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旅游是综合性产业,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密不可分,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让人们在领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旅游是综合性产业,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密不可分,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让人们在领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
新时代,文旅融合发展大有可为。文化和旅游部8月1日发布2025年上半年国内居民出游数据情况,2025年上半年,国内居民出游人次32.85亿,同比增长20.6%。出游花费方面,上半年,国内居民出游花费3.15万亿元,同比增长15.2%。旅游,不仅成为国民领略祖国大好山河、悠久历史文化的生活方式,也成为推动经济发展、传承文化的重要引擎。
今年暑期,长沙文旅市场持续升温,又迎来了新一轮游客高峰。如何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如何让游客一见倾心、再见如故,一来再来,常来常往?如何将巨大的流量转变为稳定的“留量”,并转化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动量”和“增量”?值得我们深思和探索。
流量如水,既能载舟,亦能覆舟。我们必须认识到,流量带来的不仅是机遇,更考验城市治理智慧,检验服务品质成色,丈量文明底蕴深度。
相比北京、西安、三亚等地,长沙不算传统的旅游城市,近年来却凭借“网红光环”吸引了大批“首次游客”。数据显示,长沙接待游客中,首次到访者占比超六成。这意味着,每十位游客中,有六人会依据“初印象”为城市形象投下关键一票。若这关键的第一票投偏了,再耀眼的流量终将昙花一现。
在客源以“尝鲜者”为主的情况下,口碑管理尤为重要。守住城市口碑的堤坝,首要任务是高度重视游客的“初访体验”。政府监管需展现雷霆手段与绣花功夫的辩证统一:一方面完善正向激励机制,大力褒奖诚信经营者,引领行业风气;另一方面可借鉴“淄博经验”,建立高效响应与驻点巡查机制,对宰客行为坚决打击,绝不姑息。
企业不能囿于流量收割的短视思维。网红餐饮不能仅靠打卡布景,酒店民宿也不应只比拼装修风格,而应通过“进门一杯凉茶”“离店伴手礼”等细节传递城市温度。企业将客户体验置于商业利益之上,方能将流量转化为可持续的“留量”。
一座城市的文旅若想实现“长红”,不仅要洞悉流量规律,更需从安全底线到服务温度、从文化资源到体验深度进行全方位提升。当好东道主,迎接八方来客,长沙需要以更系统的思考、更细致的服务、更鲜活的创新,让每位游客不仅来过,更能记住并爱上这座城市。
安全保障是文旅发展的基石。游客出门在外,平安是首要前提。没有安全这个“1”,其他一切都将化为“0”。美丽的风景可能潜藏风险,刺激的游乐项目或许暗藏隐患,每年文旅安全事故带来的教训深刻。我们应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将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个环节:游乐设施定期检修、突发天气预警机制建立、高温防暑措施完善、科学预约分流实施、应急预案制定到位。这些看似琐碎的安排,实则是城市文旅安全的必要保障。唯有如此,才能让游客在打卡时少一份担忧、多一份安心。
持续创新是文旅魅力的源泉。文旅市场竞争激烈,要想脱颖而出,必须不断创新。哈尔滨在冰雪旅游方面创新挖掘资源,打造众多新奇项目,满足了游客需求,推动了冰雪旅游火爆。长沙亦应如此,深入挖掘自身特色,推出新颖文旅产品。比如,结合美食文化举办美食节,设置美食制作体验区;利用音乐文化打造户外音乐节,邀请知名乐队和歌手参演。通过持续创新为游客带来新鲜感和惊喜,让长沙文旅魅力长久闪耀。
深度体验是文旅品质的标尺。长沙是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名城。推动文旅融合,关键在于让文化从静态陈列转变为可参与的生动场景:设置红色主题文创店、青年文化市集;在湖南一师、杨开慧故居周边开发红色主题研学套餐。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四次长沙会战缔造了一座英雄之城的不朽传奇,可将湖南烈士公园、警世钟等红色遗址与历史文化街区串联成线,让历史叙事融入现代生活。这样既能让游客在行走中感悟家国情怀,又能为城市文旅注入持久的精神内涵。
热情好客是长沙人的优良传统。无论关系亲疏、消费多少,来到长沙都是客。人人都是东道主,礼让外地游客,自觉做游客朋友的推荐员、向导员。发动“文化守护人”设计City Walk路线,让游客感受千年文脉与市井生活的交融;鼓励街巷商户成为“旅游服务补给站”,为迷路游客指路,为身体不适者提供常备药品。这种全民参与的好客之道,让商业服务有了人情温度,让陌生城市有了熟人亲切感,这正是长沙区别于其他旅游城市的核心竞争力。
长沙,有生活的理想,更有理想的生活。不到长城非好汉,不来长沙很遗憾。
在城市文旅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长沙的竞争优势不在于流量池大小,而在于能否将海量的“初次相遇”转化为“念念不忘”。最好的东道主,不是刻意讨好,而是以真心换真心;最美的旅途,不是简单到此一游,而是带着感悟与眷恋,期待下一次重逢。
来源:长沙晚报掌上长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