最近几个月的。她心里一紧,赶紧翻看。
血常规、心电图、胸部CT、肝功能检查......一堆报告让王丽看得心惊胆战。她从来不知道父亲去做过这些检查。
"这是什么时候的检查?我怎么不知道?"王丽自言自语,手都在发抖。
她仔细看了看日期,都是最近三个月内的,而且每次检查父亲都是一个人去的。父亲为什么要瞒着她去医院?是不是身体有什么问题不想告诉家里?
更让王丽震惊的是,在报告的最后,她发现了一张住院缴费单,金额是8000多元,日期是上个月。
"爸什么时候住院了?我怎么一点都不知道?"王丽心里涌起巨大的恐慌。
她想起父亲那天深夜离家出走,想起父亲反常的平静,想起父亲急着要去敬老院的表现,一切似乎都有了解释。
"难道爸爸身体有什么大问题,但是不想告诉我们,怕给我们增加负担?"王丽越想越害怕。
她拿起手机想给父亲打电话,但又放下了。如果父亲真的是为了不给家里增加负担而隐瞒病情,那她现在问起来只会让父亲更加痛苦。
接下来的几天,王丽每天都在后悔和自责中度过。她开始频繁地给敬老院打电话,询问父亲的情况。
"王大爷一切都好,您放心。"护士长每次都这样回答。
"他吃饭怎么样?睡觉好吗?有没有不舒服?"王丽追问着。
"都很正常,王大爷适应得很好,您真的不用担心。"
但王丽心里的不安越来越强烈。她觉得自己做了一件非常错误的事情,在父亲最需要家人陪伴的时候,她却把他送走了。
更让王丽难受的是,她发现父亲这些年来一直在默默地贴补家用。在整理父亲的物品时,她发现了一个小本子,上面记录着父亲的养老金支出。
每个月2800元的养老金,父亲只留下800元给自己花,其余的2000元都以各种名义给了家里。买菜钱、孩子的零花钱、修理费......零零总总,一年下来就是两万多。
"我怎么这么糊涂,从来没有仔细算过这些账。"王丽抱着本子哭了很久。
她这才意识到,家里的经济压力看似很大,但实际上如果没有父亲的贴补,情况会更加糟糕。而她却因为那点医药费就把父亲送走了。
王丽还发现了父亲藏在枕头下面的一沓钱,有3000多元,都是一些旧钞票。这应该是父亲攒下来的私房钱,可能是想着万一家里有急用能拿出来。
"爸爸,您为什么什么都不告诉我?"王丽对着空荡荡的房间哭泣。
李强看到妻子这样,也有些不忍心:"要不,咱们这个周末去看看老爷子?"
"真的吗?"王丽眼睛一亮。
"但是不能总去,会让他觉得你不放心这个决定。"李强补充道。
05
王大爷在敬老院的前五天过得并不轻松,但他努力在适应着新的环境。每天按时起床,按时吃饭,努力融入这里的生活。
第一天,他主动帮助食堂的工作人员收拾碗筷,动作利索,态度认真。
"王大爷,您不用做这些,安心休息就行。"护工小李劝他。
"闲着也是闲着,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王大爷擦着桌子,动作很认真。
"您真是个好人。"小李由衷地赞叹。
第二天,他在活动室里看到有老人在看书,但因为字太小看不清楚。
"我来帮您读吧。"王大爷主动提出。
他的声音很好听,读得也很有感情,很快就吸引了其他老人过来听。
"王大爷,您读得真好,比电视里的播音员还好听。"一位老奶奶夸奖道。
"谢谢夸奖。"王大爷谦虚地笑笑。
第三天,敬老院来了一个志愿者团队,给老人们表演节目。其中有个小女孩朗诵诗歌,但有些地方读错了。
王大爷在台下听着,忍不住小声纠正了几个字的读音。坐在旁边的老人听到了,都很佩服。
第四天,张师傅又开始找王大爷的麻烦。他故意在王大爷洗脸时把水龙头关掉,然后装作不知道。
"水怎么停了?"王大爷满脸肥皂泡,眼睛都睁不开。
"不知道啊,可能是水压不够。"张师傅在一旁幸灾乐祸。
这次,王大爷终于有些生气了。
"张师傅,咱们都是老人,何必为难彼此呢?"王大爷的语气变得严肃起来。
"你什么意思?说我为难你?"张师傅恼羞成怒。
"我没有那个意思,只是希望大家能和睦相处。"
"和睦相处?你算老几啊!"张师傅突然爆发了,"在这里我说了算!你一个新来的,还想教训我?"
"我没有要教训您的意思......"
两人的争执声越来越大,引来了护士长和其他老人围观。
护士长劝了几句,把两人分开了。
第五天上午,王大爷在自己的床位上休息,突然想起了女儿小时候的一些事情。想起她第一天上学时紧张的样子,想起她考试不好时自己安慰她的情景,想起她结婚时自己流下的眼泪......
这些回忆让王大爷的心情变得复杂起来。他的情绪也突然变得激动起来。
"我要给我女儿打电话!现在就要打!"王大爷站起来,显得很着急。
"王大爷,您怎么了?"护工小李赶紧过来询问。
"我必须要和我女儿说几句话,很重要的事情!"王大爷的声音有些颤抖。
"您别着急,我现在就给您女儿打电话。"护士长被叫了过来。
但王大爷摇摇头:"不,你们不能代替我说。我必须亲自和她说。"
"那您说什么事这么急?"
王大爷看了看周围的人,欲
言又止:"就是...就是想她了,特别想。还有一些事情,我觉得应该告诉她了。"
"要不您先冷静一下,我们晚点再联系您女儿?"
"不行!必须现在!"王大爷的情绪越来越激动。
护士长看着王大爷激动的样子,决定马上给他女儿打电话。
王丽刚从公司下班回到家,手机铃声急促地响起。她看了一眼来电显示——夕阳红敬老院。
"喂,您好,请问是王大爷的家属吗?"电话那头传来护士长略显紧张的声音。
"是的,我是他女儿,怎么了?我爸有什么事吗?"王丽心里咯噔一下,紧张地问道。
"您能尽快过来一趟吗?关于您父亲的情况......"护士长的话说到一半,又停了下来。
"到底怎么回事?您快说啊!"王丽急得直跺脚。
护士长深吸了一口气,缓缓说道:"您父亲他......"
听完护士长的话,王丽手中的电话瞬间滑落在地,整个人愣在原地......
来源:小马阅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