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破解“想生不敢生”的困境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05 08:25 1

摘要:人口问题是“国之大者”,生育支持政策调整完善事关千家万户。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江西省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8月1日,记者就相关内容采访了省卫生健康委人口监测与家庭发展处相关负责人,对政策背景、重点内容进行了解读。

人口问题是“国之大者”,生育支持政策调整完善事关千家万户。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江西省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8月1日,记者就相关内容采访了省卫生健康委人口监测与家庭发展处相关负责人,对政策背景、重点内容进行了解读。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年龄结构变化,我省面临出生人口规模下降、群众婚育观念转变等一系列新形势新问题。在这一背景下,该如何提升育龄人群的生育意愿?完善的政策支持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我省持续充实完善生育支持政策工具箱,此次出台的《若干措施》相较以往更具针对性,具备更强的操作性和执行力,体现了我省对当前人口发展新形势的积极应对。”省卫生健康委人口监测与家庭发展处相关负责人如是评价。

经济负担、子女照料等是影响家庭生育决策的重要因素。记者注意到,此次《若干措施》精准聚焦这些现实痛点,从经济、服务、时间和文化支持等多个维度发力破题,致力于健全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人口服务体系。

经济支持作为生育支持的基础,能从根源减轻家庭生育压力。在这一层面,《若干措施》强调生育保险、税收、医保等政策工具的使用,强化制度保障。例如,将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纳入生育保险范围,落实3周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子女教育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加强儿童医疗用药和医疗费用保障等。为进一步支持积极生育,我省把新生儿参加基本医保纳入常态化实施的民生实事,实现新生儿“出生即保、直接结算”,同时给予新生儿出生后3年内医保缴费的财政资助。

在时间支持方面,我省将建立生育休假成本共担机制,加强对产假、生育奖励假、陪产假、育儿假等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确保生育假期落到实处。在服务支持方面,《若干措施》聚焦住房、教育、医疗、养育等重点领域,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破解“想生不敢生”的困境——鼓励加大对多子女家庭适当提高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督促用人单位依法依规保障孕产期、哺乳期女职工权益;在增加公建托育服务供给方面,“推进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被纳入我省2025年民生实事,将通过新建、改扩建嵌入式社区托育服务设施,为群众提供半日托、计时托、临时托等多样化服务,并向0至3岁婴幼儿家庭发放托育服务消费券,切实减轻其经济负担。

生育意愿的提升,不仅与实打实的经济、服务政策息息相关,文化支持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此,《若干措施》提出的“营造生育友好社会环境”任务,倡导培育积极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健康观,实施人口高质量发展宣传教育专项行动,加强人口国情国策教育等。“共同营造生育友好的社会环境,是支持生育的重要一环。通过积极构建新型婚育文化、加强社会宣传倡导,着力营造生育友好的文化氛围和支持生育的社会环境,可有效避免片面、负面观点的频繁传播加剧年轻人‘恐婚’‘恐育’的心理。”省卫生健康委人口监测与家庭发展处相关负责人表示。

人口是国家和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石,建立并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是提升家庭生育意愿、释放生育潜能、实现适度生育水平的重要举措。7月28日,国家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公布,这表明我国生育支持引导和激励机制正在不断完善。下一步,我省也将持续优化完善相关政策措施,着力打造人口发展和生育友好高地,全力推动全省人口高质量发展。(记者 倪可心)

来源:金台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