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办实事解难题丨孝昌白沙:抗旱提水解民忧 千方百计暖民心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05 08:55 1

摘要:烈日炙烤大地,旱情牵动人心。面对持续高温“烤”验,孝昌县白沙镇牢记为民宗旨,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聚焦“办实事解难题”这一核心要求,迅速行动、多措并举、聚合发力,打响了一场守护6万余亩稻田的“生命之水”保卫战,千方百计满足群众生产生活用水需求,全力以赴

烈日炙烤大地,旱情牵动人心。面对持续高温“烤”验,孝昌县白沙镇牢记为民宗旨,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聚焦“办实事解难题”这一核心要求,迅速行动、多措并举、聚合发力,打响了一场守护6万余亩稻田的“生命之水”保卫战,千方百计满足群众生产生活用水需求,全力以赴保障粮食安全。

统筹部署,织密抗旱“责任网”

旱情就是命令,保水就是责任。7月27日,白沙镇第一时间组织召开抗旱工作专题部署会,研判旱情形势,制定科学应对方案。明确责任分工,细化应急处置方案,构建“党委统揽、专班推进、部门联动、村组落实”的高效作战体系,全面压紧压实责任。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坚决打赢抗旱提水保民生、保秋收的硬仗。

多措并举,打好抗旱“组合拳”

白沙镇立足实际,把“解难题”的功夫下在田间地头,打出“摸旱情、清沟渠、提内水、抢客水、引外水、保安全”六措组合拳,确保抗旱工作高效推进。

全面摸清旱情底数——组建专班,凝聚村(社区)力量,深入田间地头、泵站塘堰,实地核查泵站运行、作物受灾程度、塘堰蓄水等情况,精准掌握旱情底数。经排查,全镇塘堰蓄水量仅占设计总量的35%左右,部分区域塘堰蓄水见底,水稻受旱面积较大,形势严峻。

干群同心清理沟渠——党员干部带头办实事,群众积极响应,昼夜奋战在清淤疏浚一线。他们清理涵管、加固挡水坝,疏通了一条条“生命渠道”,打通了输水“最后一公里”,为引水抗旱奠定了坚实基础。

沟渠通了,水才能到田里,再累也值了!”赵寺村党员郭小斌说。这朴实的话语,正是党员干部带头办实事、解难题的生动写照。

科学调度全力引水——坚持“先生活、后生产,保重点、顾一般”原则,科学配置输送水源。协调启动应急泵站提水,成功与花西乡实施分水,缓解义井、五四等村燃眉之急。精准施策、灵活调度,巧避用电高峰,错峰启用陆山泵站,保障河边、群光等村灌溉用水。府澴河、徐家河二分干渠沿线6处泵站昼夜轰鸣,全力抢提“客水”“外水”,把每一滴水送到最需要的地方。

心系民生,筑牢抗旱“安全阀”

饮水安全优先保障——对18座水厂实行“日巡查+专人值守+定期检测”制度,确保水质安全达标。针对地下水位下降、部分水厂供水紧张情况,果断实施分时段供水(上午11:00-13:00、下午16:00-22:00),并通过村组干部、应急广播广泛告知储水信息。同时,发动群众启用自备井230余口,形成多重保障网,兜牢民生底线、缓解生活用水困难,确保群众喝上“放心水”。

生产安全全程护航——服务靠前、保障有力,供电所全员下沉,加强线路巡检和维护,指导农户安全规范用电,确保抗旱用电“零事故”。农技人员深入一线,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最大限度减少旱情损失。

服务下沉纾困解难——全体驻村干部坚守岗位,化身“三大员”扎根田间农户。当好“指导员”,实地指导协调农户提水用水,指导科学灌溉;当好“宣传员”,发放《致居民朋友的一封信》,讲解“一水多用”技巧,同步宣传低茬收割政策,引导农民科学利用秸秆,严防火灾隐患;当好“调解员”,现场化解用水纠纷,耐心细致、公平公正,维护和谐抗旱秩序。

干涸的田里有了水,乡亲们的眉头舒展了、烦心事解决了,我们倍感欣慰。”赵寺片区组长陈庚感慨道。

截至目前,白沙镇累计投入抗旱人力3000余人次,启动固定泵站35处,投入抗旱水泵500台套,提水量180万立方。下一步,白沙镇将持续关注旱情动态,抓细抓实各项抗旱措施,千方百计保障群众生活用水,最大限度减轻农业损失。

通讯员:周丽雯

一审:刘金兮

二审:黄一阳

三审:李文莉

来源:孝昌发布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