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发表!干细胞治疗新冠肺炎患者的真实世界研究及1年随访数据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3-11 17:51 4

摘要:近日,一项关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治疗新冠肺炎(COVID-19)患者的真实世界研究及1年随访数据在权威期刊《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Chinese Medical Journal)上发表。该研究由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

转自:中源协和订阅号

近日,一项关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治疗新冠肺炎(COVID-19)患者的真实世界研究及1年随访数据在权威期刊《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Chinese Medical Journal)上发表。该研究由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王福生院士团队发表,进一步验证了间充质干细胞(MSC)治疗新冠肺炎康复期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新冠肺炎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研究背景

新冠肺炎(COVID-19)是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起的全球性大流行病,截至2024年11月,全球累计确诊病例超过7.76亿,死亡病例超过700万。尽管已有多种治疗手段,如抗病毒药物、激素治疗和康复者血浆等,但重症和危重症患者的死亡率仍然较高,且部分患者在康复后仍存在长期的多系统损伤,尤其是肺部损伤。间充质干细胞(MSCs)因其具有分化潜能、再生能力和免疫调节特性,被认为在多种临床环境中具有治疗潜力。自2019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全球已有超过100项关于MSCs治疗新冠肺炎的临床试验注册。

研究方法

该研究是一项多中心、单臂的真实世界研究,纳入了110名新冠肺炎患者,其中21名中度患者和31名重度患者接受了MSC治疗,26名中度患者和32名重度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接受了标准治疗,MSC治疗组患者在入院后的第0、3、6天分别接受了4×10^7个MSCs的静脉输注。研究的主要观察指标包括不良事件(AEs)、肺部CT病变比例、肺功能、6分钟步行距离(6-MWD)、临床症状和实验室参数等,并在第28、90、180、270和360天进行了随访。

研究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MSC治疗在中度新冠肺炎患者中显著改善了肺功能参数,包括第28天、90天和360天的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和最大用力肺活量(VCmax)。在重度患者中,MSC治疗显著减少了第90天的肺部磨玻璃样病变比例。此外,MSC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无显著差异,表明MSC治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在肺功能评估方面,MSC治疗显著改善了中度患者的FEV1和VCmax,并在重度患者中显示出对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的改善趋势。尽管所有患者在随访期间均表现出轻微的肺部病变进展,但MSC治疗组的患者仍显示出更好的肺部病变恢复情况。

讨论与结论

该研究进一步验证了MSC治疗在新冠肺炎康复期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尤其是在改善肺部病变和肺功能方面的潜力。尽管新冠肺炎普通型患者在肺部影像学上没有显著改善,但在肺功能恢复方面表现出显著优势。研究还指出,MSC治疗在缓解重型患者的疼痛症状方面也有显著效果。

然而,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未来还需要更大规模、设计更严谨的临床试验来进一步验证这些初步发现。

总结

这项真实世界研究为MSC治疗新冠肺炎提供了有力的证据,表明其在改善肺部病变和肺功能方面的潜力,尤其是在康复期患者中的应用前景广阔。随着进一步的研究和优化,MSC治疗有望成为新冠肺炎患者康复的重要手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发生后,国家紧急启动了“人干细胞用于治疗2019-nCoV感染肺炎的临床研究”、“CAStem细胞药物治疗重型新冠肺炎研究”和“应对新冠肺炎的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研究”等应急科技攻关项目。

在疫情暴发之初,中源协和即迅速响应,参加了由解放军总医院王福生院士团队牵头的国家科技部应急攻关重大专项,提供了符合国际工艺标准、经过中检院检定的、高质量生产的间充质干细胞制剂,保障了临床研究的顺利进行,共救治了新冠患者二百余人,为挽救患者的生命贡献了力量。

2021年1月,中源协和收到国家科技部感谢信,感谢中源协和在参与疫情防控应急科研项目中所做的工作和付出的努力。中源协和下属子公司武汉光谷中源药业有限公司依托中源协和在干细胞领域深耕多年的技术积累,开发出新一代“即用型”间充质干细胞新药(VUM02注射液),其中临床分型为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适应症,以新冠期间的临床研究数据为基础,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