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4日,由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的2025“范长江行动——香港传媒学子浙江行”活动在浙江杭州启动。8月3日至8月9日,来自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都会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树仁大学等15名香港学子将奔赴杭州、宁波两地,感受“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史春波
8月4日,由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的2025“范长江行动——香港传媒学子浙江行”活动在浙江杭州启动。8月3日至8月9日,来自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都会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树仁大学等15名香港学子将奔赴杭州、宁波两地,感受“诗画浙江”的魅力所在,并用手中的笔记录下在浙江的所见所闻。
据悉,此次浙江行活动,香港学子将深入“杭州六小龙”之一的强脑科技、灵伴科技等行业头部企业,了解浙江AI技术和数字经济日新月异的发展现状;寻访宁波鞍山村等乡村振兴案例,感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浙江的生动实践;走进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典藏馆、中南卡通等文化工程和文化企业,感受浙江从五千年良渚“文明曙光”的唤醒,到千年文脉的传续;还有机会前往宁波帮博物馆、与在浙港人港企深入交流,对浙港合作交流、北上内地工作创业有更多真切了解。
采访团团长、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副董事长、总编辑张国义在致辞中表示,范长江是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1935年,年仅26岁的大公报记者范长江,只身前往人迹罕至的中国大西北,创造了中国现代新闻史上创造了一系列新闻奇迹,同时他“胸怀国家 文章报国”的精神,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新闻工作者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希望同学们能以范长江等新闻前辈为榜样,用你们的脚步去丈量“诗画浙江”,用你们的眼睛去发现浙江快速发展的秘诀何在,用你们的脑去思考浙江高质量发展背后的原因,用你们手中的笔和相机将在浙江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记录下来。愿浙江行,既能记录下浙江如火如荼的发展图景,也能为“一国两制”行稳致远注入青春视角。同时也希望通过此次范长江行动,为浙港两地青年交流搭建起一座新的桥梁,进一步拓展两地交流合作新空间。
浙江省委宣传部部务会议成员、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言人骆莉莉表示,浙江与香港人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通。“去年3月,浙江省政府新闻办与香港新闻工作者联会签署了《国际传播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开创了内地省份与香港主要传媒组织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的先例。在这个合作机制下,两地多次组织邀请香港传媒高层人士浙江参访活动。同时,两地十分重视青年人交流交往,积极开展了港澳青年浙江行、向香港科技大学赠送“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机遇中国·浙港新青年’采风交流等,‘范长江行动’三次到访浙江,这些活动为促进两地互融互通搭建了坚实桥梁。”
“‘范长江行动’自2014年开展以来,为香港传媒学子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机会,让我们走出课堂,深入祖国大地,用笔触记录时代的发展。”来自香港大学的戴文敏作为港生代表。在她看来,浙江不仅是历史文化深厚的江南水乡,更是中国创新发展的前沿。“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实践,到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从民营经济的活力迸发,到共同富裕的先行探索,这裡的每一个发展篇章,都值得我们用心聆听、用笔记录。”
“作为传媒学子,我们肩负着观察、思考与传播的责任。”戴文敏说,这次浙江行,不仅是一次采访实践,更是一次对国家发展的深度认知。“我们将用年轻的视角,记录浙江的创新与传承,并透过我们的报道,让更多人了解这片土地的活力与魅力。”
启动仪式上,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副董事长、总编辑张国义与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政府新闻办主任虞汉胤共同为“2025范长江行动——香港传媒学子浙江行”团员代表授旗。
新闻链接:
范长江是《大公报》著名记者。1935年7月起,26岁的范长江受《大公报》派遣前往西北,历时十个月,行程六千余里,足迹涉及四川、陕西、甘肃、青海和内蒙古五个省区,他以一个记者的独特眼光,向读者报道了当年西北地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族等方面的状况,一时在全国引起轰动,并因此奠定了他在中国新闻史上的崇高地位。
2014年起,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旗下《大公报》举办“范长江行动”,组织香港大专院校传媒学子先后奔赴内地、远走海外,行走各具特色的路线,足迹遍布全国百多个城市,以及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活动更不断创新形式,利用新媒体技术开展“云采访”,并组织内地学子来港参访,实现两地传媒学子的“双向奔赴”。学生在采访中学习和发扬“记者永远在路上”的精神,体验规范的新闻训练,在边走边写中切实了解祖国内地及海外的发展,在思考中探寻香港未来的发展机遇和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
“2025范长江行动”计划行走七条夏季团路线,包括“重庆行”“内蒙古行”“浙江行”“辽宁行”“江西行”“山东行”“京津冀行”,更将在圣诞假期举行“吉林行”冬季团,扩大活动覆盖面,全面丰富提升“范长江行动”的内涵。
“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