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2日晚,由武汉说唱团出品的沉浸式喜剧《风声鹤“立”》在“快活里”剧场迎来了第一百场演出。为了回馈观众,武汉说唱团特意排练了百场纪念特别场,不仅延长了演出时长,还准备了文创周边等惊喜礼品,为观众打造全新体验。该剧自2024年12月首演以来,以其精彩的剧情、与
湖北日报见习记者 唐雪舟 通讯员 姚俐玲
8月2日晚,由武汉说唱团出品的沉浸式喜剧《风声鹤“立”》在“快活里”剧场迎来了第一百场演出。为了回馈观众,武汉说唱团特意排练了百场纪念特别场,不仅延长了演出时长,还准备了文创周边等惊喜礼品,为观众打造全新体验。该剧自2024年12月首演以来,以其精彩的剧情、与观众的深度互动、浓郁的武汉味深受观众喜爱,几乎场场爆满。
演出现场给观众赠送文创周边
每场演出都建观众群,剧目有“售后”
沉浸式喜剧的表演方式使得演员与观众的距离被拉得更近。如何与观众沟通,如何让观众满意,这是演员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该剧负责人、主演李聪表示,为了迎接天南海北的观众,他们做了很多准备,例如开通残疾人通道、母婴室、行李寄存处等,一切都是为了让观众舒心,尽最大可能满足观众的需求。
由于是互动式喜剧,剧场被打造成“十字形”,演员站在舞台上时要面对来自观众四面八方的目光,心理上承受了巨大的压力。“这和过去的传统演出很不一样,一开始我们也很不适应,慢慢到现在我们游刃有余。”由于要和观众互动,而观众的反应又是不可控因素,因此他们必须要随时准备好应对一些突发状况。李聪无奈地表示,“有时候离观众太近,也需要屏蔽一些来自观众的干扰。”
演出过程中,演员与观众几乎零距离
除了戏内的互动,戏外也要认真聆听观众的意见。在每场戏结束后,演员都会在现场和观众拍几张大合照,然后面对面建群,把照片发给观众,有的观众会直接在群里提出意见,大到剧情互动的设置,小到背景音乐的播放,只要是中肯的意见,剧组都会尊重并考虑修改。为了更好地和观众交流,演员们都开通了自己的小红书账号,在戏外维持角色形象,给观众打造专属“售后服务”。
李聪向记者讲述,有一次,一个观众在演出结束后向他们提意见,觉得在某个情节配的背景音乐有问题,他们很尊重观众的想法,于是立刻修改了那个桥段。如今的演出和最初的首场演出相比,在内容上有了不少改动,可以说,正是由于演员和观众的共同演绎、共同创造,才有了《风声鹤“立”》今天呈现出来的模样。
演出剧照
愿你因为一部剧,爱上一座城
首场演出至今,从一开始的“都市茶座剧场”到现在的“快活里剧场”,《风声鹤“立”》收获了不俗的成绩。观众遍布各个省份,甚至有人专门为了看这场演出而规划来武汉的行程。李聪很兴奋地分享了一个故事,一对来自北京的母子头一天人还在北京,母亲一边陪孩子参加比赛一边抢票,抢到第二天下午三点的票。第二天早上六点,母子俩起床赶高铁,下了高铁就直奔剧场,看完演出后决定在武汉再玩两天。“我看到孩子很开心,妈妈看着孩子开心也开心,作为演员我收到观众这样的反馈,好幸福。”
演出结束后的演员合影
《风声鹤“立”》是一个关于黄鹤楼的故事,剧中融入了大量的武汉地方元素,作为道具的热干面、巧妙穿插的武汉方言,还有源自武汉的网络流行语“蒜鸟蒜鸟都不容易”,都在向观众输出武汉文化与武汉精神,让观众感受到武汉的魅力,发自内心地爱上这座城市。
百场演出场场爆的成绩,李聪觉得还不是终点。他认为,第一百场演出之后还会有两百场、三百场,他们会一直演下去,向源源不断、远道而来的客人讲述这里的历史与传奇。
主演李聪与签名墙合照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来源:阳光解说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