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铁路公司常以车载Wi-Fi作为服务亮点,但对欧洲数以百万计的乘客而言,列车网络仍是一场效率与耐心的博弈。尽管运营商正尝试新的解决方案,但要实现稳定的高速连接,未来仍充满颠簸。
本文为深度编译,仅供交流学习,不代表日新说观点
铁路公司常以车载Wi-Fi作为服务亮点,但对欧洲数以百万计的乘客而言,列车网络仍是一场效率与耐心的博弈。尽管运营商正尝试新的解决方案,但要实现稳定的高速连接,未来仍充满颠簸。
布鲁塞尔—夏天如期而至。你跳上了一列火车,准备在欧洲大陆来一场畅快的旅行。笔记本电脑已打开,待办事项清单也已就绪,但车上的Wi-Fi却另有打算:邮件发不出去,网页打不开,至于在线视频,更是奢望。
“欧洲列车上的Wi-Fi性能和质量非常糟糕,”网络智能公司Ookla的行业分析师卢克·基霍在接受《POLITICO》采访时直言不讳。
造成这种糟糕体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技术上的挑战,也有物理层面的障碍。首先是速度。火车的高速行驶使得车载Wi-Fi天线,甚至是乘客自己的手机,都难以与沿途不断更换的移动基站保持稳定的连接。
“如果火车以每小时200公里的速度行驶,设备可能每45或60秒就会穿越一个基站,这是一种快速的切换,”基霍解释道。“这会引入一个名为‘多普勒效应’的技术难题。”当物体快速移动时,信号频率会发生变化,这就像警笛声在靠近或远离时会改变音调一样,它会严重干扰稳定连接的维持。
在法国国家铁路公司(SNCF)的列车上,连接Wi-Fi的乘客会收到弹窗提示:“由于信号覆盖不足和列车速度较快,Wi-Fi质量可能与您家中不同。”提示还建议乘客避免观看在线视频,因为这“会占用带宽”。
除了速度和基站数量,许多车厢本身的物理结构也是一个重要障碍。基霍表示:“许多列车历史上使用的窗户带有金属化或低辐射玻璃涂层,这些材料天生就不利于信号传播。”这种结构使得车厢内部如同一个“法拉第笼”,电磁屏蔽效应阻隔了无线信号,其原理类似于电梯内手机信号中断或微波炉辐射无法外泄。
去年,比利时铁路公司SNCB因“实施成本高昂且电信运营商覆盖不足”而放弃了在列车上安装Wi-Fi的计划。相反,SNCB决定将责任转嫁给电信公司,并投资更换了“去涂层”玻璃,以提高车厢对移动信号的透射性。SNCB的发言人汤姆·纪尧姆表示:“因此,电信运营商需要改善铁路基础设施周边的信号质量和覆盖范围。”
无线电频率的物理特性也加剧了这一问题。欧洲为5G分配的频段,其信号穿透树木和树叶的能力较弱,而这些植被却常常沿着铁路轨道分布。这使得信号难以直接到达车厢或手机用户。相比之下,4G网络虽然数据传输量较小,但因使用较低频段,其穿透力更强,能更好地处理此类障碍物。
基霍补充道:“我们每年夏季的数据都显示,在植被茂密的地区,移动网络性能会显著下降。”再加上欧洲铁路网络中数以千计的隧道,欧洲列车要提供稳定的Wi-Fi,确实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尽管如此,部分国家在此方面做得比其他国家更好。
Ookla的一项调查显示,2023年至2025年期间,在火车Wi-Fi下载速度方面,瑞士遥遥领先,其车载Wi-Fi速度几乎是奥地利和荷兰的30倍。瑞士是该样本中唯一一个突破每秒25兆比特中位数下载速度门槛的国家,这也是可靠互联网使用的最低基准。
部分铁路运营商正试图从字面意义上的“天空”寻找出路,通过卫星服务来填补列车沿线的网络盲区。捷克铁路公司(České dráhy)正在测试埃隆·马斯克的星链(Starlink)网络,而法国国家铁路公司(SNCF)则据报道正在同时考虑美国的卫星星座和法英合资的欧洲通信卫星公司(Eutelsat)的服务。
尽管卫星连接在航空领域表现良好,但基霍认为它并非“万无一失的解决方案”,而只是整体连接方案的一种补充。他指出:“人们过于关注如何将信号传送到列车上,却忽视了如何在列车周围传输信号。”
老旧的Wi-Fi设备也是一个重要症结。Ookla在性能排名靠后的波兰采样数据发现,列车仍在使用2009年的Wi-Fi 4标准,其提供的带宽远低于新一代标准,速度也慢得多。
无论铁路运营商是升级路由器还是更换车窗,正如SNCB的纪尧姆所言:“如果没有网络覆盖,列车内就不会有移动信号,无论采用何种技术。”
如果你打算仅仅依靠手机热点来解决不稳定的连接问题,那么最好再三思量。基霍警告说:“如果每个人都在广播自己的Wi-Fi网络,这里将面临巨大的干扰挑战。”
总而言之,欧洲火车上的互联网服务依然糟糕,在欧洲铁路网络上实现稳定的高速连接,注定将是一段起伏不定的旅程。
作者: 马蒂厄·波莱特
来源:日新说Copernicium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