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皓家的暑假太圈粉!11 岁儿子高铁写作业,二宝追着妈妈跑成复制粘贴版王皓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05 10:40 1

摘要:你见过 11 岁的小孩坐高铁不玩手机,全程趴在小桌板上写作业吗?王皓家的大儿子海苔就这么干了!当别的同龄娃在车厢里闹着要平板时,这小子愣是在哐当哐当的列车声里写完了三张数学卷,连乘务员阿姨都忍不住多看两眼。更绝的是,这趟回丹东姥姥家的旅程里,弟弟一见面就飞扑过

你见过 11 岁的小孩坐高铁不玩手机,全程趴在小桌板上写作业吗?王皓家的大儿子海苔就这么干了!当别的同龄娃在车厢里闹着要平板时,这小子愣是在哐当哐当的列车声里写完了三张数学卷,连乘务员阿姨都忍不住多看两眼。更绝的是,这趟回丹东姥姥家的旅程里,弟弟一见面就飞扑过来抱妈妈,俩娃追着打闹的样子,活脱脱把 “幸福家庭” 四个字写成了动态表情包 —— 王皓这俩儿子,是怎么教得这么招人疼的?

故事得从闫博雅收拾行李那天说起。作为王皓背后的女人,她把带娃回娘家这事儿提上日程时,眼里的期待藏都藏不住。结了婚的姐妹都懂,这种带着孩子回娘家的雀跃,比自己放假还让人激动。这次行程分了两拨,闫博雅带着 11 岁的海苔哥哥坐高铁,二儿子海螺早就被姥姥接走了,王皓则因为工作缠身没能同行,但这丝毫不影响一家人奔赴团聚的热情。

高铁刚开出半小时,海苔就从书包里掏出作业本。闫博雅坐在旁边偷偷拍视频,镜头里的男孩脊背挺得笔直,铅笔在纸上沙沙作响,阳光透过车窗照在他黝黑的胳膊上 —— 这是打高尔夫晒出来的健康肤色。“十几岁的小孩不眼馋电子产品,坐下就开始写作业,这一点已经超过很多同龄人了。” 闫博雅在文案里骄傲地说。可不是嘛,现在多少家长为了让娃放下手机斗智斗勇,海苔却像有自动屏蔽功能,连邻座阿姨递来的小零食都只是摆摆手,专注得像个小大人。

四个小时的车程快结束时,闫博雅往窗外一看,乐了。站台上那个踮着脚扒窗户的小家伙,不是二儿子海螺是谁?旁边站着的姥爷正笑着拍他后背,爷孙俩早就等在那儿了。海螺这孩子,简直是王皓的迷你版复刻,连那撮倔强的头发都和爸爸一个样,有网友开玩笑说:“这哪是父子,分明是 3D 打印出来的!”

车门刚打开,海螺就像颗小炮弹似的冲过来,抱着闫博雅的腿喊 “妈妈”,声音脆得像咬了口冰糖。海苔紧随其后下车,兄弟俩见面没说两句话就扭打起来,你推我一下,我挠你痒痒,把站台当成了游乐场。姥爷在旁边笑着摇头:“这俩小子,不见面想得慌,见了面就拆家。” 这场景是不是特眼熟?家里有俩男孩的都知道,热闹和闹腾从来都是一对双胞胎。

到了姥姥家,丰盛的晚餐刚上桌,海螺就拉着妈妈去看他的 “秘密基地”—— 阳台上摆满了姥爷帮他养的小金鱼。海苔则被姥姥拉着问学校的事,时不时回头瞪弟弟一眼,那眼神里的宠溺藏都藏不住。闫博雅看着这一幕,悄悄拍下照片发给王皓,配文:“你不在家,俩活宝也没翻天。”

第二天一早,闫博雅就带着海螺去了王皓提前找好的乒乓球训练馆。这可是王家的 “祖传事业”,小家伙握着球拍的样子有模有样,虽然球总打飞,但架势十足。最让人忍俊不禁的是海苔,他双手叉腰站在旁边当教练,一会儿喊 “弟弟,发球别太急”,一会儿说 “膝盖再弯点”,那严肃的样子,活脱脱是王皓在场边指导队员的缩小版。

“哥哥不光能安心在高铁上学习,对弟弟也特别负责任。” 闫博雅在视频里说。海螺练累了跑去喝冷饮,海苔就拿起球拍自己练会儿,阳光照在他被晒黑的脸上,汗珠滚下来都没察觉。有网友 “勇敢的铅笔 S0C” 评论:“王皓夫妇把俩儿子教育的很好,将来这俩孩一定是人材,俩宝宝一定要向你爸爸学习,长大后为国为父母争光。”

其实熟悉这家人的都知道,王皓和闫博雅在教育孩子上从不含糊。海苔学高尔夫,夫妻俩再忙也会抽时间陪练;海螺喜欢打球,王皓就亲自教握拍姿势。更难得的是,他们从不把孩子当 “星二代” 养,海苔的书包洗得发白还在用,海螺穿的运动鞋鞋边都磨破了。闫博雅常说:“孩子穿得差点没事,品性得养好。”

傍晚一家人去江边散步,海苔牵着姥姥的手听她讲过去的事,海螺则骑在姥爷脖子上数星星。闫博雅看着这温馨的画面,突然想起刚嫁给王皓那会儿,有人说 “运动员不懂浪漫”,可现在看来,王皓用他的方式守护着这个家 —— 把比赛奖金存起来给孩子上学,再忙也要每天和儿子视频,连海螺的发型都是他亲手剪的。

“山荫下的艳阳天” 说得好:“这俩娃长相都更多随了娘!” 仔细一看还真是,海苔的眼睛像闫博雅一样有神,海螺笑起来的梨涡和妈妈一个模子。但骨子里那股不服输的劲儿,分明是王皓的影子。就像海苔打高尔夫输了会偷偷练到天黑,海螺打球被哥哥打败了,抹把眼泪继续上场,这股韧劲,比任何奖杯都让人骄傲。

现在这家人还在丹东享受假期,海螺每天拉着姥爷去训练馆,海苔则在姥姥的监督下完成暑假作业,闫博雅偶尔发段视频,配文简单得像日记:“今天包了姥姥爱吃的饺子”“海苔教海螺做算术题”。没有华丽的辞藻,却把平凡日子过成了诗。

或许这就是最好的家庭教育吧 —— 父母不用喊口号,只用行动告诉孩子什么是责任;孩子不用刻意懂事,却在爱的包围里自然长成温暖的模样。王皓在赛场上拿过无数冠军,但在网友眼里,他最成功的 “作品”,或许就是这两个吵吵闹闹却又互相牵挂的儿子。等到假期结束,这哥俩说不定又能给大家带来新惊喜,毕竟在爱里长大的孩子,永远自带光芒。

免责声明:文章案例过程,图片都来自于网络,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果涉及案件版权或者人物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删除内容!特别说明,文本不存在捏造事实。

来源:鹤城晚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