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项工作丨湘西刘氏小儿推拿:指尖上的“绿色疗法”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05 10:32 1

摘要:里耶秦简的斑驳墨迹、老司城的文献记载,连同“千年苗医、万年苗药”的口耳相传,无不诉说着湘西先民辨识百草、疗愈疾苦的古老智慧。历经千年沉淀,这些智慧凝结成雷火神针的迅疾、砖火熨帖的温热、刘氏小儿推拿的轻柔、谢氏接骨斗榫的精妙等十余项闻名遐迩的“专长绝技”与特色疗

编者按:

在武陵山脉环抱的神秘湘西,不仅坐拥华中地区“生物基因库”与“中药材宝库”的天然馈赠,更孕育了无数璀璨夺目的民族医药“专长绝技”与特色疗法。

里耶秦简的斑驳墨迹、老司城的文献记载,连同“千年苗医、万年苗药”的口耳相传,无不诉说着湘西先民辨识百草、疗愈疾苦的古老智慧。历经千年沉淀,这些智慧凝结成雷火神针的迅疾、砖火熨帖的温热、刘氏小儿推拿的轻柔、谢氏接骨斗榫的精妙等十余项闻名遐迩的“专长绝技”与特色疗法。如今,14项38个单位的州级以上传统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59项土家医药团体标准,让这些深山里的绝活得以登堂入室、惠及四方。它们根植于湘西50余万亩生机盎然的药田,依托华润医药等龙头企业引领的百亿级生物医药产业,在“1+5+X”现代化产业体系中重焕新生。

团结报从今日起特别推出“专项绝活”系列报道,讲述我州五项“专长绝技”(特色疗法)的传承与发展故事,带您领略神秘湘西的医药魅力,感悟传统智慧与现代科技的交融之美。敬请关注。

在湘西州民族中医院的刘氏小儿推拿科门诊,每日都上演着温馨治愈的场景:医师们以灵巧的指尖在患儿身上施术,用古老技法缓解病痛。这项传承百年的中医技艺,凭借独树一帜的手法与确切疗效,成为守护儿童健康的“中医瑰宝”。

夏日的清晨,雨丝淅沥。第六代传承人王鹏正全神贯注地为一名5岁感冒患儿推拿,指尖在孩子的五经穴位间轻柔游走。这看似简单的动作里,凝结着六代人薪火相传的智慧。

刘氏小儿推拿的渊源可追溯至清咸丰年间。御医刘杰勋将宫廷推拿秘术与湘西苗医草药疗法相融合,开创了这一独特流派。第四代传人刘开运自幼随父采药行医,历经六十余载临床实践,将中医理论、苗医特色与推拿技法精妙结合,创立了独树一帜的“刘氏小儿推拿学派”,与当时的“海派”“京派”并列为我国中医推拿领域的三大流派。

传承之路上,刘开运注重人才培育,通过家传、师承、学院教学等多元模式,培养出邵湘宁等一批中医推拿领域的中坚力量,让技艺传承脉络清晰。如今,第六代传承人王鹏接过了这根沉甸甸的接力棒。

“传承绝非简单复制,而是要在坚守精髓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王鹏的话语道出了传承的真谛。刘氏小儿推拿的独特魅力,蕴藏在其技法与理念之中。以“推、揉、拿、按、摩、运、搓、摇、拍、捏”十法为根基,形成了“以推、揉为主,拿、按为次,兼以摩、运、搓、摇、拍、捏”的手法特色。这些看似朴素的动作各含深意:推法的直线移动、揉法的回旋轻柔、拿法的一松一紧……通过精准按摩相应穴位,可治疗小儿积食、感冒发热等常见病症。更可贵的是,这种纯手法治疗规避了药物可能带来的副作用,特别适合体质娇嫩的婴幼儿。

“小儿推拿有别于成人推拿,讲究‘轻、柔、快、准’。”王鹏一边为患儿推拿,一边介绍。他先在患儿额头穴位施以特定手法,继而延伸至胸部、足部。指尖的一推一揉间,仿佛在与患儿进行无声的对话。短短十余分钟,患儿便停止哭闹,脸上还露出了笑容。患儿家长欣慰地说:“这是第三次推拿治疗,孩子的病情明显好转,效果确实令人满意。”

近年来,湘西刘氏小儿推拿屡获殊荣:2014年,国家级首批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湖湘五经配伍针推流派示范性门诊在湘西州民族中医院挂牌;2015年,“湘西刘氏小儿推拿”获评湖南省第一批中医药专长绝技项目;2016年,入选湖南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作为传承推广基地,湘西州民族中医院推拿科积极传播这项技艺。通过举办培训班、开展学术交流、编写专著等方式,每年吸引全国各地50—60名学员前来进修学习,小儿推拿门诊日均接诊量达120—150人次。自2012年起,该科已向湘西地区80多家基层医院推广技术,培训专业人员240余人。如今,湘西刘氏小儿推拿不仅在湖南遍地开花,更在贵州、重庆、湖北、广东、云南等地的基层医疗机构落地生根。

“老祖宗留下的好东西,绝不能在我们手里断了传承。”王鹏的话语中透着坚定。数百年的坚守与传承,让刘氏小儿推拿这棵杏林古树愈发枝繁叶茂。如今,在湘西的青山绿水间,那些灵巧的手指仍在书写着悬壶济世的新篇章,传递着跨越时空的医者仁心。

来源:湘西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