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支持产业筑基到发展特色园区,从激活经营主体到拓宽就业渠道,从推动“农文旅融合”到铺展乡村全面振兴新图景……近年来,江苏省对口支援新疆伊犁州前方指挥部以培育“苏韵伊情”援疆工作品牌为抓手,重点实施产业引导等工程,全面提升对口援疆综合效益。2023年至2025年
从支持产业筑基到发展特色园区,从激活经营主体到拓宽就业渠道,从推动“农文旅融合”到铺展乡村全面振兴新图景……近年来,江苏省对口支援新疆伊犁州前方指挥部以培育“苏韵伊情”援疆工作品牌为抓手,重点实施产业引导等工程,全面提升对口援疆综合效益。2023年至2025年,江苏对口支援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第七师,计划完成援疆资金投入63.36亿元、实施援疆项目401个。
夏日艳阳下,在国家级奎屯—独山子经济技术开发区,满载货物的卡车从江苏援伊(徐州)产业园驶向G30高速公路。这个距高速出口仅1公里的产业高地,已成为新疆奎屯市经济重要增长极。
江苏徐州援疆依托奎屯地处“一带一路”节点的区位与交通优势,于2023年抽调专业干部成立徐州援疆“经济小组团”,联合奎屯—独山子经开区管委会成立联合办公室,通过驻点深耕、专班推进、全链服务等方式,实行“规划—招商—服务”全流程包干,招引一批优质产业项目。
在江苏援伊(徐州)产业园,总投资3.5亿元的桑禾暖通产业园建设现场塔吊林立。项目现场负责人黄伟峰说,选择奎屯正是看中其区位优势,产品经G30高速公路可快速直达边境口岸。该项目新建钢质散热器、压铸铝散热器、精密制管3条生产线,计划8月投产,届时预计实现年产值5亿元。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江苏将产业援疆作为重中之重,推动受援地高质量发展。在此过程中,江苏援疆实施“苏韵伊情”产业引导工程,强化载体建设,持续做强江苏援伊(徐州)产业园、伊宁县纺织产业园等9家援伊产业园,其中伊宁县纺织产业园借鉴江苏南通经验,22家企业年产值超25亿元。
“伊宁县纺织产业园充分借助南通市龙头纺织企业发展经验,进行数字化转型、智能化改造,依托双方技术资金优势,打造一批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伊宁县委副书记、南通援疆工作组组长施张范表示,伊宁县纺织产业园既是产业援疆基地,也是规模化就业基地,将打造全国知名的纺织小镇。
在促进产业振兴的同时,江苏援疆把“输血”转化为“造血”,激发受援地内生动力,助力受援地特色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南通援疆工作组投入援疆资金打造伊宁县科创中心,引入苏州交驰人工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专业团队,聚力打造5000平方米科技孵化器,依托高校及国家级重点科研院所实验室支持,搭建以“众创空间+配套孵化”为特色的一体化“双创”平台。
依托江苏镇江援疆打造的“润疆情”消费助农平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及新疆特色农产品资源深度对接长三角地区市场需求,通过精准定位与渠道建设,形成覆盖广泛的销售网络。
“镇江援疆不仅‘输血’,更注重‘造血’。”兵团四师可克达拉市商务局办公室副主任李凯令告诉记者,在镇江援疆支持下,从市场对接到技术赋能,从物流创新到文旅融合,四师可克达拉市特色产业振兴之路越走越宽。
在“造血”方面,江苏援伊前方指挥部注重多点赋能,经牵线协调,江苏省农科院伊犁分院等产学研基地落地伊犁,在江苏设立61家特色农产品专卖店、组织举办苏伊特色年货生活节,扩大农特产品销售。江苏援伊前方指挥部还创新工作机制,助力伊犁州特色农副产品迈向品牌化、体系化、标准化、规模化,组织开展“苏韵伊情·电商助农”直播电商技能大赛,挖掘和培养伊犁本地电商直播人才,将“塞外江南”伊犁河谷的农林产品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新疆伊犁州党委副书记,江苏援伊前方指挥部党委书记、总指挥赵庆红表示,将持续深化对口支援工作,实施好产业引导、教卫提质、干部培训、民族交融、文化润心五大工程,以实实在在的援疆成果助力受援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经济日报记者 耿丹丹)
来源:中国经济新闻网四川